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倩;陈静
目的:分析我院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特点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09年7-12月从我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药敏和临床特点分析.结果: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以下呼吸道为主,主要来自呼吸内科,年龄分布以中老年为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低为8.16%,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40.00%,多重耐药菌株多源于ICU、烧伤病房.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很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医务工作者院内感染的意识,同时加强医院大环境、工作人员和患者的消毒,以防止鲍氏不动杆菌的传播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曾白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为我国各级政府建设药品应急管理系统、提高药品应急保障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从加强我国药品信息资源规划的视角出发,对基于我国药品应急保障的药品信息资源的规划进行分析,并以理想的药品应急保障系统为结果导向,对我国药品信息资源的建设思路进行探讨,加强我国药品信息资源规划和建设对提高我国药品应急保障水平起到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
作者:徐梦丹;李健魁;党丽娟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5例加强介入前、介入中、介入后护理,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35例患者情绪稳定,能愉快配合治疗与护理,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加强对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能提高患者有效配合的程度、治疗的依从性和适应性.
作者:黄奕梅;曹彭钢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炎琥宁每日0.24 g治疗.结果:第一日症状缓解率观察组为85.71%,对照组为47.62%.三日治愈率观察组为95.23%,对照组为76.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王玮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评价腹膜活检在不明原因腹腔积液诊断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引导,应用美国Bard全自动活检枪,对增厚的腹膜进行穿刺活检,活检组织置入10%福尔马林液固定,同时留取欣柏液基细胞学送检.结果:58例腹膜组织,经病理证实,其中结核性腹膜炎29例(有2例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腹膜间皮瘤16例,腹膜转移癌5例,黏液腺癌2例,类癌1例,其他5例为少量平滑肌组织,为正常腹膜组织,其中1例正常腹膜组织中,在液基细胞学检查中发现瘤细胞,经活检明确腹腔积液病因的诊断率为93.10%.结论:经皮腹壁腹膜穿刺活检可以确定良恶性腹腔积液,特别是对腹膜肿瘤和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亚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指导,包括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血压监测指导、出院后指导等.结果:120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和不正确监测血压明显减少,能够坚持合理用药和出院后定期复查.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瑞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使用胰岛素笔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非初次住院、需要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的掌握程度、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血糖代谢指标、住院天数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正确掌握胰岛素笔使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住院天数、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综合的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认知及使用的依从性,提高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率,从而有效控制血糖,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高,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及提高住院满意度.
作者:周敏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药品分类管理是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做出相应的管理规定.药品分类管理的核心是加强处方药的管理,规范非处方药的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切实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本文旨在通过对药品分类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调研,提出解决方案,更好地落实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从而确保安全用药.
作者:张倩;林菲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122例冠心病患者,6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没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为非糖尿病组,将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动脉造影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数目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心绞痛不典型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中单支血管病变的患者低于非糖尿病组,而三支血管病变糖尿病组患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加强预防并分级预防.
作者:朱洁;李娟萍 刊期: 2010年第19期
博士后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二十多年,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但在鼓励博士后创新政策上尚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从博士后进站条件、博士后在站管理及出站考核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相应探讨.并简要提出对改善措施的思考.
作者:秦佳佳;刘海全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讨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通过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309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良好的护理配合措施,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5 d,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手术效果满意,未见有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率,对手术成功率有二定帮助.
作者:潘玉韶;程洲平;杜惠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成年患者5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与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53例患者中,经过2周的系统治疗,治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6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Shouldice法与填充式修补术法在腹股沟疝修补中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填充式法治疗,治疗组采用Shouldice法治疗.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治疗组并发症尿潴留4例,局部轻度隆起伴异物感1例;对照组并发尿潴留18例,阴囊积液4例,局部轻度隆起伴异物感6例,切口下血肿4例.术后两组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处理本病的关键,Shouldice法治疗腹股沟疝近期疗效满意,是目前腹股沟疝理想的治疗方式之一.
作者:郑泽洪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89例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鼻腔解剖学特点,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3年,总结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经高分辨率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后发现存在有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经鼻内镜手术后头痛缓解,疗效满意.结论: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系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所致,通过鼻内镜手术矫正异常的鼻腔解剖结构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大虎;褚玉会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寻找提高病案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对病案质量控制的分析,比较病案环节质量控制与病案终末质量控制的优势与弊端.结果:环节质量控制才是提高病案质量的有效方法.结论:病案终末质量控制未能有效地提高病案质量,只有在环节质量控制上下功夫,使病历在形成阶段就达到高质量,这样才能提高病案的法律证据质量,适应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上升的形势.
作者:黄杰雄;黎文清;吴东;杨妹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我科门诊于2007年1月~2009年6月经治4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症型均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方剂进行治疗.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显效42例.显效率为87.5%,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发生.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关晓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颈肩疼痛与颈椎影像学的动态观察,利用影像学观察祖国医学对疾病的辨证施治,探索中医各证型与影像学的结合点,提高辨证论治的效果.方法:对201例颈肩痛患者的颈椎X线(正侧位、双斜位)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与西医分型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和对应关系,两者在本质上无排他性.结论:根据颈椎的动态影像学观察结合祖国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两者相结合能够提高祖国医学对颈椎病的辨证施治,有益于探索中医证型转化的过程.
作者:孙钢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分析30例以多发颅神经炎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患者资料,探讨鼻咽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纤维鼻咽镜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等方法,检查30例上述鼻咽癌患者.结果:鼻咽癌常累及Ⅴ、Ⅵ神经,上行性发展则侵犯Ⅱ、Ⅲ、Ⅳ神经,后组颅神经及颅内其他结构受累亦有可能.结论:鼻咽癌早期常累及神经系统,且常以多颅神经损害为主.
作者:徐竹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NTG)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期补充一氧化氮(NO)供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取36只大鼠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离体大鼠心脏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分为用药组(18只)及对照组(18只).用药组于缺血期给予4.4×10-3mmol/L硝酸甘油,碳酸氢盐缓冲液灌注.对照组仅给予碳酸氢盐缓冲液灌注.全部心脏均测定NO释放量、肌酸激酶漏出量及(或)心脏功能.结果:用药组大鼠心脏使用NTG后表现为两种效应.其中,非心室颤动组10只,NTG增加肌酸激酶漏出量,减弱再灌注期心脏功能的恢复,伴随缺血期NO释放量的增加;心室颤动组8只,NTG减少肌酸激酶的释放,但心脏于再灌注期持续心室颤动,缺血期NO释放量无明显增加.结论:缺血期给予同一剂量NT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双重效应,既可增加心肌损伤,又可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严孚莹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采用实验研究方法,观察益肾疏肝汤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小鼠糖代谢、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益肾组、疏肝组、益肾疏肝组,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4周,益肾组给予益肾中药(金匮肾气丸)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溶解后灌胃4周,疏肝组给予疏肝中药(逍遥丸)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溶解后灌胃4周,益肾疏肝组给予益肾疏肝汤灌胃4周,空腹状态下,测定各组小鼠体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BG),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用药后益肾疏肝组小鼠TC、TG、HDL明显低于模型组、益肾组及疏肝组(P<0.05);益肾疏肝组小鼠FBG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FBG明显低于益肾组、疏肝组(P<0.05).结论:益肾疏肝汤能有效改善MS小鼠糖脂代谢,疗效优于金匮肾气丸、逍遥丸.
作者:唐新征;张炜宁;张会霞 刊期: 2010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