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阳康丽

关键词:血液透析, 心理特点, 护理对策
摘要:通过对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表现为恐慌、焦虑、抑郁、偏激和心存侥幸,分析了形成上述心理特点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师专业化服务的实现途径探析

    不断提高医院药师专业化服务水平,不仅是医院服务理念转型和患者医疗消费观念转变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适应药学发展的趋势,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药师队伍,确保患者合理用药的必然要求.

    作者:熊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抗凝方法在血液灌流中的应用及常见并发症

    通过将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血液灌流中抗凝效果、安全性以及使用肝素的实验室监测方法进行比较,认识到正确使用低分子肝素实施血液灌流安全、高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建业;秦伟涛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HPLC测定乳酸卡德沙星中卡德沙星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乳酸卡德沙星中卡德沙星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01 mol/L柠檬酸溶液-乙腈-甲醇(84:16:10)(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5.0);检测波长:327nm;流速:1.0 ml/min.结果:卡德沙星在0.30~0.7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4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卡德沙星中卡德沙星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杰;高媛;赵玉新;李国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45例膀胱癌术后膀胱化疗药物护理观察

    目的:探索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经尿道行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治疗及护理45例患者.结果:45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有42例未发现肿瘤复发,3例复发,经第二次膀胱肿瘤电切术继续进行膀胱内化疗,现暂未出现复发现象,其中3例排尿困难,12例出现下腹部坠胀、烧灼不适感,6例有肉眼血尿,经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症状消除.结论:通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达到了创伤小、出血少、减轻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映红;黎萍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与教育对策探析

    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已经严重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形象.少数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令社会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整体诚信素质产生了质疑,他们的行为也使得人们对高校诚信教育的力度深表焦虑.作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适时采取行动,积极探讨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引导他们改正陋习,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樊俊杰;吕世军;付万兴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PBL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的基本要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综合的相互合作和交互式学习.PBL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自学、临床操作、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文章就妇产科学专业课程在多媒体环境下开展PBL教学的条件以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依据.

    作者:孙晓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综合治疗63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观察

    目的: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方法:对63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门诊病例采用中药药物离子透入、电针及穴位注射、中药辨证内服综合方法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显效26例,占41.2%.有效29例,占47.1%.无效8例(有3例仅治疗1个疗程)占12.7%,总有效率为88.3%.结论: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应用综合疗法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潘泽民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治疗宫颈癌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75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腹腔镜组,37例)和开腹(开腹组,38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盆腔淋巴结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20.7±502)ml,少于开腹组的(354.6±653)ml;术中切除盆腔淋巴结(24.7±43)个,多于开腹组的(19.5±3.7)个;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48.2±7.6)h,早于开腹组的(60.6±11.2)h;术后住院时间(7.6±2.2)d,短于开腹组的(10.6±2.4)d;并发症发生率13.50%(5/37)低于开腹组的21.05%(8/3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40.4±78.3)min长于开腹组(169.3±45.9)min(P<0.01).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切缘有残余病灶.所有患者均随访1~52个月,无肿瘤复发和穿刺点转移.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能完全达到开腹手术的要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永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处方对促进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检查的必要性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处方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检查数的价值,以早期发现患者并彻底治疗.方法:将60例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的接触者给予常规指导,出院后保持联系.实验组的接触者制订健康教育处方,定时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检查的人数和发病情况.结果:实验组接触者对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和政府免费政策等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症状或无症状患者的亲属都能定时主动检查,检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肺结核病发病率及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高接触者对肺结核的认知水平,促进肺结核患者的家属进行主动检查的自觉性.

    作者:陈振兰;曹磊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电脑三维腰椎牵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电脑三维腰椎牵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4年2月~2008年10月我院收治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组采用电脑三维腰椎牵引配合中药热敷、手法推拿按摩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脑三维腰椎牵引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7例(97.0%),对照组总有效86例(87.7%).结论:电脑三维腰椎牵引配合中药热敷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费用较低.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雷锋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护理实习生手部清洁认知调查与对策

    目的:调查新进医院的护理实习生对手部清洁的认知情况,培养其洗手的意识和良好习惯,提高其手部清洁的依从性和规范化,从而减少经手传播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9年我院新进护理实习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手部清洁相关知识和方法调查.结果:62份调查问卷中,大部分护理实习生未能熟练掌握洗手指征,对洗手所需时间、洗手部位及频率等概念不了解,常漏洗的部位为指尖,高达54.8%,其次为腕部,占33.9%;30.6%的护理实习生错误地认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结论:新进医院的护理实习生对手部清洁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认识不足,应高度重视岗前教育,全面培训手部清洁及系统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加强双向防护,培养良好的手部清洁习惯,更好地控制经手传播的医院获得性感染.

    作者:赵凤娥;钟秀卿;邓育梅;李艳玲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胃镜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克林霉素500 mg,而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 mg,疗程共7 d.评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7 d后的临床症状、胃黏膜溃疡改善情况、Hp根除率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5.1%和80.O%,Hp根除率分别为93.2%和84.6%,胃黏膜溃疡改善率为90.7%和8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值得本地区临床推广.

    作者:吴海雄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高压氧治疗的整体护理

    针对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高压氧治疗,提高高压氧的治疗效果.

    作者:章桂香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办公室综合征及其防治的探讨

    本文集中阐述了办公室综合征的具体表现、产生原因及几种类型,并进一步探讨了办公室综合征的防治措施,为当代办公室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并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关注办公人群并制定相应的具体方案措施,为保护办公人群健康、增加社会创收而共同努力.

    作者:姜肃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雾化吸入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法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儿科收集咳嗽变异性哮喘(CVA)48例患者,配合雾化吸入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8例患儿经过2周的治疗.痊愈36例(75%),显效10例(20.8%),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8%.结论:雾化吸入法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疗效显著,具有作用快、方便、用药剂量小、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杜燕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总结本院创建爱婴医院时实行的母婴同室管理经验,现就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关对策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控制院感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于此同时加强了母婴同室病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产科病房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母乳喂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是产科病房护士长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母婴同室病房安全,亦是产科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冯婷花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l-Ag)与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的相关性,探讨PreS1-Ag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PCR的方法对328例乙肝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及HBV-DNA的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的模式下,HBV-DNA、PreS1-Ag的检出率分别为86.8%、85.8%和100.O%、100.0%,两者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sAg(+)HBeAb(+)HBcAb(+)、HBsAg(+)HBcAb(+)及HBsAg(+)HBeAb(+)的模式下,HBV-DNA、PreS1-A异的检出率分别为43.2%、45.8%;47.3%、46.1%;10.0%、10.0%.在HBV-DNA(+)情况下,PreS1-Ag的阳性率为86.9%,HBV-DNA和PreS1-Ag的阳性率也比较吻合.结论:PreS1-Ag与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密切关联,能够很好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对于乙肝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蔡兰兰;李振雪;樊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新生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延长留置时间.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病房256例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改进固定方法和常规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留置平均时间4.05 d,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2.59 d,P<0.01.结论:改进固定方法能延长新生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新生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靳铁霞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管密度(L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酶标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7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5例膀胱移行上皮不典型增生、15例正常移行上皮中D2-40和VEGF的表达,分析D2-40标记的LVD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在不同病变组间的差异.结果:移行细胞癌组中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正常移行上皮和不典型增生移行上皮组(P<0.05),浸润深度≥1/2肌层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浸润深度<1/2肌层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且移行细胞癌VEGF阳性组的LVD高于阴性组(P<0.05);移行细胞癌的VEGF阳性率和LVD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结论:VEGF和LV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VEGF可促进淋巴管生成.

    作者:刘卫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中医医院中药库存的目标管理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中药库存的科学管理,保证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5~2009年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剂的销售和库存数据,以库存周转率为指标衡量库存管理效率.结果:2005~2009年我院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周转率分别提高了55.56%和 37.50%.结论:中医医院应结合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建立合理库存量,提高库存周转率.

    作者:廖银标;孙毅东;黄勇斌;黄健芬;曾祥仲 刊期: 2010年第1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