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骨骨折中游离骨折块固定的必要性

孟春明

关键词:锁骨骨折, 游离骨块, 镙钉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骨折中游离骨折块固定的必要性及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2月我院采用先行游离骨块解剖复位钢板螺钉复合应用钢丝捆扎固定的方法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42例,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42例患者中全部获得随访,所有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拍片复查均达到解剖复位.术后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达到95.2%.结论:粉碎性锁骨骨折中骨块的固定是骨折解剖复位的基础,是骨折解剖形态愈合的前提条件.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在晚期喉癌中的应用

    晚期喉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手术、靶向药物治疗及它们之间的联合应用,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必须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大可能提高喉癌的局部控制效果;在保证局部控制的基础上,尽大可能保留患者的喉功能.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逐渐成为晚期喉癌治疗的标准方案.

    作者:窦洪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腹股沟疝Shouldice法与填充式法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Shouldice法与填充式修补术法在腹股沟疝修补中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填充式法治疗,治疗组采用Shouldice法治疗.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治疗组并发症尿潴留4例,局部轻度隆起伴异物感1例;对照组并发尿潴留18例,阴囊积液4例,局部轻度隆起伴异物感6例,切口下血肿4例.术后两组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处理本病的关键,Shouldice法治疗腹股沟疝近期疗效满意,是目前腹股沟疝理想的治疗方式之一.

    作者:郑泽洪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骨牵引患者68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骨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以便提高骨牵引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2002年1月~2010年3月68例实施骨牵引患者的资料.结果:通过采用舒适的护理,本组68例骨牵引患者的不舒服度明显降低,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骨牵引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轻骨折患者的疼痛,提高骨牵引患者卧床期间的生活质量.具有操作简便、对肢体损伤小、患者痛苦少等优点.

    作者:田竞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机制和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术中超早期亚低温组(30例,术中亚低温组)和术后亚低温组(32例,对照组),前者进入手术室即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于术后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5℃之间,两组亚低温治疗时间为7~10 d,期间监测ICP、血糖、全血乳酸指标:并在伤后6个月依据GOS评定法判定治疗效果.结果:伤后36 h术中亚低温组血糖、全血乳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伤后72 h术中亚低温组IC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伤后6个月COS评分,术中亚低温组良好率为63.3%(1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良好率43.7%(14/32)(P<0.05).结论:将亚低温治疗提前至术中应用,较术后进行亚低温提前数小时,更有利于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脑代谢,减轻酸中毒,降低脑压改善脑灌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作者:郑庆棠;陈卓;解丛民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砂仁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砂仁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DB-1(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氦气,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结果:乙酸龙脑酯在0.030 1~1.203 7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30%,RSD为2.2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砂仁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隆颖;栗建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子宫良性病变经腹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2007年12月~2009年2月对我院82例子宫良性病变开腹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随访10个月~2年.结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82例无一例提早出现更年期症状.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无发热.排异时间短,恢复快.

    作者:申玉红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硝酸甘油对离体大鼠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NTG)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期补充一氧化氮(NO)供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取36只大鼠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离体大鼠心脏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分为用药组(18只)及对照组(18只).用药组于缺血期给予4.4×10-3mmol/L硝酸甘油,碳酸氢盐缓冲液灌注.对照组仅给予碳酸氢盐缓冲液灌注.全部心脏均测定NO释放量、肌酸激酶漏出量及(或)心脏功能.结果:用药组大鼠心脏使用NTG后表现为两种效应.其中,非心室颤动组10只,NTG增加肌酸激酶漏出量,减弱再灌注期心脏功能的恢复,伴随缺血期NO释放量的增加;心室颤动组8只,NTG减少肌酸激酶的释放,但心脏于再灌注期持续心室颤动,缺血期NO释放量无明显增加.结论:缺血期给予同一剂量NT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双重效应,既可增加心肌损伤,又可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严孚莹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提高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及其家长满意度的护理体会

    目的:在门诊儿科输液中,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结果:提高输液满意度措施实施后,满意度由90%提高到99%.结论:温馨的护理服务,熟练准确的护理操作技术可促进门诊儿科输液护理质量的提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李凤芹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药品监管与服务关系探讨

    本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对药品监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药品监管部门应做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并应提高药品技术监督服务的能力.

    作者:李明月;贾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使用胰岛素笔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使用胰岛素笔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非初次住院、需要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的掌握程度、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血糖代谢指标、住院天数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正确掌握胰岛素笔使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住院天数、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综合的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认知及使用的依从性,提高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率,从而有效控制血糖,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高,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及提高住院满意度.

    作者:周敏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山莨菪碱加湿润烧伤膏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加湿润烧伤膏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38例住院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18例)采用常规治疗及局部换药方法;山莨菪碱加湿润烧伤膏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山莨菪碱(2~ml)滴于创面后,用神灯照射15~30 min,再用湿润烧伤膏外敷.结果:山莨菪碱加湿润烧伤膏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山莨菪碱加湿润烧伤膏对糖尿病足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吴瑜娟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用药干预对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用药干预对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普通外科2007年(对照组)和2009年(干预组)出院的部分手术病例,观察其围术期用药况,评价药物应用合理性.结果:干预组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的使用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三联以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抗菌药物的使用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药干预可显著提高本资料来源医院普通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干预后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何思森;李桢;贺国洋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血清BNP及胸阻抗法监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BNP结合胸阻抗法监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婴幼儿术后心功能.方法:随机抽取先心病患儿45例为实验组,按照心功能(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分为N1、N2及N3组.同期小儿科住院患儿20例为对照组,术后1、6、24、48 h测量左心室Tei指数,无创血流动力检测系统测量LVET及CI,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NP浓度.结果:术后1 h血清BNP及左心室Tei指数较术前轻度增高,术后6、24、48 h血清BNP及左心室Tei指数较术前逐渐减低;术后CI逐渐增高,LVET逐渐减低.结论:血清BNP结合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能够迅速、准确、动态地评估先心病婴儿术后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保英;王涛;孟详春;彭乐;张青;马超;潘晓兰;王元祥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颈椎椎板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03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73例颈椎疾病患者,采用经后路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术前和患者充分沟通,手术中置患者于舒适、安全、便于操作的俯卧15°~20°头高足低位,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保持各种管道的畅通,每30分钟询问患者1次.护士熟悉手术器械名称和手术步骤和方法,积极、认真、全方位配合患者和医生完成手术.结果:73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无呼吸道堵塞、压疮、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术期护理,手术护士技术熟练加强术中配合,尤其是患者体位的摆放、保持呼吸道和各种引流畅通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晓倩;陈静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护理实习生手部清洁认知调查与对策

    目的:调查新进医院的护理实习生对手部清洁的认知情况,培养其洗手的意识和良好习惯,提高其手部清洁的依从性和规范化,从而减少经手传播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9年我院新进护理实习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手部清洁相关知识和方法调查.结果:62份调查问卷中,大部分护理实习生未能熟练掌握洗手指征,对洗手所需时间、洗手部位及频率等概念不了解,常漏洗的部位为指尖,高达54.8%,其次为腕部,占33.9%;30.6%的护理实习生错误地认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结论:新进医院的护理实习生对手部清洁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认识不足,应高度重视岗前教育,全面培训手部清洁及系统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加强双向防护,培养良好的手部清洁习惯,更好地控制经手传播的医院获得性感染.

    作者:赵凤娥;钟秀卿;邓育梅;李艳玲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基于就业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应用与探讨

    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就业市场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岗位及核心能力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在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中,开展就业导向下的项目化教学,探讨就业导向下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方法实施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作者:刘宇飞;王小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l-Ag)与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的相关性,探讨PreS1-Ag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PCR的方法对328例乙肝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及HBV-DNA的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的模式下,HBV-DNA、PreS1-Ag的检出率分别为86.8%、85.8%和100.O%、100.0%,两者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sAg(+)HBeAb(+)HBcAb(+)、HBsAg(+)HBcAb(+)及HBsAg(+)HBeAb(+)的模式下,HBV-DNA、PreS1-A异的检出率分别为43.2%、45.8%;47.3%、46.1%;10.0%、10.0%.在HBV-DNA(+)情况下,PreS1-Ag的阳性率为86.9%,HBV-DNA和PreS1-Ag的阳性率也比较吻合.结论:PreS1-Ag与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密切关联,能够很好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对于乙肝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蔡兰兰;李振雪;樊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经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了解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总结本院创建爱婴医院时实行的母婴同室管理经验,现就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关对策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控制院感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于此同时加强了母婴同室病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产科病房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母乳喂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是产科病房护士长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母婴同室病房安全,亦是产科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冯婷花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医院药师专业化服务的实现途径探析

    不断提高医院药师专业化服务水平,不仅是医院服务理念转型和患者医疗消费观念转变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适应药学发展的趋势,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药师队伍,确保患者合理用药的必然要求.

    作者:熊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