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何敏兰;刘云

关键词:老年患者, 住院, 安全管理
摘要:针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生理特点及心理行为特点,总结出他们在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控制或消灭安全隐患,减少医疗及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63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观察

    目的: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方法:对63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门诊病例采用中药药物离子透入、电针及穴位注射、中药辨证内服综合方法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显效26例,占41.2%.有效29例,占47.1%.无效8例(有3例仅治疗1个疗程)占12.7%,总有效率为88.3%.结论: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应用综合疗法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潘泽民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总结本院创建爱婴医院时实行的母婴同室管理经验,现就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关对策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控制院感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于此同时加强了母婴同室病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产科病房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母乳喂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是产科病房护士长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母婴同室病房安全,亦是产科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冯婷花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梅州市短程化疗全程督导治疗涂阳肺结核效果分析与评价

    目的:分析和评价我市七年来采用短程标准化疗方案全程督导管理治疗涂阳肺结核的效果,为今后结核病防治的科学管理和规范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08年梅州市辖区内常住人口中确诊登记并治疗管理的涂阳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管理评价和化疗效果分析.结果:全市登记的14427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完成规范治疗14046例,治愈13835例,强化期末痰菌阴转率为95.09%,治愈率为95.89%.结论: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实施短程标准化疗方案全程督导管理,能够在不住院情况下有效管理患者,保证患者规则用药,按时痰检,有较高痰菌阴转率和治愈率,减少传染源,有效控制结核病的流行.

    作者:邓文全;杨瑞锋;李科伦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门诊或住院消化性溃疡患者489例分为中药治疗组249例和对照组2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中药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半夏泻心汤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4.77%,对照组总有效率70.41%,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应重视中医药的应用,应用半夏泻心汤进行合理的辩证加减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早期康复,防止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作者:李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砂仁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砂仁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DB-1(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氦气,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结果:乙酸龙脑酯在0.030 1~1.203 7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30%,RSD为2.2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砂仁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隆颖;栗建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转移性上皮样肉瘤1例

    笔者报道1例转移性上皮样肉瘤,患者2年前因左足弓内侧部肿物行局部肿物扩大切除术,病理诊断为上皮样肉瘤,因左胭窝囊肿行囊肿切除术,术中取囊肿基底部周围坏死样组织行病理检查,诊断为转移性上皮样肉瘤.左足弓部结节穿刺活检诊断为上皮样肉瘤复发.

    作者:马立学;赵建刚;孔庆波;王立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中医证属.方法:对3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并采用GCS预后评分表(GOS)评分.结果:36例患者按GOS评分结果,轻型患者11例全部恢复良好;中型13例,其中,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重型患者12例,其中,恢复良好1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2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较满意.弥漫性轴索损伤中医辨证为气闭瘀积阻脑证.

    作者:彭洪;龙中林;彭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药品监管与服务关系探讨

    本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对药品监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药品监管部门应做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并应提高药品技术监督服务的能力.

    作者:李明月;贾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经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了解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双胎妊娠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治疗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经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分析2006年7月收治的1例双胎妊娠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综合治疗,妊娠32+2周出现急性左心衰症状,行剖宫产,母子平安,随访至今母婴均健康.结论:在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倾向、注意心脏功能、了解胎儿宫内安危的情况下,积极治疗并发症,及时处理合并症,尽量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作者:刘焕芝;岳俊云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牙周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派丽奥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方法:将口腔科门诊就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牙周基础治疗后,治疗组采用派丽奥软膏牙周袋局部上药,每周1次,共4周;对照组牙周袋内滴入碘甘油.治疗1个月结束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派丽奥软膏可用于牙周炎的辅助治疗.

    作者:付黎明;李萍;杨丽华;黄云;尤欣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表现为恐慌、焦虑、抑郁、偏激和心存侥幸,分析了形成上述心理特点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阳康丽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新生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延长留置时间.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病房256例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改进固定方法和常规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留置平均时间4.05 d,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2.59 d,P<0.01.结论:改进固定方法能延长新生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新生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靳铁霞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锁骨骨折中游离骨折块固定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中游离骨折块固定的必要性及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2月我院采用先行游离骨块解剖复位钢板螺钉复合应用钢丝捆扎固定的方法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42例,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42例患者中全部获得随访,所有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拍片复查均达到解剖复位.术后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达到95.2%.结论:粉碎性锁骨骨折中骨块的固定是骨折解剖复位的基础,是骨折解剖形态愈合的前提条件.

    作者:孟春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方法.方法:在护理工作中细心观察,了解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同时做好身体护理.结果:92例肿瘤患者得到良好的临终护理,平稳度过临终阶段.结论: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应注重整体护理、生命质量和尊严,实施恰当可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毕明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中的护理路径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的价值及临床推广意义.方法:选择51例于我院急救并实施护理路径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未采取护理路径急救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7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间的抢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护理路径能缩短门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唐静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提高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及其家长满意度的护理体会

    目的:在门诊儿科输液中,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结果:提高输液满意度措施实施后,满意度由90%提高到99%.结论:温馨的护理服务,熟练准确的护理操作技术可促进门诊儿科输液护理质量的提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李凤芹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结合临床患者诊疗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经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社会认知和生活自理能力大为改善.结论:护理干预可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现实,提高精神活动的防御能力,控制和恢复对环境的适应水平.

    作者:范玉霞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胃镜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克林霉素500 mg,而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 mg,疗程共7 d.评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7 d后的临床症状、胃黏膜溃疡改善情况、Hp根除率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5.1%和80.O%,Hp根除率分别为93.2%和84.6%,胃黏膜溃疡改善率为90.7%和8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值得本地区临床推广.

    作者:吴海雄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枪击复合伤合并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的护理体会

    本文报告了1例枪伤致腹腔内多脏器严重损伤,双上肢贯通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的护理体会,重点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作者:李作君;仇丽娜;滑翠丽 刊期: 2010年第1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