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香;刘新娟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比例逐年增高的情况.方法:将221例剖宫产与60例经阴道正常分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剖宫产的指征被放宽;剖宫产术率高存在一定的社会和医原性因素.结论:临床上应严格执行剖宫产手术指征,避免剖宫产术的任意实施.
作者:朴英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心梗)院前急救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总结56例院前急性心梗的急救成员、分工、现场急救、转运过程、措施.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55例迅速送入医院急诊科;其中,治愈6例(10.7%),好转44例(78.6%),现场死亡1例(1.8%),入院后死亡5例(8.9%).结论:专业有效、易记、规范的操作流程是广大急救医务人员保证急救质量的基础.
作者:刘国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检验人员在临床中如何进行自我防护及策略.方法:针对问题、高度重视,强化教育、健全机制,职业安全、养成习惯.结果:完善规范长效机制,警钟长鸣消除隐患,自觉防护杜绝危害.结论:重在教育,健全机制,自我防护是检验人员的首要基本功.
作者:朱初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结合病理结果,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进行术前常规超声检查的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217个结节.良性76例199个结节,恶性13例18个结节.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综合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病理基础与超声声像可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杜妍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截肢患者的心理治疗疗效,为截肢患者提供心理康复指导.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100例截肢患者在心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截肢患者SCL-90测试结果各因子分明显大于常模,而心理治疗后的各因子分明显减小.结论:心理治疗对于截肢患者是非常必要的,其疗效也是肯定的.
作者:池雷;朱世海;闫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小儿惊厥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86例小儿惊厥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86例小儿惊厥患者中,76例痊愈出院;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者7例,占9.2%.其中,颅内出血1例,病毒性脑炎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例,毒鼠强中毒2例,随访2年,死亡3例,占3.9%;其中病毒性脑炎1例,毒鼠强中毒2例.结论: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系中枢神经器质性或功能异常所致,常引起窒息、外伤.因此及时进行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供准确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痊愈出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艳华;罗婷;刘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小横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此法行阑尾切除术1 253例,分析其疗效.结果:切口Ⅰ期愈合1 225例,占97.8%;Ⅱ期愈合28例,占2.2%.术后无切口裂开、腹壁疝、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局麻患者不禁饮食,硬脊膜麻醉患者均于术后6 h恢复饮食,全麻患者清醒后即恢复饮食.结论:本手术操作方便,术后疼痛轻微、进食早、切口美观.
作者:苏遂仁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对阴式子宫切除与腹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比较,总结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将阴式子宫切除68例与腹式子宫切除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活动情况、进食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愈后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阴式子宫切除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不损伤腹腔脏器、无肠粘连、恢复快,且因不开腹,腹部不留瘢痕,无需拆线,住院时间短,术后患者满意度高,节省了医疗费用.结论:阴式子宫切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为临床护理带来了诸多便利,使护理操作和护理理论在微创技术应用中有一个新的提高.
作者:黄丽玫;黎福坤;曾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乳腺彩超定位活检在乳腺内微小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触诊未及明显肿块而乳腺彩超发现微小病变并进行定位穿刺活检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46例中乳腺良性病变33例(71.7%),恶性病变13例(28.3%).结论:乳腺内的微小病变应积极进行活检,彩超定位下活检能通过提高取材的准确性来提高小乳癌的诊断率,从而指导治疗和选择佳的手术方式.
作者:赵兴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米雅BM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米雅BM制剂40 mg,每天3次,餐前口服,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2周后各种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平均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40.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连续服用米雅BM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玮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总结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护理经验,更好地保护母婴生命和健康,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2007年5月收治的76例重度妊高征患者,从住院至产后42 d,在积极救治的同时配合全程有效的护理.结果:顺产31例.剖宫产45例.除11例入院前已发生子痫外,住院期间无发生子痫及其他合并症病例,产妇全部存活,围生儿死亡4例.产后随访42 d,产妇72例血压恢复正常,尿常规正常,水肿消退,无不适症状,4例高血压患者转门诊内科继续治疗.结论:重度妊高征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做好产前、产时、产后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钟碧琴;黄伟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所致子宫出血的机械因素.方法:2003年1月~2008年6月我站对有适应证的育龄妇女526例放置宫内节育器,其中62例有异常子宫出血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放置IUD后无异常症状、月经规律及部分因非医疗原因需要取器者50例为对照组.利用宫腔镜观察IUD类型、大小、形态与宫腔的相容性对IUD性子宫出血的影响.结果:对照组IUD类型以活性带铜比例高(50.0%);观察组以金属IUD比例高(54.8%).观察组IUD位置形态异常检出率(46.8%)明显高于对照组(16.0%);宫腔镜下观察发现,观察组子宫内膜异常率(82.3%)明显高于对照组(5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UD类型、大小及位置形态与子宫相容可减少IUD性子宫出血的发生.
作者:程玉秀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纳米银杏(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大鼠主动脉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生化分析、免疫组化、实时定量荧光RT-PCR以及凝胶电泳,观察纳米银杏对大鼠主动脉ICAM-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纳米银杏组ICAM-1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银杏黄酮组比较,纳米银杏组ICAM-1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银杏黄酮及纳米银杏可下凋AS早期大鼠主动脉壁ICAM-1的高表达,纳米银杏的作用明显优于银杏黄酮.
作者:肖海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本文主要概述了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了解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提出了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
作者:韩继仁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阴道分娩时的监护与护理.方法:对2005年8月~2008年8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45例ICP孕妇作为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45例阴道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39.1%、1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要加强ICP孕妇的产时监护与护理观察,做好防范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复苏措施,才能减少分娩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寻找一种精密、准确、使用方便且特异的检测血清总(直接)胆红素的方法.方法:对钒酸氧化法和重氮法进行方法学评价,包括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方法比较和干扰因素.结果:两种方法检测总(直接)胆红素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TBIL:r=0.997,DBIL:r=0.987,均符合r≥0.975)同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钒酸氧化法检测直接胆红素的线性范围略窄于重氮法,但是它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略优于重氮法,而且抗血红蛋白和三酰甘油干扰的能力明显强于重氮法.结论:钒酸氧化法是一种精密、准确使用方便且特异的、值得推广的、适用于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日常测定的方法.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对2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进行腹膜透析(PD)152例次,发生主要并发症有引流不畅、腹膜透析管堵管、腹痛、腹膜炎及腹胀,分析原因有纤维蛋白及血块堵塞、腹透管移位、受压、扭曲、大网膜粘连、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过低、渗透压过高、酸碱度不当以及感染、肠蠕动减少等多种因素.经合理对症处理后均好转,顺利完成PD治疗.
作者:潘德华;李冬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我科2005年5月~2008年7月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成功107例,3例因穿刺失败,4例造影过程中发生桡动脉严重痉挛,改为经股动脉途径造影.穿刺成功率为97.27%,造影成功率为93.63%.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术后抗凝,患者不需卧床,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翟晓江;丁汉元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总结CICU患儿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以便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解除CICU患儿的异常心理反应,促进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的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针对185例CICU患儿由于环境改变、病情反复变化、手术创伤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紧张、烦躁、不安全感、抑郁、孤独等异常心理反应,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结果:185例心脏手术患者入住CICU期间,其异常的心理反应都得到了减轻或解除,顺利通过在CICU的停留阶段.结论:对心脏术后CICU患儿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善监护环境,提高疼痛阀值,是减轻CICU患儿心理不适的关键.
作者:王金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应用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对83例甲状腺肿块的细针穿刺检查,探讨甲状腺肿物细针穿刺的准确率及误诊原因.推广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检查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方法:对83例甲状腺肿物患者进行细针穿刺诊断检查,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对比,分析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后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及误诊原因.结果:83例甲状腺肿物中,良性结节70例,滤泡性肿瘤6例,乳头状癌7例;83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97.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1例误诊为微小乳头状癌,误诊原因是癌变的部位较局限,造成漏诊.6例滤泡性肿瘤中1例误诊为乳头状癌,误诊原因是嗜酸细胞性肿瘤可出现乳头状改变,细胞核呈现多形性,与乳头状癌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进行鉴别.结论:细针穿刺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准确率高,是值得临床医生信赖的快速早期微创的检查技术.应用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较传统的细针穿刺能获得更多的标本量,成功率更高,与常规组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能提高细针穿刺的准确性.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FNAC对设备要求很低,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安全,适宜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甲状腺肿物的早期诊断.
作者:钟林滔;陈速;梁浩凡;尹润彬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