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郑小林

关键词:去氧肾上腺素, 剖宫产术, 腰麻, 低血压
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年龄20~32岁的剖宫产术患者60例,全部患者人室后输入复方乳酸钠注射液,输液速度为15~20 ml/(kg·h).将60例患者随机等分两组.A组为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腰麻成功后调整患者体位为15°~20°的左倾斜位至切皮前;B组为观察组,腰麻成功后立即按100μg/ml的速率静脉输注去氧肾上腺素2 min,然后按0.3~0.5μg/(kg·min)的速率持续输入至胎儿娩出,余方法同A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2、5、8、10、15、20、25 min的SBP,记录低血压的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A组麻醉后SBP 5 min及20 min下降剧烈,组内与麻醉前比较,P<0.01,组间比较,P<0.01;B组麻醉后血压平稳,组内与麻醉前比较,P>0.05;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P>0.05.结论: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子宫良性病变经腹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2007年12月~2009年2月对我院82例子宫良性病变开腹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随访10个月~2年.结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82例无一例提早出现更年期症状.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无发热.排异时间短,恢复快.

    作者:申玉红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教材的使用及现状分析与探讨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院校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药鉴定学>教材的使用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21世纪,中药鉴定学教学教材的使用,要结合中药鉴定学教学的特点及社会的专业需求,以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全面的,既具有丰富的性状鉴别经验,又具有熟练利用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知识并且熟练应用现代分析仪器鉴定中药.分析解决中药鉴定工作中各种问题的人才为目的,对<中药鉴定学>教学教材对中药鉴定学教学教材使用及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探讨.

    作者:王红霞;陈随清;谢新年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HPLC法测定氨茶碱注射液中茶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氨茶碱注射液中茶碱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onsil C18(4.6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1 mol/L KH2PO4(30:70)(三乙胺调节pH=6.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1 n/n;结果:茶碱在9.98~199.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高、中、低3种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3%,RSD:1.47%(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佳,可用于测定氨茶碱注射液中茶碱的含量.

    作者:王玉红;郑凯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5例加强介入前、介入中、介入后护理,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35例患者情绪稳定,能愉快配合治疗与护理,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加强对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能提高患者有效配合的程度、治疗的依从性和适应性.

    作者:黄奕梅;曹彭钢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与教育对策探析

    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已经严重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形象.少数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令社会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整体诚信素质产生了质疑,他们的行为也使得人们对高校诚信教育的力度深表焦虑.作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适时采取行动,积极探讨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引导他们改正陋习,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樊俊杰;吕世军;付万兴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的升高来早期判断急性肾损伤.方法:将急性肾损伤患者分别化验血肌酐(Scr)和4 h尿肌酐,通过这两个数值计算出肌酐清除率(Ccr).与同日化验的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CyC)一一对应进行比较.结果:在CyC轻度下降时,CyC已明显上升,后随着Ccr逐渐下降,CyC也在逐渐上升.结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的检测能作为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将利于早期防治,减少急性肾损伤发展.

    作者:潘淑杰;国春玲;赵庆伟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经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了解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高压氧治疗的整体护理

    针对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高压氧治疗,提高高压氧的治疗效果.

    作者:章桂香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院前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200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院前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结合硝酸酯类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院前急救医师分为两组,一组是治疗组,即在现场遇到冠心病患者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加入250 ml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0 ml;另一组为对照组,即在现场遇到冠心病患者单纯给予常规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0 ml.观察患者院前及院内的症状、心电图、心功能、心律失常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能快速缓解冠心病症状,心功能、心电图、心律失常得到改善,总有效率达86%,与对照组的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前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对缓解症状及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志宁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总结本院创建爱婴医院时实行的母婴同室管理经验,现就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关对策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控制院感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于此同时加强了母婴同室病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产科病房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母乳喂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是产科病房护士长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母婴同室病房安全,亦是产科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冯婷花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枪击复合伤合并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的护理体会

    本文报告了1例枪伤致腹腔内多脏器严重损伤,双上肢贯通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的护理体会,重点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作者:李作君;仇丽娜;滑翠丽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病毒性脑炎51例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成年患者5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与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53例患者中,经过2周的系统治疗,治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6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综合治疗在晚期喉癌中的应用

    晚期喉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手术、靶向药物治疗及它们之间的联合应用,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必须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大可能提高喉癌的局部控制效果;在保证局部控制的基础上,尽大可能保留患者的喉功能.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逐渐成为晚期喉癌治疗的标准方案.

    作者:窦洪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锁骨骨折中游离骨折块固定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中游离骨折块固定的必要性及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2月我院采用先行游离骨块解剖复位钢板螺钉复合应用钢丝捆扎固定的方法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42例,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42例患者中全部获得随访,所有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拍片复查均达到解剖复位.术后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达到95.2%.结论:粉碎性锁骨骨折中骨块的固定是骨折解剖复位的基础,是骨折解剖形态愈合的前提条件.

    作者:孟春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PBL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的基本要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综合的相互合作和交互式学习.PBL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自学、临床操作、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文章就妇产科学专业课程在多媒体环境下开展PBL教学的条件以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依据.

    作者:孙晓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格拉司琼联合氟哌利多预防鞘内应用吗啡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格拉司琼复合氟哌利多预防鞘内注射吗啡术后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150例,ASA Ⅰ~Ⅱ级,分为三组,每组50例,麻醉开始时给予0.5%布比卡因10 mg+吗啡0.9 mg鞘内注射,A组用格拉司琼3 mg,B组用氟哌利多3 mg,C组格拉司琼司琼3 mg+氟哌利多1.5 mg,三组术毕分别静脉给药,观察每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其他不良反应嗜睡、锥体外系症状等.结果:A、B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嗜睡、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C组.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预防鞘内注射吗啡术后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发生,比单独用药时效果更好,而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林光燕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606种药品执行标准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我国药品标准现状.方法:对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606种药品生产厂家标明的执行标准进行统计.结果:我国现行的药品标准欠规范,不统一,偏低偏乱.结论:应加快药品标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以<中国药典>标准为主,部(局)颁标准为辅的药品标准制度.

    作者:祝培友;路俊华;陈学凡;郑观芸;蒲兵;谢法东;孙兆勇;孙京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谈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舆论的促进作用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不仅仅只是医护人员,还应该顾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舆论.因此,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加强新闻宣传意识,积极与媒体沟通,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翁晓芬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空泡蝶鞍综合征5例分析

    空泡蝶鞍综合征是指蛛网膜下腔疝人蝶鞍内,使垂体受压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MRI的临床应用,空泡蝶鞍综合征的确诊病例明显增多,该病多见于中年妇女,在青年男性中较为少见.

    作者:伍军伟;凌俊宏;卢冠解;王福诩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护理案例教学对基层护士短期培训的实效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护士短期培训的有效临床教学方法.方法:87名临床护士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和临床典型案例教学集中短期脱产培训,通过测试成绩及满意率对比评价两种教学效果.结果:两种教学模式在短期内提高护士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创新思维及防范意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无论知识点还是综合能力测试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临床案例教学,促进基层护士专科知识交互渗透,培养多角度思考、全方位剖析、全过程跟踪的思维模式;引导护士在具体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是短期内提高基层护士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锦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