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内节育器性子宫出血62例机械因素分析

程玉秀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 子宫出血, 机械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所致子宫出血的机械因素.方法:2003年1月~2008年6月我站对有适应证的育龄妇女526例放置宫内节育器,其中62例有异常子宫出血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放置IUD后无异常症状、月经规律及部分因非医疗原因需要取器者50例为对照组.利用宫腔镜观察IUD类型、大小、形态与宫腔的相容性对IUD性子宫出血的影响.结果:对照组IUD类型以活性带铜比例高(50.0%);观察组以金属IUD比例高(54.8%).观察组IUD位置形态异常检出率(46.8%)明显高于对照组(16.0%);宫腔镜下观察发现,观察组子宫内膜异常率(82.3%)明显高于对照组(5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UD类型、大小及位置形态与子宫相容可减少IUD性子宫出血的发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学教学方法分析与探讨

    根据临床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儿科学的教学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出教学改进的想法和没想,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作者:王明辉;徐昭娟;赵东;董荣琴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药炮制与中药毒性的关系

    通过对中药炮制与中药毒性关系进行分析,了解中药去毒的科学方法.为中药炮制和科学处理中药毒性提供参考依据.科学炮制和正确认识中药毒性对提高中药质量、安全有效用药具有重要作用,对中药炮制、制剂和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尹晓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黄龙清幽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龙清幽汤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作用.方法:选择101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采用自拟黄龙清幽汤,每日1剂,服用3个月.对照组50例,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每日2次)加甲硝唑(400 mg,每日2次),加阿莫西林(1 000 mg,每日2次),治疗7 d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 mg,每日1次,服用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和Hp,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和溃疡愈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0.2%和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4.1%和90.0%,88.2%和8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龙清幽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效果显著.

    作者:卢卫;龚梅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2008年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销售中药注射剂数据资料,应用金额排序法及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中药注射剂的用鼍、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8年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和应用频率均排在首位.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用药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可忽视用药安全性.

    作者:付芳;刘玉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奥氮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奥氮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血脂、体重正常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与氯丙嗪组.结果: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奥氮平组显效率为76.0%,氯丙嗪组显效率为72.0%,两组疗效相仿(P>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以嗜睡、体重增加、血脂升高明显;氯丙嗪组以锥外系反应、失眠、兴奋或激越明显(P<0.01).结论:奥氮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其不良反应特点不同,对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选药有指导意义.

    作者:董晓茹;孙利;武晓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抗凝物质抗凝治疗前后的变化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抗凝治疗前后抗凝血酶Ⅲ(AT-Ⅲ)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活性的变化.方法: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抗凝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以及健康对照组6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血样检测AT-Ⅲ、TFPI活性指标.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AT-Ⅲ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TFPI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后,AT-Ⅲ活性明显升高,常规治疗组AT-Ⅲ活性变化不大,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FPI活性在两组治疗前后变化均不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T-Ⅲ及TFPI活性测定是早期预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栓前期抗凝系统变化的客观指标,对凝血机制的病理生理学研究,以及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凝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游世伦;王惠华;王慧萍;罗奇智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药热敷治疗卵巢囊肿20例

    目的:探讨研究中药热敷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月运用中药热敷治疗卵巢囊肿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11例,占55%(11/20),B超复查囊肿消失(其中,10例合并不孕均已妊娠,3例为手术或穿刺后复发);好转5例,占25%(5/20),B超复查囊肿缩小(其中,3例合并不孕者已妊娠);无效4例,占20%(4/20),治疗3个月后未见明显好转.结论:应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舒肝解瘀等中药热敷治疗卵巢囊肿可以达到良好的疗效,减少了服药的痛苦,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孙舸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48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患者48例.结果:48例患者术后血清BUN、Cr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量恢复,结石排净率为93.8%(45/48).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损伤小、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病变的优点,可作为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邓月云;金锋;温韶强;闫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及血脂康治疗组(44例),对照组按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血脂康0.6 g,bid.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C-反应蛋白(CRP),同时观察患者住院次数、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及治疗组LVEDD均明显减小,LVEF均明显升高,对照组LDL-C及CRP无明显变化,治疗组LDL-C及CRP均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比较,LVEDD、LVEF、CRP及LDL-C均有明显差异,再次住院率及死亡率亦有明显差异.结论:血脂康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作者:刘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维生素B6预防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维生素B6在静滴阿奇霉素时减轻其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我院住院静滴阿奇霉素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病种均以呼吸道感染为多.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加入适量注射用水溶解,配制成0.1g/ml,再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浓度为2 mg/ml的溶液,每日1次,1 h内滴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6200 mg,每日1次.结果:加入维生素B6可有效治疗由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且安全、无副作用.结论:静滴阿奇霉素加入维生素B6可以预防胃肠道反应.

    作者:许应林;张秀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比较糖尿病(77例)与非糖尿病(70例)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程长短和治疗措施.结果: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程明显延长;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疗程缩短;联合降糖更能缩短糖尿病患者的疗程.结论:糖尿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好发于中老年人,感染不易控制,反复发作,病程延长,治疗应控制感染和血糖并重,采取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屹嵩;魏冰;闫征斌;王天祥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好18例,中残9例,重残5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13.3%.结论:多数DTIH在脑挫裂伤和填塞效应消失的基础上形成,确诊主要是靠头颅CT复查,首选治疗方法是及时手术,对额颢叶挫伤患者保守治疗要慎重.

    作者:朱剑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2例短肠综合征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短肠综合征的治疗措施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例因小肠大部分切除出现短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经上述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3年,9例逐渐康复,2例死于营养不良,1例死于继发感染.结论:通过严密、细致、规范、持久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及肠康复治疗,能够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闫保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病毒性心肌炎类似心肌梗死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类似心肌梗死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查阅文献搜集心电图具有急性心肌梗死样改变及心肌酶升高的20例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结论:动态观察心电图演变情况十分重要,冠脉造影对两者鉴别有重要价值.

    作者:贺礼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误诊分析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是一种较常见的内耳先天性畸形,可导致儿童时期不明原因的听力损失,特别是在受到外力时.临床上常常忽视先天因素,仅考虑由外伤造成而影响了诊断与治疗,且更易扰乱耳聋医疗鉴定结果.通过对以下病例的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

    作者:郭立忠;任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西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3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狼疮平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口服狼疮平加减的中药煎剂,同时维持患者就诊时的激素用量,1个月内逐渐停用激素.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强的松和硫唑嘌呤,所有患者观察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狼疮平是治疗SLE的有效方剂,与激素合用能加快激素减量速度,减轻激素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翟小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CICU患儿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CICU患儿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以便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解除CICU患儿的异常心理反应,促进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的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针对185例CICU患儿由于环境改变、病情反复变化、手术创伤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紧张、烦躁、不安全感、抑郁、孤独等异常心理反应,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结果:185例心脏手术患者入住CICU期间,其异常的心理反应都得到了减轻或解除,顺利通过在CICU的停留阶段.结论:对心脏术后CICU患儿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善监护环境,提高疼痛阀值,是减轻CICU患儿心理不适的关键.

    作者:王金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卫生工作与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密切相关,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沟通不够、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等是造成不和谐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当前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靖;佟云;赵艳如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酒精性肝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t disease,AL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等.方法:回顾性分析酒精性肝病的易感因素及临床诊治.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病例中,AST、ALT升高不明显或轻度增高,多小于正常值2倍以下.酒精性肝炎AST、ALT明显增高,以AST为主,75%的病例AST/ALT>2;98%的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病例GG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酒精性肝炎升高明显且升高幅度大于AST、ALT,部分病例伴胆红素增高.结论: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炎高发年龄均在30~60岁;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男性好酒、交往多有关;酒精性肝病易合并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分别占18.3%和85.0%.

    作者:高荣凯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影响冠心病患者遵从有利健康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提高护士健康指导水平,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帮助冠心病患者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心内科32例护士(包括进修护士)和2008年1~8月收入心内科的1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7%的护士缺乏相关理论知识,78%的护士采用灌输式的教育,不重视督促检查和反馈;患者遵从有利健康行为与文化程度、年龄、社会、亲友支持和个性有较大的相关性.结论:护士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以护理程序为规程的教育方法,重视检查和信息反馈,帮助患者通过遵从有利健康行为而享受良好的健康生活.

    作者:龚亚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