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

靳铁霞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新生儿, 固定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延长留置时间.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病房256例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改进固定方法和常规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留置平均时间4.05 d,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2.59 d,P<0.01.结论:改进固定方法能延长新生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新生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BNP及胸阻抗法监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BNP结合胸阻抗法监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婴幼儿术后心功能.方法:随机抽取先心病患儿45例为实验组,按照心功能(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分为N1、N2及N3组.同期小儿科住院患儿20例为对照组,术后1、6、24、48 h测量左心室Tei指数,无创血流动力检测系统测量LVET及CI,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NP浓度.结果:术后1 h血清BNP及左心室Tei指数较术前轻度增高,术后6、24、48 h血清BNP及左心室Tei指数较术前逐渐减低;术后CI逐渐增高,LVET逐渐减低.结论:血清BNP结合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能够迅速、准确、动态地评估先心病婴儿术后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保英;王涛;孟详春;彭乐;张青;马超;潘晓兰;王元祥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谈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舆论的促进作用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不仅仅只是医护人员,还应该顾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舆论.因此,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加强新闻宣传意识,积极与媒体沟通,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翁晓芬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硝酸甘油对离体大鼠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NTG)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期补充一氧化氮(NO)供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取36只大鼠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离体大鼠心脏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分为用药组(18只)及对照组(18只).用药组于缺血期给予4.4×10-3mmol/L硝酸甘油,碳酸氢盐缓冲液灌注.对照组仅给予碳酸氢盐缓冲液灌注.全部心脏均测定NO释放量、肌酸激酶漏出量及(或)心脏功能.结果:用药组大鼠心脏使用NTG后表现为两种效应.其中,非心室颤动组10只,NTG增加肌酸激酶漏出量,减弱再灌注期心脏功能的恢复,伴随缺血期NO释放量的增加;心室颤动组8只,NTG减少肌酸激酶的释放,但心脏于再灌注期持续心室颤动,缺血期NO释放量无明显增加.结论:缺血期给予同一剂量NT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双重效应,既可增加心肌损伤,又可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严孚莹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抗凝方法在血液灌流中的应用及常见并发症

    通过将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血液灌流中抗凝效果、安全性以及使用肝素的实验室监测方法进行比较,认识到正确使用低分子肝素实施血液灌流安全、高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建业;秦伟涛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贲门癌术后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目的:贲门癌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术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又相对较长,除去住院治疗时间,患者大多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对康复期患者的支持和照护是必须的.方法:家庭康复护理是多方面的、细致有条理的护理方法.护理方法是否得当、到位,直接关系到术后患者的身体、心理康复效果.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有效正确的家庭康复护理,能巩固患者在医院的治疗效果,加快术后患者的康复,并使其积极面对自己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广珍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多媒体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在外科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比传统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但需要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

    作者:李斌;陈鹏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脑干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观察脑干出血患者护理后的预后效果.方法:通过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脑干出血患者28例进行急救护理、基础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本文28例患者,通过以上的护理及治疗措施,50%患者好转出院,仅9例合并肺炎,1例合并压疮(该例患者家属因经济原因拒绝护理及治疗而致压疮),无一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总结成功的护理经验,①踏实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②尽早进行气管切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切开后的护理工作,保证呼吸道通畅.③良好的护患沟通,赢得患者及家属信任,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袁玉英;高天霞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年龄20~32岁的剖宫产术患者60例,全部患者人室后输入复方乳酸钠注射液,输液速度为15~20 ml/(kg·h).将60例患者随机等分两组.A组为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腰麻成功后调整患者体位为15°~20°的左倾斜位至切皮前;B组为观察组,腰麻成功后立即按100μg/ml的速率静脉输注去氧肾上腺素2 min,然后按0.3~0.5μg/(kg·min)的速率持续输入至胎儿娩出,余方法同A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2、5、8、10、15、20、25 min的SBP,记录低血压的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A组麻醉后SBP 5 min及20 min下降剧烈,组内与麻醉前比较,P<0.01,组间比较,P<0.01;B组麻醉后血压平稳,组内与麻醉前比较,P>0.05;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P>0.05.结论: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小林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处方对促进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检查的必要性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处方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检查数的价值,以早期发现患者并彻底治疗.方法:将60例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的接触者给予常规指导,出院后保持联系.实验组的接触者制订健康教育处方,定时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检查的人数和发病情况.结果:实验组接触者对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和政府免费政策等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症状或无症状患者的亲属都能定时主动检查,检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肺结核病发病率及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高接触者对肺结核的认知水平,促进肺结核患者的家属进行主动检查的自觉性.

    作者:陈振兰;曹磊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研究性学习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中的应用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两门课程理论虽不深奥,但内容繁杂枯燥,学生普遍认为是两门枯燥乏味、容易理解但难记忆的科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真正的兴趣.本文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以建设药用植物园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鉴别中药材为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大学生创新性课题为兰台,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教学质量的同时,师生的综合能力将会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得以进一步提高与升华.

    作者:肖海英;冷一平;刘卫平;李云贵;肖志勇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利福平治疗烫伤4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Ⅰ~Ⅱ度烫伤的有效护理.方法:通过对40例Ⅰ~Ⅱ度烫伤患者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利福平外用疗法并配合观察和护理.结果:对40例Ⅰ~Ⅱ度烫伤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治愈率达100%.结论: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利福平对创面保护,可使创面分泌物迅速减少,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莲飞;李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l-Ag)与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的相关性,探讨PreS1-Ag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PCR的方法对328例乙肝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及HBV-DNA的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的模式下,HBV-DNA、PreS1-Ag的检出率分别为86.8%、85.8%和100.O%、100.0%,两者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sAg(+)HBeAb(+)HBcAb(+)、HBsAg(+)HBcAb(+)及HBsAg(+)HBeAb(+)的模式下,HBV-DNA、PreS1-A异的检出率分别为43.2%、45.8%;47.3%、46.1%;10.0%、10.0%.在HBV-DNA(+)情况下,PreS1-Ag的阳性率为86.9%,HBV-DNA和PreS1-Ag的阳性率也比较吻合.结论:PreS1-Ag与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密切关联,能够很好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对于乙肝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蔡兰兰;李振雪;樊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提高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及其家长满意度的护理体会

    目的:在门诊儿科输液中,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结果:提高输液满意度措施实施后,满意度由90%提高到99%.结论:温馨的护理服务,熟练准确的护理操作技术可促进门诊儿科输液护理质量的提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李凤芹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手法整复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23例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手法整复和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本组23例患儿均一次手法整复成功,4周内解除外固定并行功能锻炼,经6个月-3年随访,有效率为95.65%(22/23),优良率为82.61%(19/23).结论:手法整复及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安全可靠、创伤小,患儿恢复快.

    作者:高云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在脑卒中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1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循证组108例采用循证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108例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循证组再入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或<0.01).结论:循证护理运用于脑卒中患者中,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了患者的再入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贺朝里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头痛饮治疗紧缩性神经性头痛62例疗效观察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而紧缩性、神经性头痛病情顽固,反复发作,服用镇静、止痛药物只是暂时好转;而采用中药头痛饮治疗,有效率达到95.16%,而且患者的复发率降低.

    作者:伍钊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健康指导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指导,包括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血压监测指导、出院后指导等.结果:120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和不正确监测血压明显减少,能够坚持合理用药和出院后定期复查.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瑞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子宫良性病变经腹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2007年12月~2009年2月对我院82例子宫良性病变开腹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随访10个月~2年.结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82例无一例提早出现更年期症状.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无发热.排异时间短,恢复快.

    作者:申玉红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血站关键设备的科学化管理

    目的:加强血站关键设备的科学化管理,保证血液质量安全.方法:对血站关键设备的使用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建立规章制度、做好日常维护保养校验、建立设备档案、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学习、完善预防维修制度等.结果:通过对关键设备的有效控制,将设备的使用维护及维修纳入血站质量体系,保证了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论:只有对关键设备的科学化管理,才能提高设备的良好状态.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作者:师玉红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肺部真菌感染1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经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的119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9例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中,90%的病例有基础疾病,原发性肺部疾病48例,神经系统疾病24例,风湿、类风湿及代谢疾病6例,消化系统疾病18例,血液系统疾病11例,泌尿系统疾病5例.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常见诱发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69例(57.98%),应用糖皮质激素10例(8.40%),免疫抑制剂14例(11.76%),化疗10例(8.40%),气管切开或插管9例(7.56%),吸毒2例(1.68%),其他5例(4.20%).感染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假丝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曲霉菌为主.在临床上发热者有76例(63.87%),白细胞增高者有92例(77.31%).单纯用大扶康、两性霉素B治疗者分别为63、11例,其余病例均采取联合治疗.治愈87例,占73.11%;好转4例,占3.36%;未愈5例,占4.20%;死亡23例,占19.32%.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明显增高,2004年1月~2007年1月41例,占34.45%;2007年2月~2008年12月78例,占65.54%.结论: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与长期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化疗等密切相关,也与医院检测条件及技术有关.

    作者:黄维军;骆训武;张朝栋 刊期: 2010年第1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