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亚君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32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结果:术后并发症均得到及时处理,预后良好.随访时间长3年,1例复发,经传统手术方法治愈.结论: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少且轻微,围术期正确护理减少或减轻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徐嘉琪;齐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女性GH发作期和间歇期患者宫颈无症状HSV-2排泌情况.方法:发作期GH患者分别取皮疹和宫颈拭子标本;间歇期GH患者每周1次取宫颈拭子,共4次,正常对照组取宫颈拭子标本,用ELISA法检测标本中的HSV抗原.结果:GH患者宫颈HSV-2总阳性率为20.8%,明显高于正常组的3.3%(P<0.05);现症发作期GH患者宫颈HSV-2阳性率为21.2%,与复发间歇期患者宫颈HSV-2阳性率(20.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年复发6次以上的GH患者宫颈HSV-2阳性率为27.4%,明显高于复发6次以下者(15.0%),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H患者发作期及间歇期宫颈均有HSV无症状排毒.年复发频率在6次以上的GH患者HSV-2隐性排毒多于年复发频率6次以下者.
作者:谢静;许巧廉;赵美芳;刘小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结合病理结果,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进行术前常规超声检查的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217个结节.良性76例199个结节,恶性13例18个结节.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综合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病理基础与超声声像可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杜妍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分析上前恒牙缺失后的矫治方法.方法:选择门诊正畸患者中上中切牙缺失患者12例,对缺牙数目、部位、类型和矫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制订出不同的矫治方案.结果:8例采用集中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3例采用减数方法进行矫治,1例为家属坚持要求前移后牙,关闭缺牙间隙及排齐牙齿而不考虑牙齿的对称性及咬<牙合>关系.结论:不同的矫治方案均能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
作者:麦志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愈障生血汤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方验方,笔者在工作中运用该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曾英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类似心肌梗死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查阅文献搜集心电图具有急性心肌梗死样改变及心肌酶升高的20例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结论:动态观察心电图演变情况十分重要,冠脉造影对两者鉴别有重要价值.
作者:贺礼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B6在静滴阿奇霉素时减轻其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我院住院静滴阿奇霉素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病种均以呼吸道感染为多.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加入适量注射用水溶解,配制成0.1g/ml,再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浓度为2 mg/ml的溶液,每日1次,1 h内滴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6200 mg,每日1次.结果:加入维生素B6可有效治疗由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且安全、无副作用.结论:静滴阿奇霉素加入维生素B6可以预防胃肠道反应.
作者:许应林;张秀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小儿惊厥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86例小儿惊厥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86例小儿惊厥患者中,76例痊愈出院;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者7例,占9.2%.其中,颅内出血1例,病毒性脑炎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例,毒鼠强中毒2例,随访2年,死亡3例,占3.9%;其中病毒性脑炎1例,毒鼠强中毒2例.结论: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系中枢神经器质性或功能异常所致,常引起窒息、外伤.因此及时进行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供准确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痊愈出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艳华;罗婷;刘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家属全程陪伴分娩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398例自然分娩产妇和2007年502例家属全程陪伴分娩产妇,并在产程中进行严密的动态观察.结果:实行家属全程陪伴分娩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降低,产程明显缩短.结论:家属全程陪伴分娩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作者:付瑞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疗效.方法: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经胃镜、快速尿素酶检测胃黏膜Hp现症感染阳性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给予雷贝拉唑及奥硝唑:对照组32例,给予法莫替丁及甲硝唑,两组均加用阿莫西林及果胶铋.7 d为一疗程,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快速尿素酶检测.结果:两组根除Hp有效率分别为89.5%和62.5%,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2.1%和71.8%,经临床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奥硝唑、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抗耐药,杀菌性强,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玢玫;刘金玉;杜文海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1963年,Blumbeg在研究人类血清蛋白的多态性时,发现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存在一种异常的肝炎相关抗原(HAA),通过纯化抗原、制备抗体,并与临床研究联系,后确认这种抗原是HBV的表面抗原.1970年,Dane证实了在患者血清中存在乙型肝炎病毒颗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世界HBV携带者达3.5亿人之多.HBV感染后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表现为重症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其中部分慢性肝炎可演变成肝硬化或肝癌.我国人群HBV携带率约为10%,其中大约有1.2亿人长期带有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人群中大约有200 0万人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以乙型肝炎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健康素质的提高.
作者:邹德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提高护士健康指导水平,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帮助冠心病患者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心内科32例护士(包括进修护士)和2008年1~8月收入心内科的1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7%的护士缺乏相关理论知识,78%的护士采用灌输式的教育,不重视督促检查和反馈;患者遵从有利健康行为与文化程度、年龄、社会、亲友支持和个性有较大的相关性.结论:护士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以护理程序为规程的教育方法,重视检查和信息反馈,帮助患者通过遵从有利健康行为而享受良好的健康生活.
作者:龚亚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应用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对83例甲状腺肿块的细针穿刺检查,探讨甲状腺肿物细针穿刺的准确率及误诊原因.推广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检查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方法:对83例甲状腺肿物患者进行细针穿刺诊断检查,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对比,分析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后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及误诊原因.结果:83例甲状腺肿物中,良性结节70例,滤泡性肿瘤6例,乳头状癌7例;83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97.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1例误诊为微小乳头状癌,误诊原因是癌变的部位较局限,造成漏诊.6例滤泡性肿瘤中1例误诊为乳头状癌,误诊原因是嗜酸细胞性肿瘤可出现乳头状改变,细胞核呈现多形性,与乳头状癌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进行鉴别.结论:细针穿刺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准确率高,是值得临床医生信赖的快速早期微创的检查技术.应用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较传统的细针穿刺能获得更多的标本量,成功率更高,与常规组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能提高细针穿刺的准确性.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FNAC对设备要求很低,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安全,适宜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甲状腺肿物的早期诊断.
作者:钟林滔;陈速;梁浩凡;尹润彬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对382例原发性高血压单纯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进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静息心率(RHR)测定,并根据RHR的测量结果分为三组(R1组<75次/min,R2组为75~84次/min,R3组≥85次/min),统计各组并发脑出血、脑梗死、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人数并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随着静息心率水平的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静息心率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卜四江;吴彩琴;曾翠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我院下吸道感染C-杆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呼吸内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G-杆菌患者送检的痰标本进行致病菌培养鉴定,按K-B琼脂扩散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G-杆菌1 287株,铜绿假单胞菌307株(23.9%)居首位,大肠埃希菌271(21.1%)次之,肺炎克雷伯菌218株(16.9%).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较为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下呼吸道感染G-杆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应加强监测,有利于临床有效使用抗生素.
作者:罗昌明;王项锋;孙嘉璐;文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患者48例.结果:48例患者术后血清BUN、Cr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量恢复,结石排净率为93.8%(45/48).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损伤小、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病变的优点,可作为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邓月云;金锋;温韶强;闫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笔者从事药学工作多年,发现近年来药房窗口经常出现患者退药的现象.作为药剂师,退还是不退,处理起来有时的确感到棘手.药房发药是患者就医的后一个环节,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重视处理和解决好药房退药问题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对本院退药处方进行分析,针对退药原因提出改进对策,以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保障医院医疗安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作者:万朝霞;李丁民;刘素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系统(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18例股骨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系统手术治疗并做术后随访.结果:病例均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X线显示骨折均愈合良好,无畸形愈合及延迟愈合,无钉板松动以及骨折固定失败病例.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技术是治疗股骨骨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晓斌;罗胡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检验人员在临床中如何进行自我防护及策略.方法:针对问题、高度重视,强化教育、健全机制,职业安全、养成习惯.结果:完善规范长效机制,警钟长鸣消除隐患,自觉防护杜绝危害.结论:重在教育,健全机制,自我防护是检验人员的首要基本功.
作者:朱初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减少老年患者留置胃管鼻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老年鼻饲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干预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鼻饲护理,干预组予增加胃管插入长度、改变鼻饲时的体位、减少鼻饲量、减慢鼻饲速度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食物反流、胃潴留、呛咳、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鼻饲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姚伟琼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