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爱若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1例疗效观察

王晓娟

关键词:爱若华, 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爱若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51例采用爱若华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西乐葆治疗,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8.62%,总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显效率为35.85%,总有效率为69.8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若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佳,且副作用较少,安全可靠.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师专业化服务的实现途径探析

    不断提高医院药师专业化服务水平,不仅是医院服务理念转型和患者医疗消费观念转变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适应药学发展的趋势,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药师队伍,确保患者合理用药的必然要求.

    作者:熊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顺铂对昆明小鼠眶内组织巨噬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顺铂(DDP)对昆明小鼠体内眶内组织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用Griess法测定昆明小鼠体内眶内组织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生成量,测定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巨噬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结果:DDP在120-180mg/m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促进正常巨噬细胞NO的生成,在200~300mg/ml浓度范围内可抑制脂多糖(LPS)激活的巨噬细胞的NO生成.结论:DDP对昆明小鼠眶内组织巨噬细胞NO的生成具有激活和抑制双重作用.

    作者:刘丹阳;费洪新;石艳会;宋丹;郭丽影;刘燕南;唐菠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谈青光眼的早期临床诊治与健康教育

    青光眼是一组常见的严重致盲性眼病,通常以眼压异常升高、视神经永久性损害和视野永久性丧失为特征,超过半数的青光眼患者一眼或双眼失明.由于青光眼造成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恢复的,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防止青光眼导致的失明非常重要.而加强青光眼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青光眼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对有效预防青光眼病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不可小视.

    作者:丁建生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Calot三角病理改变腹腔镜手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Calot三角常见病理改变因素及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合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10月~2009年12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60例合并Calot三角病理改变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本组造成Calot三角病理改变的因素有:胆囊颈部结石嵌顿237例,占91%;Hartmann囊扩张208例,占80%;胆囊淋巴结肿大224例,占86%,其中94例化脓;胆囊管异常扩张短缩19例,占7%;胆囊管结石13例,占5%.同时存在2种以上病理改变因素有231例,占89%.结果:本组260例病例中施行胆囊切除术245例,占94.2%:施行胆囊次全切除术9例,占3.5%;施行胆囊造瘘术6例,占2.3%;无中转开腹病例,全组均获痊愈.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5 d.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Calot三角病理改变类型多样,且可多种并存.胆囊淋巴结、Hartmann囊等造成的病理改变,其程度往往与胆囊的病理改变程度相一致,是影响腹腔镜术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合理解剖Calot三角和明智地选择腹腔镜术式,是避免中转开腹、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辉;叶小汉;高洪军;理建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双胎妊娠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治疗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经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分析2006年7月收治的1例双胎妊娠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综合治疗,妊娠32+2周出现急性左心衰症状,行剖宫产,母子平安,随访至今母婴均健康.结论:在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倾向、注意心脏功能、了解胎儿宫内安危的情况下,积极治疗并发症,及时处理合并症,尽量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作者:刘焕芝;岳俊云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

    本文针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丰富与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以及提高实验考核的合理性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了探讨.

    作者:卢秀霞;刘意;何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新生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延长留置时间.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病房256例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改进固定方法和常规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留置平均时间4.05 d,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2.59 d,P<0.01.结论:改进固定方法能延长新生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新生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靳铁霞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雾化吸入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法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儿科收集咳嗽变异性哮喘(CVA)48例患者,配合雾化吸入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8例患儿经过2周的治疗.痊愈36例(75%),显效10例(20.8%),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8%.结论:雾化吸入法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疗效显著,具有作用快、方便、用药剂量小、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杜燕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年龄20~32岁的剖宫产术患者60例,全部患者人室后输入复方乳酸钠注射液,输液速度为15~20 ml/(kg·h).将60例患者随机等分两组.A组为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腰麻成功后调整患者体位为15°~20°的左倾斜位至切皮前;B组为观察组,腰麻成功后立即按100μg/ml的速率静脉输注去氧肾上腺素2 min,然后按0.3~0.5μg/(kg·min)的速率持续输入至胎儿娩出,余方法同A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2、5、8、10、15、20、25 min的SBP,记录低血压的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A组麻醉后SBP 5 min及20 min下降剧烈,组内与麻醉前比较,P<0.01,组间比较,P<0.01;B组麻醉后血压平稳,组内与麻醉前比较,P>0.05;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P>0.05.结论: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小林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针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生理特点及心理行为特点,总结出他们在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控制或消灭安全隐患,减少医疗及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

    作者:何敏兰;刘云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硫酸镁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低镁血症,临床尚重视不足.方法:取34例心力衰竭难以纠正的肺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清镁检测(正常值0.8~1.2 mmol/L),其中26例(76%)血清镁低于正常,同时伴有低血钾者14例 (41%).结果:在加用镁剂治疗后获得显著疗效.结论:硫酸镁合理指导用量,疗效好,未见有明显副作用.

    作者:修勇;彭青;王秀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颅内生殖细胞瘤影像学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生殖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方法.方法:应用CT扫描采用常规轴位扫描,以OM线为基线,层厚5 mm,层距5 mm,部分病例进行颅底扫描、冠状位扫描.MRI采用每位患者均行平扫及增强检查,平扫应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像,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行横轴位、矢位及冠状位检查;增强对比剂应用Gd-DTPA,剂量0.1 mmol/kg,经肘静脉注射.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显示,病变位于鞍区的11例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混杂,边缘清晰,CT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呈均匀强化,其病灶范围较平扫时略增加,同时行MRI检查,24例病变位于基底节区、松果体区及鞍区的患者表现为不规则形病灶,T1、T2加权像呈均匀等信号.结论:CT和MRI联合应用可以有效诊断颅内生殖细胞瘤.

    作者:邓新源;梁菊香;罗志程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方法.方法:在护理工作中细心观察,了解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同时做好身体护理.结果:92例肿瘤患者得到良好的临终护理,平稳度过临终阶段.结论: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应注重整体护理、生命质量和尊严,实施恰当可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毕明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中医医院中药库存的目标管理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中药库存的科学管理,保证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5~2009年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剂的销售和库存数据,以库存周转率为指标衡量库存管理效率.结果:2005~2009年我院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周转率分别提高了55.56%和 37.50%.结论:中医医院应结合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建立合理库存量,提高库存周转率.

    作者:廖银标;孙毅东;黄勇斌;黄健芬;曾祥仲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管密度(L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酶标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7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5例膀胱移行上皮不典型增生、15例正常移行上皮中D2-40和VEGF的表达,分析D2-40标记的LVD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在不同病变组间的差异.结果:移行细胞癌组中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正常移行上皮和不典型增生移行上皮组(P<0.05),浸润深度≥1/2肌层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浸润深度<1/2肌层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且移行细胞癌VEGF阳性组的LVD高于阴性组(P<0.05);移行细胞癌的VEGF阳性率和LVD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结论:VEGF和LV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VEGF可促进淋巴管生成.

    作者:刘卫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总结本院创建爱婴医院时实行的母婴同室管理经验,现就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关对策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控制院感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于此同时加强了母婴同室病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产科病房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母乳喂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是产科病房护士长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母婴同室病房安全,亦是产科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冯婷花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中医推拿医疗服务市场供需差距分析与对策探讨

    中医推拿医疗服务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我国正规的推拿医疗服务机构的业务却面临着萎缩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中医推拿医疗服务的供需差距进行分析,提出了缩小供需差距的对策.

    作者:倪飞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中药党参中微量元素与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目的:测定中药党参中微量元素与氨基酸的含量,并探讨其生理意义.方法:采用AAS-6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LC98-IAAA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的含量.结果:中药党参中含有12种微量元素和16种氨基酸.结论:党参具有极为重要的营养、保健、防病、治病的功效.

    作者:曾琦斐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8g/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每日1次,连用14 d.观察治疗后疗效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14、28 d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7、14 d行hs-CRP检查,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爱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加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15例采用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比较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苏醒延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呼吸再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应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孙宗义;徐萍;孙家良 刊期: 2010年第1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