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叶注射液佐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吴义强;黄志昂;杨春生

关键词:银杏叶注射液,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药注射液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佐治重症急件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情况,为临床用药个体化提供参考.方法:将6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20 ml.了解银杏叶注射液佐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互联网检索,复习文献对比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情况.结果:应用银杏叶注射液佐治重症急件胰腺炎,能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对比其他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具有一定优势.结论:银杏叶注射液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上有较大的应用及研究价值.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对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骨转移癌疼痛的息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生理盐水安慰剂治疗组6例为A组,加巴喷丁治疗组6例为B组,奥施康定治疗组6例为C组,加巴喷丁+奥施康定治疗组6例为D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uality of sleep,QS)来评估并记录患者给药后第1、2、3、4周的疼痛程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药物治疗组患者VAS、QS评分明显下降(P<0.05),生理盐水安慰剂组也有改善疼痛症状的作用.结论:联合使用奥施康定和加巴喷丁可以显著改善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并且副作用轻微,可作为临床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冯行云;袁志明;阮志慧;钱艇;余露;蒋伟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肠梗阻24例病因探讨

    目的:对24例并发肠梗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其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6月发现的2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可并发肠梗阻,既可并发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又可并发动力性(功能性)肠梗阻.并发动力性肠梗阻时88.88%(16/18)的患者肠鸣音亢进,与感染性休克、重症肺炎、败血症、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等并发动力性肠梗阻肠鸣音不同,不是减弱、消失,而是大部分亢进.该病以1岁内婴儿并发者为多,占79.17%(19,24);男性多见,占70.83%(17,24),重度腹泻者多见,占83.33%(20/24).结论:通过分析进一步证明动力性肠梗阻与交感神经兴奋时肛门括约肌收缩有关.

    作者:湛建祥;李炳照;赵珩;张翠英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封堵膜部瘤室间隔缺损术后的中期随访评价

    目的: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室间隔膜部瘤介入治疗术后的中期随访情况.方法:对68例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患者进行小腰大边型封堵器介入治疗,术中行左室造影,根据瘤体形态分为4种类型,选择4~14 mm封堵器进行封堵.术后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予以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本组68例采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进行封堵VSD的患儿中,62例成功,成功率为94%.术后24 h复查超声心动图,8例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年复查残余分流消失.术后随访,6个月时右室流出道(RVOT)血流速度降低,心/胸比例(C/T)、肺动脉平均压(MPA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均有下降,左窜短轴缩短率(FS)升高(P<0.01).9例传导阻滞患者心电图3个月均恢复正常.结论:小腰大边封堵PPVS是安全和可行的,并发症少,对心功能有改善作用.需要注意中、长期观察及随访.

    作者:高虹;董少红;张智伟;罗林杰;陈科奇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提高护士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认识及护理水平.方法:对30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同顾.结果:通过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加强对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精心护理,患者多能转危为安.结论: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漏诊.更需要严密的观察及细致的护理.

    作者:王锦宁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肝素钠软膏治疗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素钠软膏外敷治疗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07年3月~2008年3月住院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将肝素钠软膏涂于患处,对照组采用33%硫酸镁饱和溶液湿敷,5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0.18.P<0.05).结论:肝素钠软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优于硫酸镁湿敷.

    作者:刘宇;王槐芾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78例化疗患者均能积极配合完成化疗.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在妇科肿瘤化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瞿永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斑地锦降压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斑地锦对家兔实验性高血压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麻醉家兔颈总动脉插管法,按1 ml/kg体重注射斑地锦水提液(10g/100 ml),测定并比较给药后各组家兔血压的变化,考察其降压作用.结果:斑地锦水提液能明显降低家兔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论:斑地锦水提液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可为斑地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仁侠;张炳盛;孙永庆;贾彦敏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清营汤加减治疗儿童单纯性过敏性紫癜3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清营汤加减治疗儿童单纯性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64例单纯性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清营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静点治疗;疗程2周,随访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紫斑消退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半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5%;对照组为68.75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营汤加减治疗儿童单纯性过敏件紫癜效果肯定.

    作者:高金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与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干预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患者给予抗凝、溶栓、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做好肢体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23例患者中临床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1.30%.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性、危险性以及多发性等特点,进行严密的观察、有效干预和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杜秀梅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离舌橐吾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拟从离舌橐吾根茎中提取分离出倍半萜类化合物,为其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粉碎离舌橐吾根茎,然后用乙醇浸取得到浸膏,然后采用真空旋转蒸发仪在低温条件下浓缩得到提取物,后通过硅胶柱和一系列比例不同的洗脱剂洗脱,得到的馏分用薄层色谱法来合并,终得到单体,再利用TLC来分析单体成分的纯度,利用NMR(1H、13C-NMR、DEPT)等色谱方法来鉴别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离舌橐吾根茎中分离提取到3种化合物,一种为倍半萜(化合物Ⅰ),另两种为十八碳酸类(化合物Ⅱ、Ⅲ).结论:3种化合物均为从离舌橐吾根茎中首次分离得到.

    作者:樊子东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足部病变的护理

    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护理,增强了患者对足部的保护意识,加大了糖尿病患者在足部护理中对足部运动、足部检查、剪趾甲、选择、穿着合适鞋袜知识的教育指导力度,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马津萍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高职院校兼职护理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本文分析了我校兼职护理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调动兼职护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兼职护理教师人才库、加强上岗培训、加强教学管理、建设专兼互助体系等建议,以期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兼职护理教师队伍.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用药情况,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儿科门诊处方5 516张,对有关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每张处方平均使用药物4.23种,多达11种,静脉给药3 087张,占56%,抗菌药物使用率70.5%,以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为主,存在使用方法不合理、抗菌药与微生态制剂联用、快速抑菌剂与杀菌剂联用不合理的情况.结论: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应加以重视,加强临床用药监控,积极开展处方点评,进一步提高用药水平.

    作者:汪涛;李涛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双功能超声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B超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对79例布加综合征诊断分析.并通过血管造影及手术证实.结果:79例布加综合征,41例肝脏有早期肝硬化表现,36例肝尾状叶肿大及肝段下腔静脉狭窄,11例呈肌性狭窄.结论: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清晰显示肝静脉及下腔静脉、门静脉和相邻脏器结构和血液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作者:苏长安;魏革;杨俊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情况.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可以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易镁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05年9月~2008年9月收住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干预对象,对患者进行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健康教育、创面处理、足部日常防护等综合性干预.结果: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使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的改变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F患者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DF的治愈率,降低截肢致残率,防止DF的复发,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蓝西萍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南屯矿区近年麻疹发病率上升原因分析

    目的:为了探讨近年来麻疹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以便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方法:根据南屯矿区历年法定传染病年报表,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近年来南屯矿区传染病报告疫情数据库进行整理.对南屯矿区近年麻疹发病率上升与年龄、免疫史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了67例麻疹病例的年龄及免疫史情况后发现:60.00%以上的病例都集中在周边农业人口和临时来矿流动人口居住区;完成麻疹疫苗接种的病例0~4岁组8例,占11.94%,5~9岁组6例,占8.96%,其他79.10%的病例均属于未接种、未全程接种和接种史不清.麻疹主要发病在大龄组儿童共52例,占77.61%.结论:南屯矿区麻疹疫苗接种率不能客观反应儿童麻疹免疫状况,如何提高儿童麻疹的免疫水平,是近几年免疫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卫民;杨舒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正交试验优选紫虎烧伤膏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紫虎烧伤膏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对可能影响紫虎烧伤膏质量的3个因素,在3个水平上进行试验考察,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紫虎烧伤膏以加3倍量的麻油,浸泡12 h,煎炸10 min为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操作简便,工艺设计科学合理,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霞;靳凤云;马克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对策,从而改善他们的营养结构,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饮食表,饮食中蛋白质与热量的摄入量,血液检验进行评估,以及自编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大部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摄入不均衡.结论:透析患者饮食尽量多样化,避免高磷、高钾食物,摄取足够量及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及氨基酸,必能提高生活质量,更加轻松愉快地生活.

    作者:矫桂华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66例脑动脉硬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脑动脉硬化患者采用2种中药制剂舒血宁注射液及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病情均得到缓解,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效果优于养血清脑颗粒.结论:以银杏叶为主要成分的舒血宁注射液是一种有效防治脑动脉硬化的药物,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菊秋 刊期: 2009年第3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