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刘士杰;张凤驰;范向阳

关键词: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检查, 食管, 胃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对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情平稳后在出血48 h内行胃镜检查.结果:52例患者中有45例镜下见到出血灶(新鲜出血、白色血栓或血痂),阳性率为86.5%,其中,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35例(67.3%),胃溃疡出血3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5例;另有7例患者未找到出血部位.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5例,占总数的67.3%;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例,占总数的32.7%.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例出血的原因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也是重要的原因.治疗时更应引起临床注意.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山莨菪碱持续泵入治疗过敏性紫癜腹痛28例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持续泵入治疗过敏性紫癜腹痛的效果.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山莨菪碱,根据腹痛的程度以3~5 mg/h速度用微量注射泵泵入,冉递增1 mg/h直到腹痛缓解,然后剂量递减至0.5 mg/h维持24 h撤泵.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10 mg,重症者给予杜冷丁50 mg临时肌肉注射缓解腹痛.结果:观察组腹痛完全缓解时间为(9.7+5.9)d,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5.1±7.2)d,P<0.01.结论:山莨菪碱持续微量泵入给药缓解过敏性紫癜腹痛调整剂量方便,作用持续,安全有效.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关节腔内注射欣维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欣维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欣维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内服药物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6%,与对照组的7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关节腔内注射欣维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志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体内大量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复合物的沉积,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可以出现多个系统和脏器损害的症状,本病多发于青年女性[1],好发年龄为15~35岁,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7:1~9:1.

    作者:李玲;周雪玲;段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魔芋对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干预治疗的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进食富含膳食纤维魔芋后血糖的变化特点,为有效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医院内分泌门诊和住院糖尿病患者3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血糖观察.第1天选取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测定他们的空腹血糖,进食含50 g碳水化合物的白面馒头,测15、30、45、60、90和120 min的血糖.第2天自身对照,测定空腹血糖,进食含50 g碳水化合物的白面馒头和100 g魔芋,测15、30、45、60、90和120 min的血糖.结果:进食含50 g碳水化合物的白面馒头和100 g魔芋后,患者30、45、60和90 min血糖与对照进食含50 g碳水化合物的白面馒头比较,血糖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食膳食纤维(魔芋)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高峰值和餐后2 h的血糖值,减少餐后血糖的波动.

    作者:赵岫;刘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腺癌多发性癌灶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多发性癌灶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乳腺癌的术中手术范围和术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行手术的102例单发癌灶和68例多发性癌灶乳腺癌病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与癌灶数目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年龄、癌灶大小、组织学分级是多发性癌灶乳腺癌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是多发性癌灶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年龄较小,组织学分化较差的病例易发生多发性癌灶乳腺癌.

    作者:姜海;温世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时期护士长的素质要求

    护士长作为临床一线的护理管理者,是医院护理管理系统中基层、具体的领导者和指挥者,护士长实施的是面对面的、直接的管理.如何将现代的管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至护理实践中,无疑给新时期的护士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新时期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要求谈个人见解.

    作者:覃燕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咽喉部手术麻醉的比较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小儿咽喉部手术术中及术后的镇痛和镇静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进行咽喉部手术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50)和瑞芬太尼组(R组,n=50).S组以舒芬太尼0.2μg/kg快速诱导,以0.2μg/(kg·h)术中维持,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R组以瑞芬太尼2μg/kg快速诱导,以6μg/(kg·h)术中维持,手术结束前5 min停药.分别观察两组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患儿镇痛和镇静程度.结果: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后5 min时S组平均动脉压(MAP)较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R组MAP较基础值明显增高(P<0.05).S组患儿术后Ramsay评分较适宜,VAS评分较低.结论:两种药物均能较好地用于小儿咽喉部手术,舒芬太尼在提高术后麻醉恢复质量上和手术安全性上更有优势.

    作者:刘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江西省医药卫生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根据江西省卫生厅医药卫生计划项目的特点,构建项目执行情况量化评估体系.方法通过专家座谈的方式,筛选出影响计划项目完成的关键点,逐点进行分解、细化;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实施过程中的评价指标转化为调查问卷,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将不同的定性指标转化为相应的定量指标,构建项目执行情况量化评估体系.初步将该体系用于卫生厅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检查,针对评估检查中存在问题和检查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及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项目执行情况评估体系.对不能按时结题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建议,为科技计划主管部门规范化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辜小汉;余红霞;万洪云;魏招秀;郝朝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眼用微乳地塞米松的含量测定和稳定性研究

    目的:建立HPLC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眼用微乳含量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稳定性研究.方法:采用HPLC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眼用微乳的含量.同时对其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地塞米松磷酸钠眼用微乳的含量符合规定,初步稳定性表明该制剂稳定.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眼用微乳符合质量控制要求;HPLC法简便、快捷、灵敏,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铭勇;徐景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9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作者:焦丽娜;王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个体化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个体化教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56例),A组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化教育指导,B组每周进行集体讲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PG、2 hPG、HbAIC的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DM患者进行个体化教育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达到佳治疗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集体教育模式.

    作者:谭俊华;任红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持续性枕横位157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临产过程中,持续性枕横位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进一步探讨持续性枕横位的l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对临床过程中发生持续枕横位15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产程滞缓或阻滞(26.16%)、继发宫缩乏力(28.03%);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6.56%.结论:对持续性枕横位应引起重视,及时发现、诊断和处理.以减少头位难产的发生,降低因产科因素导致的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黄蓉;洪秀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以问题为中心进行中医外科临床见习带教的尝试

    为减少对患者的打扰,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们尝试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结合多媒体进行中医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以患者提出的主诉为中心,通过问与答,引导学生对专科疾病进行诊疗;结合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呈现直肠指检、肛门镜检等专科检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罗维民;李玉英;詹江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谈厌氧菌检验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目的:研究厌氧菌检验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回顾性阐述厌氧菌检验的注意事项.结果:厌氧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临床感染的很多实例证明开展厌氧菌检验极为必要.结论:不同地区和不同医院厌氧菌的耐药谱不同,经验用药时要根据本地区和本实验室的药敏谱选药.因此,为提高疗效,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好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治疗.

    作者:徐静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全面改革提高机能实验教学层次

    机能实验教学改革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但各院校发展极不平衡,机能教学改革始终脱离不了传统思想的束缚,无法发挥机能实验室整体的教学和实验优势.我们通过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利用虚拟实验操作系统实现人机交互式教学、开放实验室等教学改革措施,使得机能学的教学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作者:安英;沈楠;赵丽晶;陈雪;姚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骶管麻醉复合浅全麻在体重较大患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骶管麻醉复合浅全麻和单纯静脉全麻方式用于体重较大患儿下腹部以下手术的优缺点,观察骶管阻滞用于体重较大患儿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 I级患儿,均为下腹部以下手术.分两组,A组为骶管麻醉复合浅全麻,B组为单纯氯胺酮麻醉.结果:A组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肌松良好,镇痛完善,苏醒迅速而安静,全麻药用量小.B组患儿生命体征波动大,术中牵拉反应明显,肌肉不松弛,麻醉后苏醒时间长,苏醒后哭闹,全麻药用量多.结论: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复合浅全麻是体重较大小儿的下肢及下腹部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蔺新苗;宋桂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杆菌活茵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用药10 d,对照组45例给予苯酰甲硝唑治疗,用药7 d,停药后30 d复查.结果:治疗组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是治疗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刘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2008年4月住院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进行观察,采用日本光电6511型心电图仪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心律失常,占发病率的91.7%,低电压占28.3%,传导阻滞占21.7%,ST-T改变占35.0%,Q-T间期延长占3.33%.6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出院时心电图检查有明显改善.结论:虽然心电图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指导用药、估价心肌受损程度及预后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作者:廖小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5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85例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60 min,术中出血2~10 ml.随访平均8个月,无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以安全、可靠、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阑尾切除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丁明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格兰-巴雷综合征合并低钾血症1例

    格兰-巴雷(Guillain-Barre)综合征是迅速进展的运动性神经病,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性脱髓鞘,部分病例伴有远端轴索性变性,病前可有非特异性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史.主要表现为上升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腱反射减退,肌肉触压痛,未梢型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本病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与低钾周期性麻痹有相似之处,因此应注意鉴别诊断.

    作者:王淑香;孙平;孙国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