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兵
目的 观察分析单采血小板在保存期间各项指标的改变,探讨储存损伤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检测单采血小板22℃震荡保存1、3、5、7 d的MPV、PDW、PLT、活化率和血浆中S1P浓度.结果 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单采血小板保存期间MPV和PDW升高,PLT下降,活化率增高,血浆中S1P浓度上升.结论血小板在保存期间发生一定程度的活化,甚至凋亡,说明储存损伤影响了血小板质量,并有可能影响临床输注效果.
作者:曹惠;卓海龙;徐丽娟;王海平;王全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我院药品管理系统的原始数据,对我院2009~2010年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2010年我院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在销售金额构成上,注射用药占90%以上,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位居前列,注射用头孢地嗪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两年均居首位.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少数品种过量使用,选择起点过高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促进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诗鸿;王秀中;郑丽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6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呼吸功能训练及术后康复指导,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拔管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出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降低,血氧饱和度升高,大通气量、时间通气量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27.08%)(P < 0.01);术后拔管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是(4.52±2.20)d、(10.54±3.52)d,而对照组分别为(5.63±2.60)d、(13.20±3.81)d,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心胸外科术后患者肺功能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老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104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热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病因分布规律、预后等方面的差异,了解老年不明原因发热临床特点.结果 104例患者,确诊率为89.3%,病死率为8.0%.按病因分为感染性疾病(52.0%)、肿瘤性疾病(6.7%)、免疫性疾病(18.3%)、其他(7.7%)及诊断不明性疾病(15.4%).发热热程在1个月内的患者占63.5%,其中,感染性疾病占1个月内发热患者的81.5%.白细胞减少的病例26例,以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多见.结论感染是老年不明原因发热主要的发病因素,老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有自身的病因分布规律及特点.
作者:郝瑞瑞;王海燕;罗佳;姜春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烟酸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烟酸(0.25、0.5或1.0 mM)预处理HUVECs不同时间(1、2、6、12及24 h)后,使用血管紧张素Ⅱ(1 μmol/L)诱导HUVECs表达C反应蛋白.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CRP 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RP蛋白和NF-κB p65蛋白的变化.结果 烟酸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HUVECs中CRP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且这种抑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HUVECs在使用1 mmol/L烟酸预处理24 h后,AngⅡ+Niacin组与AngⅡ组相比,NF-κB蛋白表达有明显下降,同时CRP蛋白表达也同步下降.结论烟酸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诱导的HUVECs中CR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NF-κB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波;刘宏斌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脓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6月~2011年6月腋下小切口(24例)及后外侧切口(26例)手术治疗小儿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引流时间、止痛药的使用、肩部活动障碍、切口感染、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脓胸疗效可靠,较传统切口手术胸壁损伤轻、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切口隐蔽而美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苏乃伟;李新宁;石群峰;蒋琦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处理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优势和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53例节育器取出困难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在宫腔镜直视下(必要时B超引导),采取直接夹取、针状电极电切粘连带,游离节育器后,以取环钩取出、环形电切环切除黏膜下肌瘤后,宫腔镜下取环钩取出,2例因宫内节育器异位入盆腔,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取出.结果 53例患者中,51例经宫腔镜处理后取出,2例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取出.结论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原因与节育器嵌顿子宫黏膜下层、嵌入肌层、套入黏膜下肌瘤蒂部及宫腔形态异常、宫腔粘连包裹节育器及异位有关,宫腔镜有操作方便、直观、图像放大、止血迅速、创伤小、无伤口等优点,是处理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的首选措施.
作者:付晓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对溶栓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影响,评价其重要性,进而推进临床上对突发性聋的治疗进展.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108例,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分为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纤维蛋白原≤3.5 g/L,54耳)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纤维蛋白原>3.5 g/L,54耳),各54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巴曲酶溶栓滴注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检测患者的纯音听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疗程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或黏膜处是否有出血点.结果 在各疗程结束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组的患者,通过溶栓治疗,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为24.1%;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患者,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5%.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降纤溶栓的治疗方法,更为有效、高效,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的突发性聋患者,应尽量采用其他疗法,以免耽误病情.
作者:潘芳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如何逐渐摆脱原有的以病原微生物为中心的医学微生物教学模式束缚,应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利用医学院校的特有资源建立特色鲜明的普通微生物学教学新模式,努力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微生物学教学体系对培养适应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及市场发展需要的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大畅;张翠丽;沙姗姗;李新莉;辛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目前辐照血液的临床应用情况,比较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输入照射及未照射血制品后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发生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11月我院血液科收治住院的放化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400例进行临床观察,照射组200例病例中所有血制品均需经应用137cs γ射线辐照处理,总剂量2 000 cGy,剂量率为200 cGy/min.另外200例患者使用的血制品未经辐射处理(未照射组),统计辐照rbcs的主要临床应用,观察高风险两组患者输血后ta-gvhd的发生率.结果 未照射组200例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发现4例患有TA-GVHD,发生率为2.0%;照射组200例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TA-GVHD.结论 137cs辐照红细胞,既能有效地抑制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其他细胞成分的损伤也较小.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输注含淋巴细胞血制品时应去除和灭活淋巴细胞,照射可减少TA-GVHD的发生率.
作者:周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红细胞(RBC)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对受者中性粒细胞(PMN)炎症释放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红细胞在保存的第1、21、35天(D1、D21、D35)分离上清,-20℃冻存备用.将冻存的上清与健康受者PMN体外培养12 h后,加入脂多糖(LPS)后培养12、24 h收集上清冻存待检.用ELISA方法检测其IL-6和TNF-α水平.结果 红细胞在LPS的刺激下IL-6水平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NF-α水平也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LPS的刺激下,D35较之D1红细胞上清促使PMN释放更多的IL-6和TNF-α,可以解释为输注保存时间长的红细胞增强了PMN的炎症反应,这对预防患者在大量输血后引发的相关免疫反应有一定作用.
作者:张莎娜;王海平;曹惠;王全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胸主动脉破裂出血是重症外科的急、重病,多为创伤性,具有创伤重、手术复杂、并发症多的特点[1];在内科患者中非常少见,易隐匿及误诊,我科2011年6月23日收治了1例食管癌根治术、食管支架植入术后、胸主动脉破裂出血的患者,该患者突发出血,且出血量大,短时间内病情急剧变化,在我科室人员积极有效迅速的救治下,保证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的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并在笔者的细心护理下终痊愈出院.
作者:叶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肥胖的相关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T2DM患者83例根据有无肥胖分为T2DM肥胖组(50例)和T2DM非肥胖组(33例),另设对照组(36例).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PON1的差异.结果 T2DM肥胖组的血清PON1活性明显低于T2DM非肥胖组,且两组PON1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ON1与体重指数(MB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正相关.结论肥胖T2DM患者PON1活性降低,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作者:杨慧;姜海;谭子新;尚可;孙亚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神经病学教学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可行程度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神经病学教学模式.方法 选取华东地区六省一市2011~2012年处于实习医师培养阶段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 调查显示,75.5%学生认为神经病学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一般,93.5%认为有必要引入新的教学模式,93.2%认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4.1%认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91.7%认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91.4%认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91.2%认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另外,主、客观条件也为探索PBL教学增添了可行性,但PBL教学模式也存在不足,有86.1%的学生认为现阶段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神经病学教学应该实行PBL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论 PBL教学模式值得在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
作者:汪锡金;干静;叶民;刘振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国籍汉族人群的TNRC9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25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32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提取两组患者的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检测TNRC9 rs12443621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其与乳腺癌易感因素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TNRC9 rs12443621 AA、AG和GG基因在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占18.1%、46.5%、35.4%和18.7%、48.3%、33.0%.孕激素、雌激素状态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TNRC9 rs12443621基因型无相关性(χ2值分别为0.081、0.335、0.331,均P > 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TNRC9 rs12443621基因与乳腺癌的易感因素可能无关,TNRC9 rs12443621基因不能单独作为乳腺癌的筛查的标志物.
作者:李海君;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本文综述了已经报道的利伐沙班及其关键中间体4-氨基苯基-3-吗啉酮的合成路线,分别从原料、反应条件、收率等方面对每条路线进行了总结.根据原料易得程度、路线长短、条件是否温和、收率的高低,得出以N-苯基乙醇胺为起始原料,C路线的合成路线比较适合大量制备,这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希望对实际生产有所帮助.
作者:符利梅;蒋翔锐;沈敬山;赵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URS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输尿管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URSL组(58例)与ESWL组(62例).结果 URSL组与ESWL组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3.1%和90.3%,4周后结石排净率分别为91.4%和88.7%,两组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排净率均无显著差别(P > 0.05);URSL组与ESWL组输尿管中下段碎石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86.7%,结石排净率分别为96.4%和80.0%,URSL组显著优于ESWL组(P < 0.05);URSL组输尿管上段碎石成功率显著低于ESWL组(86.7% vs 93.8%,P < 0.05),结石排净率亦显著低于ESWL组(86.7% vs 96.9%,P <0.05).结论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对于上段结石ESWL效果更佳,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应采用URSL治疗.
作者:王秀新;张少峰;贾洪涛;甘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确诊的8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0.2 mg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1次/d,连用14 d;实验组再给予自拟中药汤联合治疗,1剂/d,连用14 d.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6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0%,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NIH-CPSI总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治疗后的MFR、AFR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 < 0.05).结论应用自拟中药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金恒;任传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硬膜外腔麻醉(EA)和腰硬联合麻醉(SCEA)对剖宫产中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方法 选择1995~1998年3年中在EA下剖宫产病例和2005~2008年3年中在SCEA下剖宫产病例,入选病例分别为2 484例和3 032例.收集并记录高阻滞平面、局麻药用量、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I-D)、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U-D);收集并记录新生儿1、5、10 min Apgar评分,收集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7分的各项具体评分.结果 EA组与SCEA组比较,EA组的I-D和U-D都明显高于SCEA组(P < 0.01或P < 0.05),EA组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总用量明显多于SCEA组(P < 0.01);出婴后1~10 min Apgar评分低于7分的新生儿总例数EA组明显多于SCEA组(P < 0.05);在Apgar评分低于7分新生儿的具体各项评分中,出婴后1、5、10 min EA组新生儿的肌肉张力明显低于SCEA组(P < 0.01),出婴后1、5 min EA组新生儿的呼吸评分低于SCEA组(P < 0.05),出婴后1 min EA组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和刺激反射评分都低于SCEA组(P < 0.05).结论在剖宫产中,EA组Apgar评分低于7分的新生儿明显多于SCEA组,这与局麻药用量大和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长关联性大.在SCEA中局麻药对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甚少.
作者:骆建宁;郑河荣;张燕武;金纯纳;李文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18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36.4±8.2)分,SDS评分为(33.9±7.1)分,对照组分别为(45.2±7.9)分和(49.2±8.3)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3.690、6.730;均P <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进;陈曦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