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新源;梁菊香;罗志程
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成年患者5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与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53例患者中,经过2周的系统治疗,治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6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氨茶碱注射液中茶碱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onsil C18(4.6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1 mol/L KH2PO4(30:70)(三乙胺调节pH=6.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1 n/n;结果:茶碱在9.98~199.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高、中、低3种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3%,RSD:1.47%(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佳,可用于测定氨茶碱注射液中茶碱的含量.
作者:王玉红;郑凯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中医证属.方法:对3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并采用GCS预后评分表(GOS)评分.结果:36例患者按GOS评分结果,轻型患者11例全部恢复良好;中型13例,其中,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重型患者12例,其中,恢复良好1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2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较满意.弥漫性轴索损伤中医辨证为气闭瘀积阻脑证.
作者:彭洪;龙中林;彭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中药库存的科学管理,保证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5~2009年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剂的销售和库存数据,以库存周转率为指标衡量库存管理效率.结果:2005~2009年我院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周转率分别提高了55.56%和 37.50%.结论:中医医院应结合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建立合理库存量,提高库存周转率.
作者:廖银标;孙毅东;黄勇斌;黄健芬;曾祥仲 刊期: 2010年第19期
通过将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血液灌流中抗凝效果、安全性以及使用肝素的实验室监测方法进行比较,认识到正确使用低分子肝素实施血液灌流安全、高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建业;秦伟涛 刊期: 2010年第19期
青光眼是一组常见的严重致盲性眼病,通常以眼压异常升高、视神经永久性损害和视野永久性丧失为特征,超过半数的青光眼患者一眼或双眼失明.由于青光眼造成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恢复的,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防止青光眼导致的失明非常重要.而加强青光眼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青光眼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对有效预防青光眼病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不可小视.
作者:丁建生 刊期: 2010年第19期
庚型肝炎病毒(HGV)是发现时间尚短的嗜肝病毒,可能是病因不明肝炎的病因之一.现就HGV的病原生物及HGV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龚晓莹;周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10例乳腺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乳腺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给予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持续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支持,并给予患者按摩足三里穴等有效的护理措施,1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无一例反复.结论:综合保守治疗是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完善的临床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赵联霞;柴召敏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颈肩疼痛与颈椎影像学的动态观察,利用影像学观察祖国医学对疾病的辨证施治,探索中医各证型与影像学的结合点,提高辨证论治的效果.方法:对201例颈肩痛患者的颈椎X线(正侧位、双斜位)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与西医分型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和对应关系,两者在本质上无排他性.结论:根据颈椎的动态影像学观察结合祖国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两者相结合能够提高祖国医学对颈椎病的辨证施治,有益于探索中医证型转化的过程.
作者:孙钢 刊期: 2010年第19期
本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对药品监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药品监管部门应做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并应提高药品技术监督服务的能力.
作者:李明月;贾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解剖学中有些内容很抽象,教师很难深入讲解,从而影响了解剖学的教学质量.本文总结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关于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顾隆 刊期: 2010年第19期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院校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药鉴定学>教材的使用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21世纪,中药鉴定学教学教材的使用,要结合中药鉴定学教学的特点及社会的专业需求,以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全面的,既具有丰富的性状鉴别经验,又具有熟练利用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知识并且熟练应用现代分析仪器鉴定中药.分析解决中药鉴定工作中各种问题的人才为目的,对<中药鉴定学>教学教材对中药鉴定学教学教材使用及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探讨.
作者:王红霞;陈随清;谢新年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8g/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每日1次,连用14 d.观察治疗后疗效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14、28 d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7、14 d行hs-CRP检查,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爱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经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的119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9例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中,90%的病例有基础疾病,原发性肺部疾病48例,神经系统疾病24例,风湿、类风湿及代谢疾病6例,消化系统疾病18例,血液系统疾病11例,泌尿系统疾病5例.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常见诱发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69例(57.98%),应用糖皮质激素10例(8.40%),免疫抑制剂14例(11.76%),化疗10例(8.40%),气管切开或插管9例(7.56%),吸毒2例(1.68%),其他5例(4.20%).感染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假丝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曲霉菌为主.在临床上发热者有76例(63.87%),白细胞增高者有92例(77.31%).单纯用大扶康、两性霉素B治疗者分别为63、11例,其余病例均采取联合治疗.治愈87例,占73.11%;好转4例,占3.36%;未愈5例,占4.20%;死亡23例,占19.32%.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明显增高,2004年1月~2007年1月41例,占34.45%;2007年2月~2008年12月78例,占65.54%.结论: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与长期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化疗等密切相关,也与医院检测条件及技术有关.
作者:黄维军;骆训武;张朝栋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分析院前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结合硝酸酯类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院前急救医师分为两组,一组是治疗组,即在现场遇到冠心病患者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加入250 ml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0 ml;另一组为对照组,即在现场遇到冠心病患者单纯给予常规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0 ml.观察患者院前及院内的症状、心电图、心功能、心律失常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能快速缓解冠心病症状,心功能、心电图、心律失常得到改善,总有效率达86%,与对照组的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前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对缓解症状及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志宁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测定中药党参中微量元素与氨基酸的含量,并探讨其生理意义.方法:采用AAS-6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LC98-IAAA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的含量.结果:中药党参中含有12种微量元素和16种氨基酸.结论:党参具有极为重要的营养、保健、防病、治病的功效.
作者:曾琦斐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脑干出血患者护理后的预后效果.方法:通过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脑干出血患者28例进行急救护理、基础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本文28例患者,通过以上的护理及治疗措施,50%患者好转出院,仅9例合并肺炎,1例合并压疮(该例患者家属因经济原因拒绝护理及治疗而致压疮),无一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总结成功的护理经验,①踏实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②尽早进行气管切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切开后的护理工作,保证呼吸道通畅.③良好的护患沟通,赢得患者及家属信任,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袁玉英;高天霞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管密度(L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酶标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7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5例膀胱移行上皮不典型增生、15例正常移行上皮中D2-40和VEGF的表达,分析D2-40标记的LVD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在不同病变组间的差异.结果:移行细胞癌组中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正常移行上皮和不典型增生移行上皮组(P<0.05),浸润深度≥1/2肌层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浸润深度<1/2肌层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且移行细胞癌VEGF阳性组的LVD高于阴性组(P<0.05);移行细胞癌的VEGF阳性率和LVD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结论:VEGF和LV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VEGF可促进淋巴管生成.
作者:刘卫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3月~2009年6月来我院门诊治疗的确诊为慢性官颈炎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治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单纯微波治疗,联治组100例,采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微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联治组治疗1、2、3个月的治愈率分别为43%、88%,92%,对照组为17%、69%、73%,两组治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总有效率联治组为100%.对照组为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排液天数及创面感染、纳氏囊肿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联治组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孙红娜;陶伟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而紧缩性、神经性头痛病情顽固,反复发作,服用镇静、止痛药物只是暂时好转;而采用中药头痛饮治疗,有效率达到95.16%,而且患者的复发率降低.
作者:伍钊华 刊期: 2010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