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例产前子痫手术治疗临床护理分析

赵秋红

关键词:产前子痈, 手术, 护理
摘要:产前子痫是妊娠期所特有的,危及孕产妇及婴儿生命安全的严重全身疾病,临床上较常见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1].以往治疗较困难,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随着治疗、监护水平的提高,死亡率日渐下降,并发症减少.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手术治疗患者48例,通过精心护理并配合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尼莫地平治疗轻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尼莫地平治疗轻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方法:2004年7月~2008年7月在门诊治疗的患者共68例.分为轻度AD组患者33例[19≤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26分,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1分],中度及中度以上AD组患者35例(MMSE<19分,CDR≥2分).口服尼莫地平片20 mg,3次/d,为期16周.采用AD评估量表(ADAS-Cog),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Blessed-Roth痴呆量表(B-R)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完成试验64例.治疗16周时与基线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总体MMSE、ADAS-Cog均有极明显改善(P<0.001).结论:尼莫地平安全有效,能改善各期AD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症状.这对于AD治疗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翟蕴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宫颈扩张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官颈的扩张作用,探讨钳刮术前宫颈扩张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孕11~14周自愿中止妊娠的健康妇女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米非司酮顿服、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对照组术前采用宫颈插管.术中观察宫颈软化、宫口扩张、疼痛、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间促宫颈成熟、术中疼痛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钳刮术前的宫颈扩张,效果良好.

    作者:寇振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个体化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个体化教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56例),A组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化教育指导,B组每周进行集体讲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PG、2 hPG、HbAIC的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DM患者进行个体化教育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达到佳治疗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集体教育模式.

    作者:谭俊华;任红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以问题为中心进行中医外科临床见习带教的尝试

    为减少对患者的打扰,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们尝试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结合多媒体进行中医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以患者提出的主诉为中心,通过问与答,引导学生对专科疾病进行诊疗;结合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呈现直肠指检、肛门镜检等专科检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罗维民;李玉英;詹江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雾化吸入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抗感染、吸氧、补液等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液以压缩空气泵为动力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观察治疗48h后患者症状和体征(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哮鸣音)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1).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明显疗效.充分做好雾化的各项护理是确保治疗有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胡荣梅;郑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全血黏度异常状况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某科研院所职工773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黏血症检出情况及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与高黏血症合并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黏血症的检出率为582%,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合并高黏血的比例分别为85.6%、80.4%、77.6%.结论: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与高黏血症均密切相关,应加强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警指标的研究.

    作者:丁明玉;王菲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药剂学的实验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动手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方法:本文以吲哚美辛一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为例,探讨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结果:实验开展3年来学生对本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平均满意度为92%.结论: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李菲;郝利勇;郝吉福;王建筑;郭丰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现将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男,47岁,煤矿工人.因突发右侧胸部、颈部疼痛及右侧头痛1 h余于2008年8月31日急诊入院.患者于1h前在上班中休息时,突感右侧胸痛,呈持续性胀痛、闷痛.继之出现右颈部撕裂样痛及右侧头痛、伴一过性头昏、出汗及尿失禁,数分钟头昏消失,其他症状无改善.患者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无肢体麻木及活动障碍,无心悸、腹痛等症状.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一直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家族史记载其外祖父、两个舅舅均因心血管病(具体疾病不清)于50多岁病故.

    作者:丁原森;陈吉香;郑斌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COPD并发轻至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及12例COPD并发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通过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通气时间15.6 d.脱机成功率为78.4%,病死率为13.5%.结论:合理实行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恰当地应用机械通气策略,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机械通气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林月;黄淑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同诱导方法对赤子爱胜蚓中的金属硫蛋白的影响

    目的:选择适宜的方法诱导赤子爱胜蚓体内产生金属硫蛋白.方法:采用各种诱导因素(包括Zn、饥饿、振荡和光照)诱导蚯蚓产生金属硫蛋白.蚯蚓经诱导后,整体匀浆,冉经热沉淀、乙醇沉淀后,得到其粗提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巯基蛋白的含量.结果:各种诱导因素(Zn、饥饿、振荡和光照)诱导蚯蚓产生金属硫蛋白中巯基蛋白的含量分别为0.041,0.023,0.038和0.015 U/mg.结论:采用Zn诱导赤子爱胜蚓体内产生金属硫蛋白较好.

    作者:陈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谈厌氧菌检验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目的:研究厌氧菌检验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回顾性阐述厌氧菌检验的注意事项.结果:厌氧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临床感染的很多实例证明开展厌氧菌检验极为必要.结论:不同地区和不同医院厌氧菌的耐药谱不同,经验用药时要根据本地区和本实验室的药敏谱选药.因此,为提高疗效,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好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治疗.

    作者:徐静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咽喉部手术麻醉的比较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小儿咽喉部手术术中及术后的镇痛和镇静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进行咽喉部手术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50)和瑞芬太尼组(R组,n=50).S组以舒芬太尼0.2μg/kg快速诱导,以0.2μg/(kg·h)术中维持,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R组以瑞芬太尼2μg/kg快速诱导,以6μg/(kg·h)术中维持,手术结束前5 min停药.分别观察两组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患儿镇痛和镇静程度.结果: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后5 min时S组平均动脉压(MAP)较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R组MAP较基础值明显增高(P<0.05).S组患儿术后Ramsay评分较适宜,VAS评分较低.结论:两种药物均能较好地用于小儿咽喉部手术,舒芬太尼在提高术后麻醉恢复质量上和手术安全性上更有优势.

    作者:刘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关节腔内注射欣维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欣维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欣维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内服药物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6%,与对照组的7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关节腔内注射欣维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志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MRI诊断1例

    现报道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MRI诊断1例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60岁,饮酒年限20年,饮酒量约800 ml/d,为高度白酒.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癫痫、脑炎和外伤等病史.

    作者:徐进;董兴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8例产前子痫手术治疗临床护理分析

    产前子痫是妊娠期所特有的,危及孕产妇及婴儿生命安全的严重全身疾病,临床上较常见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1].以往治疗较困难,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随着治疗、监护水平的提高,死亡率日渐下降,并发症减少.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手术治疗患者48例,通过精心护理并配合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秋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骶管麻醉复合浅全麻在体重较大患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骶管麻醉复合浅全麻和单纯静脉全麻方式用于体重较大患儿下腹部以下手术的优缺点,观察骶管阻滞用于体重较大患儿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 I级患儿,均为下腹部以下手术.分两组,A组为骶管麻醉复合浅全麻,B组为单纯氯胺酮麻醉.结果:A组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肌松良好,镇痛完善,苏醒迅速而安静,全麻药用量小.B组患儿生命体征波动大,术中牵拉反应明显,肌肉不松弛,麻醉后苏醒时间长,苏醒后哭闹,全麻药用量多.结论: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复合浅全麻是体重较大小儿的下肢及下腹部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蔺新苗;宋桂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灸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5例

    目的:探讨针灸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运用针灸背部穴位至皮肤均匀微小出血并加罐放血疗法.结果:总治愈率达91%.结论:针灸拔罐放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人体免疫功能,缓解疲劳,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作者:徐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缬沙坦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扩张型心肌病(DCM)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8例DC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DCM疗效确切,扩张型心肌病治疗应全面、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作者:汪砚雨;董平栓;李转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生态制剂的研制

    从20世纪初至现今,随着微生态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微生态制剂(或称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logial mod-ulator)也随之迅速地发展起来.随着各种活菌微生态制剂相继研制成功并陆续投放市场.这些微生态制剂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欢迎,并以惊人的速度、良好的效果被更多人群所接受.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该制剂能纠正微生态失调,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起到有病辅治、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主要作用.

    作者:张祥云;马洪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应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对29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24 h连续滴注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治疗30 d.结果:肠内营养支持15 d后体重、血清清蛋白、肌酐和尿素氮改变差异不显著(P>0.05),转铁蛋白和前清蛋白显著升高(P<0.05);30 d后体重、尿素氮和肌酐改变差异显著(P<0.05),而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和前清蛋白显著升高,与营养支持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短肽型肠内营养剂(百普素)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作者:何洁兰;陈欣智;许剑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