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敬东

关键词:加压滑动鹅头钉, 粗隆间骨折
摘要:目的:总结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其中陈旧性骨折13例,8例术中切开骨痂,松解软组织,纠正髋内翻,用DHS固定;5例为骨性愈合髋内翻畸形,给予粗隆下旋转截骨后DHS固定.术中注重股骨粗隆部内侧骨结构的重建,髋螺钉的一次置放到位,指导术后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为94.6%.结论:DHS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优良率高.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脑钠肽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45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采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其脑钠肽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的(49.40±15.10)pg/ml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的(56.39±36.50)pg/ml比较,ACS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P<0.05;P<0.05;P<0.01;P<0.05),且心肌梗死(AMI)亚组BNP浓度(587.57±205.65)pg/ml高于不稳定心绞痛(UA)亚组(356.17±150.26)pg/ml(P<0.01),SAP组和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更为显著.故血浆BNP检测可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金霞;胡建;马晶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对照组42例,给予硝酸酯、阿司匹林、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永峰;杨国嵘;魏雄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并行剖宫产分娩患者42例,分成两组,其中,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组35例,剖宫产未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组7例.观察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的风险.

    作者:韩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亟需开展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

    通过对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安全医学教育的国内外形势、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实验条件及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的方法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开展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以期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合格的基层医务人员.

    作者:李冰雪;王峰;吴丽圆;叶吉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8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2月~2008年8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常规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加高压氧治疗组每天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每次60 min,20次为1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NIHSS神经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神经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加高压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42例胎盘早剥的诊治分析

    目的:通过对42例胎盘早剥的诊断和治疗分析,探讨如何提高产前诊断及适合的处理,减少胎盘早剥对母婴的危害.方法:对4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剖宫产率为42.9%(18/42),产后大出血占35.7%(15/42),子宫卒中5例,并发DIC 3例,子宫切除3例,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早剥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能减少对母婴的危害.

    作者:王晶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髓纤维化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MF)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例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对症支持治疗.严重贫血者输浓缩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加重者输血小板,合并感染、发热者加用抗生素治疗.其中部分加用康力龙及小剂量强的松治疗;如为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则按原发病治疗.结果:20例患者中,2例好转出院,7例反复多次住院,死亡11例,其中,5例死于贫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颅内出血,2例死于全身衰竭,2例转化成急性白血病死亡,病死率为55%.结论:骨髓纤维化简张髓纤是骨髓造血细胞受刺激而产生的反应性纤维组织和骨质增生,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多见于成人慢性白血病之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独立性疾病.

    作者:徐晓燕;翟小琳;吕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曲普利啶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我院2007年4月~2008年5月采用曲普利啶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与单用曲普利啶78例对照,并观察其近期和远期疗效,取得较满意结果.

    作者:吕成国;李艳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藏边大黄中芪类化合物Piceatannol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藏边大黄中芪类化合物Piceatannol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ODS色谱柱(150 min×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为30℃.结果:Piceatannol在0.059 1~0.591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01%,RSD为0.7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藏边大黄药材品质评价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刘兵;谢韵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80例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临床上均由电子胃镜以及病理活检诊断明确的慢性胃炎患者142例,同时幽门螺杆菌(Hp)试验检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对慢性胃炎有特别疗效的中药方剂,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2个月后,进行治疗效果的比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81%;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胃炎的有效办法,经济实用,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洪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T引导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技术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手术病理、临床随访的胸部病变在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90例.结果:90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病灶成功率为100%,诊断准确率为97.2%,其中,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100%,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4.3%.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操作简便、安全,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谢海;刘书田;夏黎明;刘军;孔长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关于如何提高针灸临床教学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针灸临床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的差异.方法:将来我科实习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五年制针灸专业本科生36名随机分为新式教学组18名、传统教学组18名,新式教学组予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自主式学习模式教学方式,传统教学组予传统教学方式.结果:在理论考核方面,两组学生成绩无明显差异;在实践考核方面,新式教学组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新式教学方式较之传统教学方式在临床实践操作方面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罗文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80例肝硬化病因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了解肝硬化病因构成比的逐年变化趋势,间接推断接种乙肝疫苗对肝硬化病因构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病因、并发症及Child-Pugh分级的情况.结果:病因构成中,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99例(55.00%),酒精性肝硬化38例(21.11%),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24例(13.33%).不同病因肝硬化的并发症中,上消化道出血81例(46.0%),感染52例(29.6%),肝功能分级B级90例(50.0%).结论: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肝)仍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的病因,而酒精性和乙肝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仍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其次为感染,住院患者的肝功能多为B级.

    作者:谭莹;谭庆华;周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加强门诊注射室的管理,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我院门诊注射室工作量大.包括输血、化疗、成人和小儿的各种注射以及各种治疗等.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年龄偏大,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环境嘈杂,患者多,病种多,青霉素批号更换频繁,容易发生差错,产生护患纠纷,针对这些问题,我院护理部加强了对门诊注射室的管理,制定出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丛龙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进行探讨分析,提高和改善护理过程,以提高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透析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05年4月~2008年4月收治100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经验.结果:对100例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后,予以对应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获得了较好的透析疗效.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各阶段不同心理进行分析,并对应的采取不同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提高透析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竹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对房室传导阻滞的观察及分析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观察房室传导阻滞,并探讨阻滞的程度及意义.方法:487例患者进行24 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34例患者有房室传导阻滞,占7%.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Ⅰ度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Ⅱ度房窒传导阻滞10例,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提高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对阻滞程度应综合分析.

    作者:冯玉霞;岳宏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胃癌组织Survivin、COX-2、Ki67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环氧合酶-2(COX-2)及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58例胃癌标本Survivin、COX-2及Ki67的表达,并以58例正常胃黏膜作为对照组.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及COX-2表达率分别为79.31%和82.76%,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Survivin及COX-2的表达与胃癌性别、年龄、部位及大小无相关性(P>0.05),而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且二者有相关性(P<0.05,r=0.443).Survivin及COX-2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Ki6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urvivin、COX-2及Ki67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作者:郝旺胜;张冬;侯培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82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血清中胆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对胎儿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06年9月本院收治的82例ICP病例,分析TBA、ALT、AST与皮肤瘙痒、污染、阿氏评分、早产出生率三项的关系.结果:TBA、AST、ALT值越高,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及早产率越高,围生儿预后愈差.结论:血清TBA、ALT的高低直接反映ICP的严重程度.

    作者:贺智晖;皮丕湘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悬吊除皱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延长除皱手术远期效果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对105例额颞部轻、中度皮肤松弛患者行微切口筋膜悬吊+串珠线埋藏方法行除皱术.结果:术后随访2~7年,手术效果满意,并发症少,达到了面部年轻化及延缓皮肤衰老的目的.结论:串珠线埋藏可拮抗除皱术对皮肤的过度拉伸导致的皮肤弹性破坏,减缓皮肤的弹性衰减生理过程,延长单纯筋膜悬吊术的手术远期效果.

    作者:于加平;李艳;尹飞;蔡茂季;王义;许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情志护理与疾病康复

    祖国医学认为,情志因素与疾病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志护理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情志致病的特点及护理方法作一阐述,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及气质等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杨玉红;王春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