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王玮

关键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炎琥宁, 粉针剂
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炎琥宁每日0.24 g治疗.结果:第一日症状缓解率观察组为85.71%,对照组为47.62%.三日治愈率观察组为95.23%,对照组为76.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雾化吸入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法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儿科收集咳嗽变异性哮喘(CVA)48例患者,配合雾化吸入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8例患儿经过2周的治疗.痊愈36例(75%),显效10例(20.8%),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8%.结论:雾化吸入法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疗效显著,具有作用快、方便、用药剂量小、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杜燕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输液反应是临床护理输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本文在输液反应概念及归纳输液反应的类型基础上,通过分析我院87例输液反应病例,对输液反应类型、发生原因以及预防与处理等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毛林花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枪击复合伤合并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的护理体会

    本文报告了1例枪伤致腹腔内多脏器严重损伤,双上肢贯通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的护理体会,重点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作者:李作君;仇丽娜;滑翠丽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颈椎椎板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03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73例颈椎疾病患者,采用经后路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术前和患者充分沟通,手术中置患者于舒适、安全、便于操作的俯卧15°~20°头高足低位,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保持各种管道的畅通,每30分钟询问患者1次.护士熟悉手术器械名称和手术步骤和方法,积极、认真、全方位配合患者和医生完成手术.结果:73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无呼吸道堵塞、压疮、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术期护理,手术护士技术熟练加强术中配合,尤其是患者体位的摆放、保持呼吸道和各种引流畅通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晓倩;陈静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多媒体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在外科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比传统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但需要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

    作者:李斌;陈鹏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新生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延长留置时间.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病房256例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改进固定方法和常规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留置平均时间4.05 d,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2.59 d,P<0.01.结论:改进固定方法能延长新生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新生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靳铁霞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全人口项目绩效管理扩大免疫规划的效果评价

    目的:为更好地探讨全人口(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绩效管理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效果.方法:对26个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进行项目管理的强化和引申,结合绩效管理做一个有益的尝试.结果:扩大免疫规划的各项指标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项目拨款用到实处,激励效果明显,提高了效率,确保了绩效.

    作者:李铁华;吴彩琴;夏岳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过程中家长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调查康复训练过程中脑性瘫痪儿童家长的心理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对策.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9年9月在我院小儿康复科进行3个自然疗程以上康复训练的107例脑性瘫痪患儿的父母或同其共同生活的其他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共调查107人,男51人,女56人,年龄22~65岁.分析心理特点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心理状况与其文化程度及医疗费负担比例不同存在差异,其中中学以上学历组对康复治疗的信心显著高于小学及文盲组,而医疗费负担比例高低对家长心理的影响亦存在差异,公费劳保和医疗保险组明显高于自费组.结合患儿家长有着其独特的心理特点,通过充分了解并分析其特点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使其接受并顺利完成治疗.结论: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训练过程中其家长的心理状况与文化程度的高低及医疗费用负担对其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影响.

    作者:曾爱华;薛坚;吴艳红;陈翠荷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2007~2009年我院中成药用药现状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中成药用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中成药的用药品种、金额、数量、用药频度等,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找出中成药用药规律及存在问题.结果:我院中成药用药以清热药、外科用药、扶正药为前3位.结论:我院中成药用药基本合理,部分处方存在重复用药、疗程偏长、费用较高,疾病诊断有西医化倾向,缺乏中医特点,有待规范.

    作者:陈静;赖林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综合治疗在晚期喉癌中的应用

    晚期喉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手术、靶向药物治疗及它们之间的联合应用,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必须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大可能提高喉癌的局部控制效果;在保证局部控制的基础上,尽大可能保留患者的喉功能.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逐渐成为晚期喉癌治疗的标准方案.

    作者:窦洪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谈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的体会

    解剖学中有些内容很抽象,教师很难深入讲解,从而影响了解剖学的教学质量.本文总结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关于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顾隆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抗凝方法在血液灌流中的应用及常见并发症

    通过将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血液灌流中抗凝效果、安全性以及使用肝素的实验室监测方法进行比较,认识到正确使用低分子肝素实施血液灌流安全、高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建业;秦伟涛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加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15例采用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比较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苏醒延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呼吸再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应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孙宗义;徐萍;孙家良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表现为恐慌、焦虑、抑郁、偏激和心存侥幸,分析了形成上述心理特点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阳康丽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门诊或住院消化性溃疡患者489例分为中药治疗组249例和对照组2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中药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半夏泻心汤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4.77%,对照组总有效率70.41%,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应重视中医药的应用,应用半夏泻心汤进行合理的辩证加减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早期康复,防止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作者:李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冠心病患者对比剂诱发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39例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水化治疗组(对照组,19例)及碳酸氢钠水化治疗组(治疗组,20例),测定治疗术后24、48、72、96 h的血肌酐.结果:对照组6例(31.5%)、治疗组3例(15%)发生CIN.结论:碳酸氢钠水化治疗方案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朱志勇;周庆国;王轶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医院药师专业化服务的实现途径探析

    不断提高医院药师专业化服务水平,不仅是医院服务理念转型和患者医疗消费观念转变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适应药学发展的趋势,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药师队伍,确保患者合理用药的必然要求.

    作者:熊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肺心病病情复杂、合并症多、病情易反复,为了提高疗效,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方法:对肺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然后对方法及经验进行梳理、分析.结果:通过对肺心病患者有效、正规化的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加强护理,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金铉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中药党参中微量元素与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目的:测定中药党参中微量元素与氨基酸的含量,并探讨其生理意义.方法:采用AAS-6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LC98-IAAA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的含量.结果:中药党参中含有12种微量元素和16种氨基酸.结论:党参具有极为重要的营养、保健、防病、治病的功效.

    作者:曾琦斐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结果:本组30例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术后无固定失效,无护理并发症,已达临床治愈出院.结论:针对不同心理特点,采取综合康复锻炼是预防肩关节僵硬的有效措施.

    作者:吕燕碧 刊期: 2010年第1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