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谢欣;刘力平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急性脑梗死, 颈部不稳定斑块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与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数目有相关性(r=0.469).结论: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具有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单臂外固定架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9年1月,笔者应用单臂外固定架闭合复位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优16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无继发髋内翻,无严重的针道感染.结论:单臂外固定架闭合复位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作者:吴朝阳;尹知训;詹国强;温志刚;李习文;苏漫翀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报警信息与镜检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的报警信息与人工镜检复查结果,探讨Sysmex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报警信息的可靠性.方法:收集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不进行白细胞分类的标本(此标本不包括冷凝集标本、脂血标本及溶血标本)100例,行血涂片形态学检查,观察血液中的具体细胞.结果:排除血液标本自身原因外,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标本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结果,异常细胞检出率高、白细胞减少方面符合率低.结论:仪器不进行WBC分类的标本镜检复查结果与仪器报警提示符合率高,检验人员应结合报警信息仔细阅片,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作者:张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与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数目有相关性(r=0.469).结论: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具有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欣;刘力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HSP70在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HSP70在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早期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早期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HSP70呈高表达.结论:HSP70的激活参与了早期流产的发病.

    作者:李亮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超声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淋巴清扫术后并发淋巴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对淋巴囊肿诊断的重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29个经囊液穿刺证实的淋巴囊肿超声声像图进行总结.结果:10个囊肿的囊壁显示清晰,壁薄,内壁光滑,可见线状强回声突起;19个囊肿的囊壁显示不清晰,壁厚薄不均,内壁不光滑,部分内可见带状分隔.结论: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淋巴囊肿的形态学特征,结合病史,对淋巴囊肿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锦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β受体阻滞剂剂量调整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β受体阻滞剂剂量调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9年5月住院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96例,在积极处理诱因,合理氧疗,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利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原β受体阻滞剂剂量减半组(50例)及全停组(46例),观察患者心衰预后.结果:剂量减半组病情进展15例,好转35例;全停组病情进展25例,病情好转21例,剂量减半组较全停组预后好(P<0.05).结论:老年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减量使用原β受体阻滞剂与停用相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时彦;刘丰;吴剑芸;张韶冈;黄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吸烟对健康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吸烟对人体肺功能的影响,提高人们早期戒烟意识.方法:应用MedGraphics 1085D肺功能仪(美国)对我院体检中心161例健康成年人进行肺功能检测,探讨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吸烟组中FEV1、FVC、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小气道功能指数FEF50%、FEF75%、MMEF显著降低(P<0.01).结论:健康吸烟者肺通气功能较非吸烟者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以阻塞性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损害为主:肺功能检查对气道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260例军警校录取生个性化LASIK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报考军警校高中毕业生近视眼应用个性化LASIK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60例行LASIK手术的高中青年近视采用个性化手术方案设计.结果:260例接受个体化LASIK手术的高中生术后视力均达到或超过1.0.结论:对报考军警校青年学生近视患者,实施个性化LASIK手术方案设计,成功达到或超过1.0的预矫视力标准,对维持术后一段时间内修复佳矫正视力.预防或减少屈光回退也是较理想的.

    作者:代俊华;王晶杰;朴正勋;冯颖;权宁国;朴春姬;王巍;吴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6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与药物治疗的体会,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8年68例DH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HF临床症状主要为有充血性心衰表现(多为肺淤血).X线胸片显示所有病例肺纹理增粗.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左心室舒张不良使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而心腔大小及射血分数(EF)正常可明确诊断.药物治疗主要为减少液体潴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改善心肌顺应性,改善和延缓心室重构,改善舒张功能.结论:DHF发生是充血性心力衰竭(SHF)的早期阶段,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更为重要,以延缓心力衰竭的发展,改善预后.

    作者:李芳;李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Ⅳ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自拟中药补脾益肾活血方加减治疗16例中医证型为脾肾气虚证的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Ⅳ期(1g≤24h尿蛋白≤2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治疗组16例.对照组为西医综合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补脾益肾活血方,随证加减.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及血钾均无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针对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证的肾功正常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当1 g≤24 h尿蛋白≤2 g时,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减少尿蛋白流失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于绣红;单非易;邢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药学计量特色新专业的班主任工作

    中国计量学院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为新办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药学基础、较强药学计量能力的新型人才为目标,服务于国家医药质量振兴事业.但作为新办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班主任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要深入领会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的内涵,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开拓性地开展工作.本文就班主任在药学计量特色专业教育活动中的工作谈几点看法.

    作者:胡华军;伍义行;刘红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小儿用对乙酰氨基酚成人剂型调配对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成人剂型用于儿童产生分剂量差异及剂型改变对解热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儿童用成人剂型药存在的缺陷.方法:①分剂量误差试验:药剂专业组及非专业组每组10人调配片剂(1/6、1/4、1/2、2/3片)各6份,分析它们的变异系数.②解热疗效观察:3~6岁发热儿童120例随机分组,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分剂量给药60例,对照组用强生公司生产的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给药60例,剂量为每次10mg/kg,以上各单独使用,分别于用药15、30、60 min后测量体温,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药剂专业组及非专业组变异系数分别是15.4%、14.5%、12.6%、11.9%和19.8%、18.6%、16.4%、14.3%;②解热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成人剂型用于儿童产生分剂量误差,非专业调配比专业调配误差大,分的剂量越多越小误差越大,对乙酰氨基酚用于小儿退热小儿剂型比成人剂型疗效好.本实验观察结果表明不良反应:成人剂型6例.小儿剂型0例.

    作者:黄慧芳;韦正胜;陆社娟;卢彦清;梁小微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GISTs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GISTs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GISTs的CT表现和病理表现.结果:25例肿瘤位于胃部16例,小肠4例,直肠2例,十二指肠2例,食管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8例,恶性14例,交界性3例.良性肿块密度均匀,增强均匀强化,恶性肿块内有囊变、坏死及钙化低密度区,增强不均匀强化.病理切片镜下肿瘤细胞为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免疫组化CD117均呈阳性.结论:多层螺旋CT可显示GISTs的部位、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在GISTs的定位、定性判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问题的探讨

    目的:对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各种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后,提高了输液质量.结论: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及时解决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能有效保证静脉输液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尹相华;袁晓英;姜翠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应用分析

    目的:对医院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9月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的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等数据.结果:丹参川芎嗪的销售金额高.DDDs排序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丹参川芎嗪、苦碟子、灯盏细辛.结论:医院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中丹参川芎嗪占主要地位.

    作者:王伟;梁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我校学风建设调查分析与思考

    高等中医院校学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文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对中医院校在学风建设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从不同角度加强和改进高等中医院校学风建设的措施、方法及对策.

    作者:白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农村脑血管病病因调查及预防

    目的:调查农村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针对病因进行预防.方法:随机抽取2005~2009年在我院住院的260名农村脑血管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饮酒是农村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结论:脑血管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提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危险因素中,无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还是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居首位.

    作者:王丽慧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一起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食物中毒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对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对中毒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及接触可疑食物--猪肉的苫布和案板进行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分别从呕吐物、粪便、苫布和案板样本中检测出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结论:根据本次食物中毒暴发的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食物中毒暴发是因为猪肉被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所污染引起的.

    作者:牛春荣;朱洪鸣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莫三嗪,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控制11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控制6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对照组为1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是肯定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广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针刺治疗失音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针刺治疗失音的疗效.方法:实证虚证两种均用针刺治疗.结果:15例患者中,治愈13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治疗失音疗效显著.

    作者:付霞;赵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