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娥;钟秀卿;邓育梅;李艳玲
目的:调查新进医院的护理实习生对手部清洁的认知情况,培养其洗手的意识和良好习惯,提高其手部清洁的依从性和规范化,从而减少经手传播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9年我院新进护理实习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手部清洁相关知识和方法调查.结果:62份调查问卷中,大部分护理实习生未能熟练掌握洗手指征,对洗手所需时间、洗手部位及频率等概念不了解,常漏洗的部位为指尖,高达54.8%,其次为腕部,占33.9%;30.6%的护理实习生错误地认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结论:新进医院的护理实习生对手部清洁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认识不足,应高度重视岗前教育,全面培训手部清洁及系统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加强双向防护,培养良好的手部清洁习惯,更好地控制经手传播的医院获得性感染.
作者:赵凤娥;钟秀卿;邓育梅;李艳玲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Ⅰ~Ⅱ度烫伤的有效护理.方法:通过对40例Ⅰ~Ⅱ度烫伤患者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利福平外用疗法并配合观察和护理.结果:对40例Ⅰ~Ⅱ度烫伤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治愈率达100%.结论: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利福平对创面保护,可使创面分泌物迅速减少,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莲飞;李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而紧缩性、神经性头痛病情顽固,反复发作,服用镇静、止痛药物只是暂时好转;而采用中药头痛饮治疗,有效率达到95.16%,而且患者的复发率降低.
作者:伍钊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脑干出血患者护理后的预后效果.方法:通过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脑干出血患者28例进行急救护理、基础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本文28例患者,通过以上的护理及治疗措施,50%患者好转出院,仅9例合并肺炎,1例合并压疮(该例患者家属因经济原因拒绝护理及治疗而致压疮),无一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总结成功的护理经验,①踏实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②尽早进行气管切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切开后的护理工作,保证呼吸道通畅.③良好的护患沟通,赢得患者及家属信任,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袁玉英;高天霞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索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经尿道行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治疗及护理45例患者.结果:45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有42例未发现肿瘤复发,3例复发,经第二次膀胱肿瘤电切术继续进行膀胱内化疗,现暂未出现复发现象,其中3例排尿困难,12例出现下腹部坠胀、烧灼不适感,6例有肉眼血尿,经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症状消除.结论:通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达到了创伤小、出血少、减轻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映红;黎萍 刊期: 2010年第19期
针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生理特点及心理行为特点,总结出他们在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控制或消灭安全隐患,减少医疗及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
作者:何敏兰;刘云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的价值及临床推广意义.方法:选择51例于我院急救并实施护理路径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未采取护理路径急救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7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间的抢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护理路径能缩短门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唐静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管密度(L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酶标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7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5例膀胱移行上皮不典型增生、15例正常移行上皮中D2-40和VEGF的表达,分析D2-40标记的LVD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在不同病变组间的差异.结果:移行细胞癌组中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正常移行上皮和不典型增生移行上皮组(P<0.05),浸润深度≥1/2肌层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浸润深度<1/2肌层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且移行细胞癌VEGF阳性组的LVD高于阴性组(P<0.05);移行细胞癌的VEGF阳性率和LVD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结论:VEGF和LV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VEGF可促进淋巴管生成.
作者:刘卫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低温等离子射频(RFA)消融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0°鼻内镜及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系统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同时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58例术后1~2个月复查临床症状均消失,2例合并鼻窦炎经过2个月的保守治疗基本痊愈,随访半年之后均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方便,视野清晰,术中损伤小,无并发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一枚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Calot三角常见病理改变因素及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合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10月~2009年12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60例合并Calot三角病理改变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本组造成Calot三角病理改变的因素有:胆囊颈部结石嵌顿237例,占91%;Hartmann囊扩张208例,占80%;胆囊淋巴结肿大224例,占86%,其中94例化脓;胆囊管异常扩张短缩19例,占7%;胆囊管结石13例,占5%.同时存在2种以上病理改变因素有231例,占89%.结果:本组260例病例中施行胆囊切除术245例,占94.2%:施行胆囊次全切除术9例,占3.5%;施行胆囊造瘘术6例,占2.3%;无中转开腹病例,全组均获痊愈.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5 d.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Calot三角病理改变类型多样,且可多种并存.胆囊淋巴结、Hartmann囊等造成的病理改变,其程度往往与胆囊的病理改变程度相一致,是影响腹腔镜术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合理解剖Calot三角和明智地选择腹腔镜术式,是避免中转开腹、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辉;叶小汉;高洪军;理建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电脑三维腰椎牵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4年2月~2008年10月我院收治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组采用电脑三维腰椎牵引配合中药热敷、手法推拿按摩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脑三维腰椎牵引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7例(97.0%),对照组总有效86例(87.7%).结论:电脑三维腰椎牵引配合中药热敷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费用较低.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雷锋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在外科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比传统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但需要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
作者:李斌;陈鹏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低镁血症,临床尚重视不足.方法:取34例心力衰竭难以纠正的肺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清镁检测(正常值0.8~1.2 mmol/L),其中26例(76%)血清镁低于正常,同时伴有低血钾者14例 (41%).结果:在加用镁剂治疗后获得显著疗效.结论:硫酸镁合理指导用量,疗效好,未见有明显副作用.
作者:修勇;彭青;王秀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经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了解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0年第19期
本文报告了1例枪伤致腹腔内多脏器严重损伤,双上肢贯通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的护理体会,重点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作者:李作君;仇丽娜;滑翠丽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Shouldice法与填充式修补术法在腹股沟疝修补中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填充式法治疗,治疗组采用Shouldice法治疗.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治疗组并发症尿潴留4例,局部轻度隆起伴异物感1例;对照组并发尿潴留18例,阴囊积液4例,局部轻度隆起伴异物感6例,切口下血肿4例.术后两组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处理本病的关键,Shouldice法治疗腹股沟疝近期疗效满意,是目前腹股沟疝理想的治疗方式之一.
作者:郑泽洪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分析院前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结合硝酸酯类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院前急救医师分为两组,一组是治疗组,即在现场遇到冠心病患者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加入250 ml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0 ml;另一组为对照组,即在现场遇到冠心病患者单纯给予常规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0 ml.观察患者院前及院内的症状、心电图、心功能、心律失常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能快速缓解冠心病症状,心功能、心电图、心律失常得到改善,总有效率达86%,与对照组的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前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对缓解症状及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志宁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NTG)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期补充一氧化氮(NO)供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取36只大鼠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离体大鼠心脏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分为用药组(18只)及对照组(18只).用药组于缺血期给予4.4×10-3mmol/L硝酸甘油,碳酸氢盐缓冲液灌注.对照组仅给予碳酸氢盐缓冲液灌注.全部心脏均测定NO释放量、肌酸激酶漏出量及(或)心脏功能.结果:用药组大鼠心脏使用NTG后表现为两种效应.其中,非心室颤动组10只,NTG增加肌酸激酶漏出量,减弱再灌注期心脏功能的恢复,伴随缺血期NO释放量的增加;心室颤动组8只,NTG减少肌酸激酶的释放,但心脏于再灌注期持续心室颤动,缺血期NO释放量无明显增加.结论:缺血期给予同一剂量NT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双重效应,既可增加心肌损伤,又可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严孚莹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评价我院肠内营养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收集我院2007-2008年病区肠内营养药的销售金额、用药数量、用药科室等资料,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肠内营养药销售金额逐年增多,2008年比2007年增长84.67%.结论:肠内营养药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其销售金额和用量在我院均呈快速增长趋势.
作者:王迎春;段丽芳;赖金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爱若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51例采用爱若华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西乐葆治疗,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8.62%,总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显效率为35.85%,总有效率为69.8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若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佳,且副作用较少,安全可靠.
作者:王晓娟 刊期: 2010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