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芪苓益肝颗粒治疗正虚血瘀型肝硬化患者的效果观察

梁瑞敏;张云瑞;郭静;郭晓霞;胡娜;仪文静

关键词:芪苓益肝颗粒, 正虚血瘀证, 乙肝肝硬化, 中医证候,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评估芪苓益肝颗粒对正虚血瘀型肝硬化预后因素及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肝硬化及中医正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110例),两组分别给予一般护肝基础治疗,对照组依据辨证给予养肝健脾滋肾中药汤剂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组在辨证治疗基础上加服芪苓益肝颗粒,以中药煎剂冲服每日2次,每次30 g.疗程为6个月.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Child-Pugh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和SF-36生存量表(包括90例健康人群)分值测定.结果 疗程结束后Child-Pugh评分治疗组A、B、C级别所占比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医证侯积分治疗结束两组患者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F-36量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分及各维度分值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疗程结束治疗组SF-36总分和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日常精力、精神健康分值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疗程结束治疗组的SF-36总分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分值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一般健康状况、日常精力、情感智能、精神健康方面分值较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较治疗前分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疗程结束治疗组Child-Pugh评分、SF-36分值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芪苓益肝颗粒临床治疗肝硬化正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肯定,通过影响和改善预后因素,可提高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化疗联合带关节同种异体骨植入及倒置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恶性肿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术前化疗配合带关节同种异体骨植入及倒置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2月~2010年4月收治的股骨下段恶性肿瘤患者15例,采用术前化疗配合人工假体置换及倒置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患者7例为对照组,采用术前化疗配合带关节同种异体骨植入及倒置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患者8例为观察组,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并行ISOLS骨肿瘤术后功能重建评分.结果 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ISOLS骨肿瘤术后功能重建评分、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术前化疗配合带关节同种异体骨植入及倒置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增强了人工关节固定臂功能,还减少了假体松动、断裂、下沉的发生,患肢术后功能重建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肢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华树良;韦文;陆文忠;麦荫文;黄承夸;蒙以良;李新武;陆吉利;黄诚谦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通过与三维数字血管减影(DSA)对比,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颅内动脉瘤尤其是<3 mm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怀疑有颅内动脉瘤的310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A和DSA检查.64层螺旋CTA技术参数:120 kV、250 mAs、准直0.75 mm、重建层厚0.75 mm和间隔0.4 mm.结果 三维DSA作为诊断标准,在310例患者中,220例发现264个动脉瘤.CTA漏诊4个动脉瘤,7个动脉瘤在常规DSA检查中漏诊,但被64层螺旋CTA诊断,均得到三维DSA的证实.64层螺旋CTA诊断<3 mm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4.0%、100.0%和97.9%.结论 64层螺旋CTA对于颅内动脉瘤包括<3 mm动脉瘤是一种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

    作者:张文洪;陈文华;邢伟;王祁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在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血管舒张剂刺激磷蛋白(VASP)磷酸化(VASP-P)程度、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CD62P)的变化规律,探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在氯吡格雷抵抗患者(Clopidogrel resistance,CR)行PCI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201例,随机分为标准组(n = 100)及优化组(n = 100).标准组给予标准抗血小板治疗,优化组患者术中给予替罗非班持续泵入36~72 h,其后氯吡格雷改为150 mg/d.另外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VASP-P、CD62P、血小板反应性指数(PRI)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标准组及优化组CR患者药物治疗后的CD62P和PR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优化组CR患者PCI术后36 h的CD62P和PRI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患者PCI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优化组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两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可进一步抑制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

    作者:李勇;杨大成;马文健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药学专业本科新生入学教育探索与实践

    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的药学专业本科新生,面对大学生活、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生涯,难免会迷茫,新生入学教育能起到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近年来参与我校药学专业本科生入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我校药学专业本科入学新生的总体情况;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内容提出了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探讨了今后进一步完善入学教育的努力方向.

    作者:宁俊波;王涛;郭春花;杨金香;郑王巧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MPCNL)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MPCNL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舒适状况、焦虑程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各领域舒适度和整体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焦虑率为26.7%(24/90),对照组为66.7%(60/9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5/90),对照组为18.89%(1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MPCNL患者的舒适度,减轻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璐;王飞杰;张晓利;郭梅闪;薛玉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渐进式康复护理促进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促进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200例,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渐进式康复护理组(观察组100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00例).渐进式康复护理组除常规治疗外,主要配合渐进式早期康复活动、健康教育、认知危险因素、心理指导、控制高危因素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1年,两组患者从生理检测结果、运动耐受强度、胸闷的发作频率、射血分数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行早期渐进式康复护理是安全的,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章延青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山芝麻水提取液的化学成分

    目的 鉴定山芝麻水提取液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山芝麻药材,提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结果 从山芝麻水提取液中共分离得到10个主要的化学成分,并采用多级质谱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其中8个化学成分通过对照品得到了确证,分别为奎尼酸、柠檬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C、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B.结论 本实验为该药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基础.

    作者:宋伟峰;罗淑媛;李瑞明;梁耀荣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醋酸泼尼松龙迎香穴封闭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于迎香穴封闭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3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在其迎香穴注射混合药液(含0.9%氯化钠1 mL、2%利多卡因0.5 mL、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0.5 mL),每侧2 mL.比较治疗前和注射1个疗程后和注射后6个月患者主要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注射后6个月,显效52例(38.2%),有效72例(52.9%),无效12例(8.8%),总有效率为91.2%.72例随访1年,42例(30.9%)未复发,为临床痊愈.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疗程及6个月后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迎香穴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简单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汪琼;陈其国;李浩;孙群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27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超声引导下应用Cool-tip射频消融系统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小肝癌患者27例,其中原发性小肝癌(sHCC)9例,转移性小肝癌(sMHC)18例,共40枚病灶.随访分析术后肿瘤局部消融效果、术后并发症、围术期肝功能变化、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术后1、3个月肿瘤局部完全消融率达95.0%(38/40)、90.0%(36/40);患者术后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3%、88.9%;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围术期肝功能主要指标14 d内基本恢复.结论 对于sHCC和sMHC,射频消融可以取得与手术治疗相当的疗效,并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的优点.

    作者:陈宝定;魏金文;薛玉;谢荣;吴新财;邓宏伟;陈德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秋水仙碱治疗白塞病2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口服秋水仙碱治疗白塞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已经确诊无重要脏器损害的白塞病患者25例,给予口服秋水仙碱0.5 mg,每天2次,共8周,观察该药对白塞病患者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结节性红斑、关节疼痛的疗效,并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结节性红斑及关节损害的治愈率分别为20.0%、87.5%、80.0%和85.7%;治疗开始时,外阴溃疡、结节性红斑及关节损害的平均数量分别为(4.80±3.24)、(7.31±3.44)、(6.60±3.24)、(3.57±1.81)个,治疗8周后分别为(3.84±3.54)、(1.41±0.50)、(2.42±1.10)、(1.89±0.71)个,外阴溃疡、结节性红斑及关节损害的平均数量在治疗8周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1).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秋水仙碱可以作为白塞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作者:尹涛;张玉芳;周琳;钟连生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营养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控制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标准化膳食营养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重控制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配对设计将148例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分为试验组(n = 74)和对照组(n = 74),试验组进行连续的标准化膳食营养干预,对照组患者获取体检报告后,由医师进行一次健康教育,予以普通膳食.两组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营养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体重、BMI、FPG、2 h PG、TG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TC、HDL-C及LDL-C无明显变化(P > 0.05).结论 标准化膳食营养干预能有效地控制T2DM患者的体重,降低FPG、2 h PG和血脂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风险.

    作者:徐晓峰;吴敏魁;徐展;许秀娟;吴升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与年龄相关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也是有关骨骼的一个世界性健康问题,其特征性表现为骨量减少及骨质的微观结构发生退化,常见并发症为各种脆性骨折.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尤其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发病机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刘印;田京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2011年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门诊处方的点评,旨在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用药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12月的门诊普通成人西药处方(不包括毒、麻及精神类处方)1 200张,按照<医院处方评价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点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共273张,不合理率为22.75%,其中包含书写不规范处方167张及用药不适宜处方106张.结论 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临床药师应协助医师做好合理用药工作,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率.

    作者:薛昀;赵熙婷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50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观察组),分析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护理对策.同时选取150例行传统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及随访1年期间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150例观察组患者中30例(20.00%)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21例发生与人工气腹相关的并发症,4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发生吻合口漏,2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例发生腹腔出血.对照组患者24例(16.00%)发生并发症,低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观察组患者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护理,30例患者中仅1例(3.33%)再次手术.观察组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患者5例(3.33%)复发,对照组2例(1.33%)复发,观察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术相比传统的直肠癌术而言,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但可因建立人工气腹、患者年老体弱及用力咳嗽等因素发生各种并发症,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判断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并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护理,可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敏;张安会;刘莉;魏永刚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对于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就精选课程内容、加强仪器的管理与维护、改进教学方法与实验考核方式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旨在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作者:胡琦艳;陈云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动态力学刺激对三维培养软骨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在三维多孔支架环境里动态循环压力刺激对软骨细胞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兔软骨细胞,传代扩增后接种于1.5 cm×0.5 cm×0.5 cm聚乳酸多孔(polylactic acid,PLA)支架,培养5 d后,施加0.5、1、2 N的正弦动态循环压力,频率0.017 Hz,加压8 h,以无压力组(0 N)作为对照.标本做扫描电镜及组织学切片染色,观察细胞数量、形态及排列的变化.结果 在三维PLA多孔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到,动态压力组细胞的增殖比无压力组更多,排列也更加有序;动态压力为2 N的时候,细胞增殖、形态比1、0.5 N及无压力组更好,贴附细胞计数与1、0.5 N及无压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动态循环压力对于三维培养条件下的软骨细胞有促进增殖和有序排列的作用,但何种强度的压力更适合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范建文;张姝江;董伟强;李波;陈艺;李立华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进展期胃癌腹腔镜D2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No.12a组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其中将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全胃切除术16例,远端胃切除术14例,均行No.12a组淋巴结清扫,其各评价指标(除清扫淋巴结外)均优于对照组(均P < 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D2根治术,疗效显著,具有微创性、安全性、可行性,符合现代微创外科的需求.

    作者:张振翼;秦瑞峰;袁增江;孙广新;霍浩然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参肽茶多酚粉剂配方优化研究

    目的 确定参肽茶多酚粉剂辅料的佳配方用量.方法 以麦芽糊精、木糖醇、三氯蔗糖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以综合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 每1 000袋参肽茶多酚粉剂配方中添加麦芽糊精1 300 g、木糖醇340 g、三氯蔗糖10 g时,综合感官评分高.结论 该法配方合理,适于放大生产.

    作者:张树丹;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术后不同药物巩固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9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组50例,术后每4周皮下注射GnRH-a 3.75 mg,共3~6个月;孕三烯酮组49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胶囊2.5 mg,每周2次,共用3~6个月.两组中共有33例合并不孕症,其中GnRH-a组18例,孕三烯酮组15例.比较两组的术后总有效率、妊娠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GnRH-a组的术后总有效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孕三烯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GnRH-a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好于孕三烯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术后联合应用GnRH-a在提高术后缓解率和妊娠率方面优于孕三烯酮.

    作者:李琳;成莉;周敏;邢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他克莫司对多发性硬化大鼠髓鞘碱性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影响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FK506)对多发性硬化(MS)大鼠髓鞘碱性蛋白检测的动态变化及影响.方法 将试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只)予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生理盐水组;研究组(12只)在EAE诱导的第1~7天,每日腹腔内注射剂量为1 mg/kg的FK506,其中急性发作期8只,缓解期 4只.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周围血和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水平,并动态观察应用他克莫司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MBP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清和脑脊液中的M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两组脑脊液中的MBP水平均显著高于血清中MBP水平(P < 0.05).研究组大鼠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及脑脊液中MBP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且大鼠急性发作期MBP水平血清及脑脊液中均分别显著高于MS缓解期(P < 0.01).且大鼠脑脊液MBP和血清MBP水平呈正相关(r = 0.562,P < 0.01).12只大鼠予以他克莫司腹腔注射后,治疗后的第3天及治疗后第7天血清和脑脊液MB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脑脊液MBP 水平较血清MBP水平降低更明显(P < 0.01).结论 通过检测周围血和MBP的水平,并动态观察应用他克莫司治疗前及治疗后MBP的变化情况,一方面对判断MS预后、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另一方面可能为预防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复发提供一种有效的新药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赵丽波;张健莉;付宏娟;黄月萍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