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芹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中药库存的科学管理,保证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5~2009年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剂的销售和库存数据,以库存周转率为指标衡量库存管理效率.结果:2005~2009年我院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周转率分别提高了55.56%和 37.50%.结论:中医医院应结合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建立合理库存量,提高库存周转率.
作者:廖银标;孙毅东;黄勇斌;黄健芬;曾祥仲 刊期: 2010年第19期
晚期喉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手术、靶向药物治疗及它们之间的联合应用,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必须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大可能提高喉癌的局部控制效果;在保证局部控制的基础上,尽大可能保留患者的喉功能.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逐渐成为晚期喉癌治疗的标准方案.
作者:窦洪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结合临床患者诊疗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经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社会认知和生活自理能力大为改善.结论:护理干预可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现实,提高精神活动的防御能力,控制和恢复对环境的适应水平.
作者:范玉霞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使用胰岛素笔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非初次住院、需要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的掌握程度、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血糖代谢指标、住院天数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正确掌握胰岛素笔使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住院天数、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综合的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认知及使用的依从性,提高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率,从而有效控制血糖,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高,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及提高住院满意度.
作者:周敏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制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并研究其物理、磁学性质及传递特性,探讨其作为磁共振阴性对比剂的可能性.方法:共沉淀一步法制备葡聚糖包被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分析其内部晶体结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其表面结构,透射电镜(TEM)及动态激光粒度仪测量其大小,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检测磁化率等参数.此外,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家兔血和不同脏器中的样品铁含量,MRI观察注射样品后肝、淋巴结的增强效果.结果:所得样品核心为四氧化三铁晶体,表面包覆葡聚糖,核心粒径6~8 nm,整体颗粒直径为33 nm.样品铁含量为0.2 mlnol/L.磁化曲线表现为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48.1 emu/g.样品在家兔体内血循环时间较长(>6 h),主要分布至脾、肝、肺、心、淋巴等网状内皮系统,注射样品后肝、淋巴结在T2WI1号明显降低.结论:实验表明,制备的样品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磁共振阴性造影剂,广泛用于肝脾、淋巴结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刘国华;陈燕明;蔡庆;陈晓军;洪若瑜 刊期: 2010年第19期
在外科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比传统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但需要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
作者:李斌;陈鹏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Calot三角常见病理改变因素及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合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10月~2009年12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60例合并Calot三角病理改变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本组造成Calot三角病理改变的因素有:胆囊颈部结石嵌顿237例,占91%;Hartmann囊扩张208例,占80%;胆囊淋巴结肿大224例,占86%,其中94例化脓;胆囊管异常扩张短缩19例,占7%;胆囊管结石13例,占5%.同时存在2种以上病理改变因素有231例,占89%.结果:本组260例病例中施行胆囊切除术245例,占94.2%:施行胆囊次全切除术9例,占3.5%;施行胆囊造瘘术6例,占2.3%;无中转开腹病例,全组均获痊愈.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5 d.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Calot三角病理改变类型多样,且可多种并存.胆囊淋巴结、Hartmann囊等造成的病理改变,其程度往往与胆囊的病理改变程度相一致,是影响腹腔镜术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合理解剖Calot三角和明智地选择腹腔镜术式,是避免中转开腹、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辉;叶小汉;高洪军;理建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研究顺铂(DDP)对昆明小鼠体内眶内组织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用Griess法测定昆明小鼠体内眶内组织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生成量,测定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巨噬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结果:DDP在120-180mg/m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促进正常巨噬细胞NO的生成,在200~300mg/ml浓度范围内可抑制脂多糖(LPS)激活的巨噬细胞的NO生成.结论:DDP对昆明小鼠眶内组织巨噬细胞NO的生成具有激活和抑制双重作用.
作者:刘丹阳;费洪新;石艳会;宋丹;郭丽影;刘燕南;唐菠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研究讨论抗真菌药物在ICU患者早期经验性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51例患者对其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用药后的临床反应.结果:本研究51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死亡,有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肺部的突破性真菌感染,有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治疗总有效率为85.6%.结论:抗真菌药近年来进展迅猛,抗真菌活性较之传统药物有所增强,为对抗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效果,标志着一个新的里程的开始.
作者:刘春妮;宋蕾;张建国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结果:本组30例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术后无固定失效,无护理并发症,已达临床治愈出院.结论:针对不同心理特点,采取综合康复锻炼是预防肩关节僵硬的有效措施.
作者:吕燕碧 刊期: 2010年第19期
博士后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二十多年,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但在鼓励博士后创新政策上尚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从博士后进站条件、博士后在站管理及出站考核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相应探讨.并简要提出对改善措施的思考.
作者:秦佳佳;刘海全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清BNP结合胸阻抗法监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婴幼儿术后心功能.方法:随机抽取先心病患儿45例为实验组,按照心功能(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分为N1、N2及N3组.同期小儿科住院患儿20例为对照组,术后1、6、24、48 h测量左心室Tei指数,无创血流动力检测系统测量LVET及CI,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NP浓度.结果:术后1 h血清BNP及左心室Tei指数较术前轻度增高,术后6、24、48 h血清BNP及左心室Tei指数较术前逐渐减低;术后CI逐渐增高,LVET逐渐减低.结论:血清BNP结合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能够迅速、准确、动态地评估先心病婴儿术后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保英;王涛;孟详春;彭乐;张青;马超;潘晓兰;王元祥 刊期: 2010年第19期
在中职医药营销专业药物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医药营销专业的岗位定位,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学生授课等教学方法,提高药物学教学效果.
作者:邱建波;徐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药品分类管理是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做出相应的管理规定.药品分类管理的核心是加强处方药的管理,规范非处方药的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切实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本文旨在通过对药品分类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调研,提出解决方案,更好地落实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从而确保安全用药.
作者:张倩;林菲 刊期: 2010年第19期
PBL教学的基本要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综合的相互合作和交互式学习.PBL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自学、临床操作、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文章就妇产科学专业课程在多媒体环境下开展PBL教学的条件以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依据.
作者:孙晓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Shouldice法与填充式修补术法在腹股沟疝修补中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填充式法治疗,治疗组采用Shouldice法治疗.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治疗组并发症尿潴留4例,局部轻度隆起伴异物感1例;对照组并发尿潴留18例,阴囊积液4例,局部轻度隆起伴异物感6例,切口下血肿4例.术后两组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处理本病的关键,Shouldice法治疗腹股沟疝近期疗效满意,是目前腹股沟疝理想的治疗方式之一.
作者:郑泽洪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通过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的升高来早期判断急性肾损伤.方法:将急性肾损伤患者分别化验血肌酐(Scr)和4 h尿肌酐,通过这两个数值计算出肌酐清除率(Ccr).与同日化验的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CyC)一一对应进行比较.结果:在CyC轻度下降时,CyC已明显上升,后随着Ccr逐渐下降,CyC也在逐渐上升.结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的检测能作为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将利于早期防治,减少急性肾损伤发展.
作者:潘淑杰;国春玲;赵庆伟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中医证属.方法:对3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并采用GCS预后评分表(GOS)评分.结果:36例患者按GOS评分结果,轻型患者11例全部恢复良好;中型13例,其中,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重型患者12例,其中,恢复良好1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2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较满意.弥漫性轴索损伤中医辨证为气闭瘀积阻脑证.
作者:彭洪;龙中林;彭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而紧缩性、神经性头痛病情顽固,反复发作,服用镇静、止痛药物只是暂时好转;而采用中药头痛饮治疗,有效率达到95.16%,而且患者的复发率降低.
作者:伍钊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索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经尿道行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治疗及护理45例患者.结果:45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有42例未发现肿瘤复发,3例复发,经第二次膀胱肿瘤电切术继续进行膀胱内化疗,现暂未出现复发现象,其中3例排尿困难,12例出现下腹部坠胀、烧灼不适感,6例有肉眼血尿,经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症状消除.结论:通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达到了创伤小、出血少、减轻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映红;黎萍 刊期: 2010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