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性惊厥患儿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分析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研究

吴晖;章武强;李军;徐南平;柯江维

关键词:热性惊厥, 白细胞介素-6, 基因多态性,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多态性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FS)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4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FS患儿90例为FS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童70例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对FS组与对照组小儿的IL-6基因的-572位点基因进行分析;同时采用ELISA法对患儿的NSE进行测定.结果 IL-6基因-572位启动区-572位点存在C→G单核苷酸替换多态性,在FS组与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组-572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FS组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L-6基因-572C/G多态性可能是儿童FS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惊厥患儿易发生脑损伤,应尽早检测血清NSE,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冲击波医学将重建骨科治疗体系——访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武警总医院骨科中心主任邢更彦教授

    “冲击波医学”,对于很多人而言,还是个很陌生的名词,然而,这门医学学科在我国已经发轫20余年,并取得了诸多丰硕成果.领衔国内冲击波医学学科发展的专家,便是现任武警总医院骨科中心主任的邢更彦教授.他被业内誉为“中国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的开创者”;他不仅创立了首届中国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还发起制定了国内国际首部《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专家共识》,以此推动了我国体外冲击波疗法临床诊治的规范化和普及率.

    作者:刘志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异烟肼诱导致单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假定药物外排泵基因表达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异烟肼诱导致单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假定药物外排泵基因表达情况,并探讨导致该基因高表达的原因.方法 选取30株单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20株全敏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和H37Rv(标准对照),对不同菌株进行无异烟肼与亚抑菌异烟肼的诱导培养,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27个假定外排泵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且依据2-△△CT进行计算假定药物外排泵基因的表达差异倍数.结果 30株单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中18株小抑菌浓度(MIC)为2.0 μg/mL(14株katG 315 AGC-ACC突变,4株无突变),8株MIC为1.0 μg/mL[4株katG 315 AGC-ACC突变,4株inhA(-15)C-T突变],4株MIC为4.0 μg/mL[3株katG 315AGC-ACC,1株ahpC(-88)G-A突变],20株全敏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无突变.27个假定药物外排泵基因中有11个基因呈现高表达,主要体现为Rv1258c、Rv2265、Rv0849、Rv0191、Rv1819c、Rv3239c、Rv2209、Rv2936、Rv2937、Rv1146、Rv2938c,株数分别为5、4、4、3、3、3、2、2、2、1、1株.结论 临床中Rv1258c、Rv0849以及Rv2265等相关基因均可能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的假定药物外排泵基因表达,且异烟肼会导致其外排泵基因的高表达.

    作者:王艳;陈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且年龄60-79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组(ES组)和对照组(C组).其中ES组患者行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并持续静脉微泵依托咪酯麻醉维持,C组患者行丙泊酚+芬太尼全麻诱导并持续静脉微泵丙泊酚麻醉维持.观察并记录围术期的血压和心率,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第1、7、12、24、48、72小时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试.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受教育程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麻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 0.05),且ES组心率明显高于C组(t=3.846,P=0.000),而插管后即刻ES组心率明显低于C组(t=3.547,P=0.001),ES组平均动脉压明显也低于C组(t=3.463,P=0.001).术后第1、7小时的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且术后12 h ES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C组(t=3.257,P=0.001),其中ES组有8例出现术后认识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20.0%,C组共有11例出现POCD,发生率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可安全地应用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不会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胡峥嵘;魏兵华;李长科;詹潮勇;谭江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五脉绿绒蒿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及其成分分析

    目的 研究五脉绿绒蒿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挥发油化学成分,同时对萃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对五脉绿绒蒿挥发油部分进行萃取,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三因素对五脉绿绒蒿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得率的影响,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 确定优选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 h,萃取压强25 mPa,五脉绿绒蒿药材中萃取物经GC-MS分析,通过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检索一共鉴定出66个化合物的具体结构,其中正十六烷酸、亚油酸、正二十九烷、新植二烯、芳樟醇等在该药材萃取物中占的比例较高.结论 该方法提取条件优良,初步揭示了该药材萃取物成分,对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成分打下基础,为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杨仕兵;袁明;徐达宇;陈湘宏;康文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ROY适应模式在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入住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住院治疗的产后抑郁症患者82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和干预组41例(采用ROY适应模式的护理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Zung SDS评分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12周后得分[(45.68±4.21)分比(57.10±12.25)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682,P< 0.01);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4.074,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HAMD评分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12周后[(6.87±2.01)分比(21.15±4.86)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341,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1.074,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CSQ得分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12周后积极评分[(21.50±5.20)分比(18.71±5.4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0,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积极和消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257、6.754,均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④SF-36得分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12周后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组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得分比较,除生理职能、活力改善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ROY适应模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增强患者对各种刺激的适应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银珠;袁洁;袁明珠;周映平;倪明军;陈瑞莲;周东胜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美他多辛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效果

    目的 观察美他多辛胶囊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0.4 g,3次/d;研究组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0.4 g,3次/d,美他多辛胶囊0.5 g,2次/d,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显效率(71.7%)和总有效率(93.5%)均显著提高(P<0.05),无效率(6.5%)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32.17±5.13)U/L]、谷草转氨酶[(38.21±7.22)U/L]、谷酰转肽酶[(42.55±7.31)U/L]、胆红素[(21.15±2.13) μmol/L]均显著降低(P<0.01),同时肝硬度值(12.1±6.2)亦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血脂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4.08±0.42)mmol/L]、血清三酰甘油[(1.62±0.3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7±0.51) mmol/L]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美他多辛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调节血脂代谢,疗效优于还原型谷胱甘肽单药治疗.

    作者:李忠斌;邵清;张健;李冰;李梵;陈国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老年围麻醉诱导期不同时机应用右美托咪定的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围麻醉诱导期不同时机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收治老年肠胃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各30例,分别以0.9%氯化钠溶液、诱导前右美托咪定、诱导时右美托咪定、诱导后右美托咪定进行处理.比较各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5 min (T3)、插管后10 min (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的变化.比较各组用药前、用药后5min、用药后10 rnin麻醉效果的RSS评分并统计分析各组患者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四组患者T0时,SBP、DBP及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SBP、DBP、MAP均有所下降(P<0.05),Ⅰ组下降幅度大;T3、T4时四组SBP、DBP、MAP均上升(P<0.05),Ⅰ组上升幅度大.Ⅱ、Ⅲ、Ⅳ组患者于应用右美托咪定后HR均明显下降(P<0.05),Ⅱ组的下降幅度大.Ⅱ、Ⅲ、Ⅳ组用药后5 min、用药后10 min的RSS评分均明显高于Ⅰ组,而Ⅱ组的RSS评分明显高于Ⅲ、Ⅳ两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增加麻醉镇静深度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麻醉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军;胡慈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过敏性结膜炎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过敏性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包含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有多种细胞和分子参与病理损伤机制.细胞主要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分子主要包括多种抗体、细胞因子、生物活性介质、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等.本文主要讨论过敏性结膜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方面研究现状,对参与发病及病理损伤机制的各种细胞和分子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免疫功能做一概述.

    作者:陈大复;于琨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药物制剂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药物制剂专业中有重要应用,改革物理化学教学,加强物理化学教学内容与药物制剂专业的融合,为学生学习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物理化学基础.从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开设与专业课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开阔学生视野、开设有专业特色的专题讲座;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现代教学理念,开展问题导向教学、反转课堂式教学;提高物理化学教师的药学知识修养等方面思考和探索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提高药物制剂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魏泽英;高慧;谢小燕;李树全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全科医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社区全科医师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市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183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上述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入组人员SCL-90总均分为(1.46±0.26)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焦虑[(1.75±0.49)分]及抑郁得分[(1.85±0.58)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抑郁[(1.3±0.43)分]及焦虑得分[(1.50±0.59)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社区全科医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硕士及以上人员的SAS、SDS评分、SCL-90中抑郁与焦虑因子以及精神病性项目得分明显低于本科及大专学历的人员,三者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社区全科医师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开始受到整体医疗环境的影响,受教育程度高的全科医师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

    作者:池学洋;吴业清;康瑞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医务社工介入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务社工介入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2012年3月入住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务社会工作人员进行辅助护理,共进行8周.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在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SDSS评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评分[(3.27±0.54)分比(6.71±1.32)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81,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评分[(6.85±1.16)分比(3.27±0.54)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7.01,P< 0.01).②ITAQ评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18.81±3.51)分比(12.73±4.20)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1,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评分[(4.75±1.06)分比(18.81±3.51)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7,P< 0.01).③GQOLI-74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躯体功能[(65.22±6.42)分比(51.22±6.54)分]、心理功能[(68.12±8.41)分比(50.30±6.35)分]、社会功能[(63.93±6.52)分比(51.12±6.51)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1,P<0.01;t=7.83,P<0.01;t=6.55,P<0.01),但物质功能[(50.12±5.77)分比(48.04±6.47)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05).干预前上述四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务社工的介入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本研究为其他精神病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郑丽松;朱转娥;陈瑞莲;黄小辉;黄双火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帕金森病患者骨代谢水平研究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水平变化和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予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286例PD患者为PD组,选择年龄、性别、民族与PD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290名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PD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为(80.30±20.62)U/L,对照组为(83.49±15.84)U/L,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组血清总钙水平为(2.26±0.10)mmol/L,对照组为(2.37±0.06) mmol/L,两组血清总钙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浓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D组的不同分期中,H-Y1、H-Y2、H-Y3患者和对照组比较,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钙水平在H-Y分期1~5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71岁的PD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D组中血清总钙水平在所有年龄段与同年龄段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水平均低于健康者,PD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水平可能作为PD的诊断指标.

    作者:杨文平;华键;李奇;杨璐;陈伟贤;丁海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进展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是有核细胞内重要的传导通路之一,在调节细胞增殖、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影响细胞凋亡.本文就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对细胞凋亡影响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冬冬;张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肝样腺癌4例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治的4例肝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综合文献报道探讨肝样腺癌的病理形态和临床特点.结果显示,4例患者中3例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仅因影像学肝占位收入院;3例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异常并持续增高;2例伴有肝转移;3例伴淋巴结多发转移;4例患者存活均<1年.肝样腺癌的临床症状无特殊性,容易忽视;血清甲胎蛋白多为阳性,是肝样腺癌确诊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同时肝样腺癌易转移,治疗及预后较其他腺癌差,需引起医生的特别重视.

    作者:黄明敏;郭爱斌;陈晓琳;孙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31例老年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效果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13年7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老年MCL患者的年龄、B症状、Ann-Arbor分期、体能状态ECOG评分、结外受累、肝脾肿大、骨髓浸润、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Ki-67指数、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中位发病年龄74.6岁,男女比例3.4∶1,Ann Arbor分期Ⅲ~Ⅳ期29例(93.5%),有B症状者21例(67.7%),ECOG评分2~4分19例(61.3%),骨髓浸润24例(77.4%),结外累及11例(35.5%),脾肿大者16例(51.6%),1PI评分≥3分者26例(83.9%),LDH升高者19例(61.3%),β2-MG升高者18例(58.1%),22例患者进行了Ki-67值检测,Ki-67>40%者占59.1%;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组有效率为76.5%,明显高于CHOP组(42.8%),且3年总生存率及2年无进展生存率均优于后者(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2-MG、骨髓浸润、Ki-67值、治疗方案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 老年MCL具有肿瘤分期晚、疗效差、生存期短等特点.B2-MG升高、骨髓浸润、Ki-67值>40%、治疗方案是预后的不良危险因素,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能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

    作者:杨朋;李艳;蔡存伟;邹志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肝纤维化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后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恢复情况的比较.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则单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在各组治疗第3、6、9、12个月时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以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6、9、12个月,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9、12个月,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CD4+/CD8+比值上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第3、6、9、12个月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和Ⅲ型前胶原肽四项指标均呈逐渐降低趋势,研究组各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更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帅;刘泽世;赵景;陈正立;耿玉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外科门诊手术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4月于海口市人民医院进行外科门诊手术的2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137)和实验组(n=1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脉搏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综合分析舒适护理对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舒张压与收缩压,以及术中和术后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中、术后收缩压[(149.43±12.11)mmHg、(127.36±11.34)mm Hg](1 mm Hg=0.133 kPa)及术中心率[(86.4±3.5)次/min]明显高于实验组[114.25±10.17)mmHg、(103.48±9.74)mm Hg,(70.2±4.3)次/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SAS及SDS评分[(28.5±4.5)、(20.8±3.6)分]与对照组[(30.3±3.2)、(22.6±2.4)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术后的SAS及SDS评分[SAS:(49.2±5.3)、(31.7±3.5)分;SDS:(50.2±3.8)、(31.3±2.8)分]均低于对照组[SAS:(61.4±2.5)、(34.4±2.8)分;SDS:(60.4±3.1)、(33.4±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术中紧张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不仅可以缓解外科门诊手术患者的紧张焦虑,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血压、心率等,为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基础支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红;吴进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火针结合正骨治疗颈椎性高血压50例

    目的 探讨火针结合正骨方法治疗颈椎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颈椎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运用火针结合正骨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测血压变化情况,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结论 火针结合正骨治疗颈椎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继续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立;陈晓强;范正全;贾广波;邹亚利;周志敏;田海明;白如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血清脑钠肽浓度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分级的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变化情况,探讨BNP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预后评估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用胶体金法测定BNP浓度,并与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功能分级相对应,观察其相关性;同时给予患者常规治疗,使用硝酸酯类血管扩张剂、利尿剂、洋地黄类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ACEI)药物等,所有患者随访两年,观察其间BNP浓度变化对慢性心衰预后的评估作用.结果 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不同分级的患者BNP浓度与心电图QRS波时限、LVEF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心功能受损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清BNP水平对数值呈正相关(r=0.61,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8,P<0.05);随访两年后血清BNP水平2次持续性升高者中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2%(2/11),病死率为9.1%(1/11);3~4次持续性升高者中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0.1%(7/23),病死率为13.0% (3/23);与BNP水平平稳患者相比较,其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病死率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清BNP水平监测心力衰竭程度的灵敏性高,二者呈成正相关,且BNP浓度对病情和预后的评估起到了指导作用.

    作者:马宁;边瓯;何瑞;李春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扩大预测模型的建立及手术时机研究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预测指标并确定佳手术时机.方法 第一部分:回顾分析18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影响血肿扩大的回归方程,运用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血肿密度是否均一、初始出血量及CT血管造影(CTA)“点征”与血肿扩大进行关联建立血肿扩大预测模型.第二部分:运用前期建立的血肿扩大预测模型,将30例存在血肿扩大风险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12h手术组和24 h手术组,比较不同时间窗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病死率及近期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初始出血量、血肿密度、血肿形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CTA图像“点征”与血肿扩大有关(P<0.05);血肿量>16 mL(OR =5.051,95%CI 1.314~21.355,P=0.0170)、血肿密度不均一(OR =7.805,95%CI 1.905~40.220,P=0.0021)且CTA图像存在“点征”(OR =8.764,95%CI 2.325~44.562,P=0.0006)则血肿扩大风险在60%左右;12h手术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术后再出血方面较24h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在3个月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因素很多,基于血肿量、血肿密度及CTA“点征”的预测模型能够预测血肿扩大风险,早期手术能够改善患者早期预后.

    作者:叶强敏;金涵子;黄永前;黄甫;徐国栋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