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在卵巢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优势分析

金建新

关键词:腹腔镜, 开腹手术, 卵巢肿瘤剥出术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行卵巢良性肿瘤剥出术的优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将卵巢良性肿瘤剥出术60例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其中腹腔镜手术组3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开腹手术组28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优于开腹手术组,且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术后排气、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行卵巢良性肿瘤剥出术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点,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结石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提高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结石治疗水平,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以肾结石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6例中,75例为一期取净结石,结石直径1.86~4.34cm,7天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二期取石,共有9例,结石直1.92~4.37cm.手术时间40分钟~2.5小时.术中有有4例出现尿失禁,5例患者出现膀胱颈部痉挛,部分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术后有2例出现肾周积水、感染、出血症状,在精心的护理下,并发症都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平均住院8天,护理满意度高.结论:及时、精心、充分的手术护理,是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取得高效的有力保证,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银;何中伏;朱永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药肛滴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煎剂肛门滴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用自拟中药煎剂肛门滴入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60例进行治疗.结果:本中药煎剂肛门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安全可靠、方法简单、便于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颖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18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方法.结果:除1例阔韧带肌瘤靠近子宫动脉中转开腹外,其余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62.20±38.21ml;手术时间111.72±35.07分钟;术后肛门排气3.75±2.75天;术后住院天数5.85±0.75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较理想且安全有效的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对促进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俊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眼部碱烧伤综合治疗45例临床观察

    我院2004~2010年收治眼部碱烧伤45例(60眼),经过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院自2004~2010年7年间治疗眼部碱烧伤45例(60眼).其中男37例(51眼),女8例(9眼);双眼伤15例,单眼伤30例;年龄9~61岁,平均36岁.

    作者:刘成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经胃镜治疗声带息肉126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索应用电子胃镜治疗声带息肉的新途径.方法:对15~63岁126例病人,在电子胃镜下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果:126例患者中,120例均一次性切除干净(95.2%),6例因息肉较小同时合并声带肥厚未能钳夹成功(4.8%).结论:电子胃镜下进行声带息肉切除,视野清晰,病人痛苦小,手术方便,成功率高.此技术的应用,也拓展了电子胃镜的技术项目和临床价值,值得在无纤维喉镜与电子喉镜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40例临床观察

    目的: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40例,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甲氨喋呤50mg/m2,1次/日,肌内注射;米非司酮25mg,2次/日,口服,均连续应用5天.定期测血β-HCG直至正常.结果:治愈率92.5%,平均治愈时间为14.52±2.26天,平均住院日数10.23±2.31天.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郭桂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库的科学管理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治疗疾病的武器,药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每位患者的切身利益.药库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要的组成科室,加强要物品管理,严把药物流程的各个关口,确保用药安全是药库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如何做好药库管理,把药库的管理提高到更高更新的水平,据现今国家药物改革制度,仅提出一些看法,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地为临床供应可靠有效的药品,为患者和社会服务.

    作者:盛振东;相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将68例病史,症状、颅多普勒超声(TCD)等检查证实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选取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正常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20ml静滴,1次/日治疗,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200mg+5% GS 500ml或NS 500ml静滴,1次/日,10天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TCD指标.结果:治疗组32例中痊愈20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4例;对照组36例中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9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加显效率分别为81%和5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赵紫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活血止痛酊剂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216例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酊剂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216例带状疱疹患者外用活血止痛酊剂治疗31天,观察其疱疹止疱、结痂、脱痂时间及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并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216例患者疼痛缓解程度92.3±4.6%,疼痛开始缓解时间5.6±2.4天,疼痛持续时间17.8±12.7天.综合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率91.2%,好转率6.9%,总有效率98.1%.结论:活血止痛酊剂抓住了解毒和止痛两个治疗的关键点,药简而效宏,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作者:胡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因外伤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按照GCS标准对其进行评分疗效判断,良好24例,中重度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患者颅脑外伤后,可出现脑血管调节麻痹及血肿压迫继发脑水肿等,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及早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及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脑血管急性扩张,是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林怀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急诊科护理纠纷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医疗纠纷是医疗服务中不可回避、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医疗纠纷不断增多,与护理纠纷有关的问题也呈上升趋势,使护理人员有着沉重心理负担.

    作者:马文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疗效.方法:采用消痔灵液单次大剂量注射治疗内痔50例,其中Ⅰ度37例,Ⅱ度13例.结果:50例平均随访13个月,对出血和脱垂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64%,治疗满意率为82.6%,术后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消痔灵液的单次大剂量注射治疗内痔安全有效.

    作者:赵艳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腹股沟疝不同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疗效.方法:将腹股沟疝63例随机分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组(治疗组)32例、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组(对照组)31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效果确切,可作为腹股沟疝首选术式.

    作者:何再伟;张建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引流联合Ommaya储液囊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护理干预对脑室出血应用Ommaya储液囊的可行性、实效性.方法:对58例脑室出血患者应用Ommaya储液囊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ommaya储液囊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干预.结果:58例脑室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出院后随访6~8个月,按GOS预后标准评价疗效,预后良好31例,中残14例,重残8例,死亡5例.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张林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维A酸治疗伴色素沉着的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维A酸治疗伴色素沉着的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伴色素沉着的脂溢性皮炎患者148例,并将其分观察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维A酸霜进行治疗,同时联合口服维生素C和杞菊地黄丸;观察组则单独给予维生素C和杞菊地黄丸等一般药物进行治疗,用药3个月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分析得知,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间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有效率76%.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应用维A酸外用治疗伴色素沉着的脂溢性皮炎,对患者的病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杜威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血常规联合CRP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治意义

    血常规在判断炎症疾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机体在受到细菌感染和创伤打击下通常会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上有变化,然而有时由于机体反应差或受到某些药物的影响,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不一定高,不能真正反应炎症水平.

    作者:杨孟选;可妮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人胆囊颈管结石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对64例胆囊颈管结石并胆囊炎行LC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64例胆囊颈管结石并胆囊炎成功施行LC 62例,成功率97%,中转开腹2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老年人胆囊颈管结石并胆囊炎施行LC时只要处理恰当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董家山;何建民;程鑫;董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对预防患者脱管的工作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全院开展患者防脱管工作模式及效果.方法:专科护士制订防脱管工作计划,对全院的护理管理人员、临床护士进行患者防脱管知识培训,通过专科护士检查督促患者预防脱管措施落实情况,并开展复杂个案讨论.对医院发生的脱管病例进行资料回访,总结、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其家属的预防脱管知识知晓率提高.2010年全院脱管发生率(0.060%)较2009年(0.20%)有明显下降.培训干预前后护士及患者或家属对防脱管知识知晓状况调查: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防脱管知识培训前后随机发放调查表,对评估为脱管高风险患者,护士进行防脱管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对防脱管知识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护士知识知晓率培训前58%培训后85%.患者及家属知识了解率干预前12%干预后50%.结论:专科护士发挥职能,创建新的工作模式,在全院开展防脱管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降低了脱管的发生率.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规避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目的:从临床护理中容易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入手,针对护理缺陷引发的纠纷提出对策.方法:着重于护理中有效沟通与关爱的内容与方法,强调加强提高自身素质,规范操作规程、重视语言技巧,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范意识,规避风险等方法.结果: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提高,使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根据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能够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杨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3例

    3例均女性,中青年发病.皮损均在双小腿胫前、基本对称.组织病理表皮变薄,真皮部肉芽肿反应典型,在炎症浸润带之间有变性胶原灶.尿糖、血糖无异常.

    作者:王希香;王伟;袁伟;张信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