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晖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90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A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45例.B组采用常规治疗,A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卡维地洛25 mg,2次/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脏功能、心脏事件及药物耐受性.结果:A组治疗后LVESVI、LVEDVI、LVEF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t=2.231,t=2.311,t=2.351,均P<0.05);A组治疗后LVESVI较B组有显著性差异(t=2.312,P<0.05);两组6 min步行距离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t=2.345,P<0.05);A组6 min步行距离治疗后较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312,P<0.05);A组和B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10.2%和12.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郭乃火;亓华云;唐滔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干预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遵医服药和血糖自我监测4个方面的遵医率分别为78.9%、71.1%、89.5%、81.6%.对照组以上4个方面的遵医率分别为40.0%、37.1%、62.9%、48.6%.各因子比较,护理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比较,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出院后患者康复及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方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HA)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至种的水平.方法:以分枝杆菌rpoβ基因编码序列为靶基因,应用PCR-RDBHA检测126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以PCR-DNA测序为对照,对经PCR-RDBHA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临床分离株进行PCR-DNA测序.结果:126株临床分离株中,经鉴定115株(91.3%)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11株(8.7%)为NTM.NTM中,4株胞内分枝杆菌,1株堪萨斯分枝杆菌,1株戈登分枝杆菌,2株瘰疬分枝杆菌,3株脓肿分枝杆菌.11株NTM PCR-RDBHA与PCR-D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PCR-RDBHA能鉴定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至种的水平,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淋病性结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淋病性结膜炎的诊断是根据患者眼部临床表现及眼分泌物涂片、培养检查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阳性,局部滴眼药水或局部滴眼药水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淋病性结膜炎有效的方法.结果:126例淋病性膜炎通过眼局部或眼部治疗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疗效满意.结论:局部用青霉素溶液点眼是治疗淋病性结膜炎的主要方法.
作者:蔡笃儒;林瑞云;招敏华;许少龄;侯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息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1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分别进行早期及恢复期血清CRP、ESR、WBC水平测定.结果:118例患儿中,93.2%的患儿CRP升高,63.6%的患儿WBC升高,52.5%的患儿ESR升高.恢复期CRP、WBC下降,CRP下降幅度大.结论:血清CRP及WBC检测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检测CRP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陆燕珍;吕波;张明真;褟瑞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4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4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无一例出现血气胸,导管脱落5例,液体渗漏11例,局部感染16例,导管堵塞24例,无严重的合并症及并发症.本组病例留置时间短12 d,长96 d,平均38 d.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易固定、护理方便、置管时间长、活动不受限制、减轻对外周血管刺激等优点,是临床作为长期化疗及营养支持的理想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成人剂型用于儿童产生分剂量差异及剂型改变对解热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儿童用成人剂型药存在的缺陷.方法:①分剂量误差试验:药剂专业组及非专业组每组10人调配片剂(1/6、1/4、1/2、2/3片)各6份,分析它们的变异系数.②解热疗效观察:3~6岁发热儿童120例随机分组,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分剂量给药60例,对照组用强生公司生产的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给药60例,剂量为每次10mg/kg,以上各单独使用,分别于用药15、30、60 min后测量体温,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药剂专业组及非专业组变异系数分别是15.4%、14.5%、12.6%、11.9%和19.8%、18.6%、16.4%、14.3%;②解热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成人剂型用于儿童产生分剂量误差,非专业调配比专业调配误差大,分的剂量越多越小误差越大,对乙酰氨基酚用于小儿退热小儿剂型比成人剂型疗效好.本实验观察结果表明不良反应:成人剂型6例.小儿剂型0例.
作者:黄慧芳;韦正胜;陆社娟;卢彦清;梁小微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是腮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腮腺区皮肤在进餐时出现血管扩张、潮红、出汗现象,其机制为迷走再生学说,其治疗有药物治疗、局部治疗、手术治疗,预防主要是术中放置间隔材料,皮瓣在腮腺创面上防止神经错联发生;如术中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屏障隔离副交感神经与支配皮肤神经间的错联.
作者:潘斌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针刺治疗失音的疗效.方法:实证虚证两种均用针刺治疗.结果:15例患者中,治愈13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治疗失音疗效显著.
作者:付霞;赵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心电图改变,给临床提供及时的诊断依据,以免因患有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加重患儿的病情.延误患儿的治疗.方法:采用福田,T3010三导液晶心电图仪,常规描记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遇有心律不齐者进行1 min心律不齐分析描记.结果:1 3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心电图检查有224例异常,占30.8%.在这异常的224例患儿中3岁以下的患儿占8113%.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中,心肌受损伤的例数可达到30.8%,以3岁以下幼儿尤为显著,男女患者数无明显差别.病毒一旦侵犯心肌,出现心电图的改变,同时也会侵及其他系统,不可忽视.
作者:王铸昆;王显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对医院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9月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的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等数据.结果:丹参川芎嗪的销售金额高.DDDs排序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丹参川芎嗪、苦碟子、灯盏细辛.结论:医院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中丹参川芎嗪占主要地位.
作者:王伟;梁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中国计量学院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为新办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药学基础、较强药学计量能力的新型人才为目标,服务于国家医药质量振兴事业.但作为新办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班主任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要深入领会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的内涵,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开拓性地开展工作.本文就班主任在药学计量特色专业教育活动中的工作谈几点看法.
作者:胡华军;伍义行;刘红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儿童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加深对其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骨肉瘤并结合文献深入分析.结果:本例骨肉瘤位于左肱骨近端,大量瘤骨形成,软组织肿块明显.结论:骨肉瘤是儿童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影像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厚金;鲍喜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管理艺术在护士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运用相应的管理技巧和方法.结果:科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质量、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及威信均得到提高,护理安全得到充分保证.结论: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强调管理艺术,可融洽科内人际关系,挖掘护士潜力,增强科室护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黄永红;曾令先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特点以及治疗原则.方法:对2004~2008年住院的80例老年人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合并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方面进行总结.结果:老年人肺炎中合并基础疾病者81.3%(65/80);临床表现中咳嗽、咯痰72.5%(58/80),精神萎糜71.3%(57180),发热68.8%(55/80),肺部啰音86.3%(69/80);实验室检查中WBC>10×109/L者62.5%(50/80),WBC正常者32.5%(26/80),痰培养检出致病菌50.0%(40/80);影像学提示单侧肺炎71.2%(57/80),双侧肺炎28.5%(23/80);预后中治愈62.5%(50/80),好转23.8%(19/80),无效6.3%(5/80),死亡7.5%(6/80).结论:老年人肺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多不典型,易误诊及漏诊而丧失治疗时机,预后差.
作者:许林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对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对中毒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及接触可疑食物--猪肉的苫布和案板进行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分别从呕吐物、粪便、苫布和案板样本中检测出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结论:根据本次食物中毒暴发的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食物中毒暴发是因为猪肉被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所污染引起的.
作者:牛春荣;朱洪鸣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与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数目有相关性(r=0.469).结论: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具有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欣;刘力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氟西汀和阿米替林对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氟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间HAMD,CGI-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同阿米替林相当,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绪伟;石洪菊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的再植经验与技巧.方法:对16例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分别采用单纯血管吻合,血管缺损采用静脉移植桥接、邻指指固有动脉顺行转位等方法再植.结果:本组16例,术后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全部存活.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年,手指长度及外观满意.手指功能平均值比术前增加了45%.结论: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复合组织块再植就会获得成功,既改善功能又解决美观问题.
作者:付彦春;张健;付忠田;王玉;赵双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局部点刺法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将138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平阳霉素局部点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左旋咪唑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皮损的消退情况和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口服左旋咪唑法相比,平阳霉素局部点刺法治疗扁平疣,是一种操作简便、起效快、有效率高、副作用少的方法.
作者:赵纪敏;杨雪松;于立红;张桂荥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