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0.025%维A酸乳膏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吕成国

关键词:寻常型痤疮, 维A酸乳膏, 过氧苯甲酰凝胶
摘要:目的:观察0.025%维A酸乳膏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三组的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A组与B组总有效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A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2,P<0.01);B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1,P<0.01).结论:外用0.025%维A酸乳膏和过氧化苯甲酰凝胶联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磁共振诊断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

    现将磁共振诊断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男,48岁,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癫痫、脑炎和外伤等病史.临床表现:视力下降、意识障碍1个月.磁共振表现:右侧胼胝体压部见大小约3.2 cm×3.5 cm×4.1 cm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缘清晰,病灶边缘见片状长T1长T2水肿信号环绕.

    作者:徐进;董兴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三餐前用诺和锐皮下注射加睡前诺和灵N胰岛素皮下注射;对照组:三餐前半小时用诺和灵R胰岛素皮下注射加睡前诺和灵N胰岛素皮下注射.据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剂量直到达标.结果:两组方法均能有效降血糖,所用的达标时间及胰岛素平均每日总用量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发生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诺和锐安全性比普通胰岛素好,在临床中可以更好地实现血糖控制.

    作者:韩利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阿奇霉素抗菌谱广,并具有良好的抗菌后效应,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不良反应轻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的抗生素.但随着近年来在临床上日益广泛的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日渐增多.现将近年来在我院出现的以及医药文献中报道的不良反应加以整理研究.方法:选用近年来我院实际出现的几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该药的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发现并总结了数种不同类型的相关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并非人们初认为的不良反应较轻、较少.在实际应用中医药工作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强观察、防范,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王兆丽;刘屹;王艳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引起尿崩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尿崩症(TCDI)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并发尿崩症23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23例中暂时性尿崩21例,永久性尿崩2例.结论:通过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准确全面了解病情,及时监测尿量、尿比重和血、尿电解质等,为早期诊断和治疗TCDI,处理原发颅脑损伤提供依据,能明显改善TCDI的预后.

    作者:邵秀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2例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2例妊娠合并再障病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7例,合并低蛋白血症8例,贫血性心脏病1例,产后并发5例产褥感染,1例颅内出血死亡.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再是妊娠的禁忌证,严密的妊娠期治疗方法,密切产程的观察和处理,防止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的发生,可以使大部分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得到康复.

    作者:郑学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长期处在生物感染、空气污染、辐射、噪声、身心危害的环境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结合我院实际,通过总结、分析、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护士的身心健康得以保证.

    作者:赵希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护理.结果:126例患者胸腔积液大都在2~3周内吸收,快1周,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操作简单,疗效好,安全性高,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英杰;孟庆玲;金菊;周雅姣;邹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婴幼儿泪道阻塞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泪道阻塞患儿泪道探通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泪道阻塞患儿100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500例,对照组500例.对照组实施泪道探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前后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手术效果.结果:一次探通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75,P>0.05);观察组二次探通25例(5.0%)明显低于对照组50例(10.0%)(χ2=6.87,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泪道探通手术的效果.

    作者:邹飞娥;庄紫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随访2003年1月~2007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必要时植骨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30例,共43足.术中侧位X线透视观察Bohler角和Gissane角,Borden位透视观察后关节面的恢复情况.所有病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5足,良12足,可6足.优良率为86%.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且固定可靠,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伟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两种治疗方法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两种治疗方法的护理干预.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阴式剔除术40例(经阴组),经腹手术患者40例(经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疼痛程度.结果:经腹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6.20±5.05)h,大于经阴组的(16.25±3.90)h(t=2.445,P<0.05);经腹组住院天数为(9±1)d,高于经阴组的(6±1)d(t=2.341,P<0.05),经阴组疼痛程度Ⅰ级、Ⅱ级和Ⅲ级分别为20例(50.0%)、15例(37.5%)和5例(12.5%),低于经腹组的10例(25.0%)、18例(45.0%)和12例(30.0%)(χ2=3.98,χ2=3.89,χ2=3.86,均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整体护理干预能提高疗效.

    作者:谢晓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臂丛阻滞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臂丛阻滞中的作用.方法:60例上肢手术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二组,Ⅰ组为0.375%的罗哌卡因组,Ⅱ组为0.375%布比卡因组,行肌间法臂丛阻滞,观察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神经阻滞节段数,术中镇痛质量,不良反应及注药前、注药后5、10、30、60 min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Ⅰ组起效时间短于Ⅱ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长于Ⅱ组,但差异无显著性,阻滞神经带节段数,术中牵拉痛发生率、HR及MAP差异无显著性;Ⅱ组寒战发生率高于Ⅰ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有与布比卡因相似的药效学特性,可安全用于临床臂丛阻滞.

    作者:陈壁;邓玫;李剑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蓖麻油餐应用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口服蓖麻油餐催产与静脉滴注催产素进行比较,分析口服蓖麻油餐的催产效果.方法:我院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应用口服蓖麻油餐催产100例,与同期随机抽样的静脉滴注催产素10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蓖麻油餐组与催产素组均能缩短产程,产程时间分别为(490±140)、(550±170)min,明显低于正常自然分娩产程的12~14 h;两组阴道助产率分别为20%、50%,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9%、10%,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蓖麻油餐可明显缩短产程,降低阴道助产率,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且蓖麻油餐口服简单易行,效果安全可靠,无痛苦,不需要专人护理,孕妇行动自由,优于静点催产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芬;王春龙;张云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门静脉海绵样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门静脉海绵样病变的声像图特点,同时结合化验、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结果:门静脉海绵样病变的声像图特点是诊断的主要依据,16例患者均经MRI、CT证实.结论:门静脉海绵样病变的典型特征性声像图特点,具有诊断价值,与其他影像学诊断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鲁月芹;贾长山;王红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参地胶囊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参地胶囊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观察该制剂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参地胶囊的制备工艺,应用薄层层析法对处方成分进行定性鉴别,设西药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临床治疗慢性咽炎86例,总有效率达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72.50%).结论:该制剂工艺合理,质控方法可靠,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丽惠;王春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介绍神经外科俯卧手术的安置方法及其护理体会.方法:采用更具胸廓的宽窄调整俯卧位垫两侧外缘宽度.膝部、足背部垫海绵枕,头转向一侧,垫头圈,双臂自然弯曲,固定于搁手架上.结果:术野暴露充分,术者满意,患者舒适,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俯卧位的合理安置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功,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从而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降低因体位安置不当给患者和手术室护士带来的风险.

    作者:赵俊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用于老年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选择96例行下腹、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R)组48例和布比卡因(B)组48例,采用CSEA麻醉.术中监测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麻醉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情况,并记录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平面、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下肢运动阻滞,R组明显弱于B组且术后下肢运动阻滞消退快于B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CSEA皆能达到满意的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罗哌卡因运动阻滞弱于布比卡因,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丁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老年肺结核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病的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5月~200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性疾病,当发生结核时,病程易迁延,药物耐受力差,毒副作用发生率高.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情相对复杂,病情重,在护理上必须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赵辉;张秀峰;杜秀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银黄注射液质量标准的改进

    目的:完善银黄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30∶60);检测波长:绿原酸为327 am,黄芩苷为276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0.01083~0.1083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4),平均回收率为100.24%,RSD为1.54%;黄芩苷在0.01515~0.1515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8%,RSD为0.7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银黄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葛玉松;杨金晶;周会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仅给予序贯合并治疗,治疗组在序贯合并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宫血宁胶囊口服.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转,阴道停止出血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在30 d内月经恢复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宫血宁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可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残留及产道损伤等并发症,是治疗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的有效方法.

    作者:辛秋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胃癌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胃癌是一个全球性的疾病,在癌症相关死亡中列第二位[1],近年来全球新增患者约8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63万例[2].在我国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不同分期可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罡;张俊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