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离舌橐吾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樊子东

关键词:离舌橐吾根茎, 化学成分, 倍半萜, 提取分离
摘要:目的:拟从离舌橐吾根茎中提取分离出倍半萜类化合物,为其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粉碎离舌橐吾根茎,然后用乙醇浸取得到浸膏,然后采用真空旋转蒸发仪在低温条件下浓缩得到提取物,后通过硅胶柱和一系列比例不同的洗脱剂洗脱,得到的馏分用薄层色谱法来合并,终得到单体,再利用TLC来分析单体成分的纯度,利用NMR(1H、13C-NMR、DEPT)等色谱方法来鉴别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离舌橐吾根茎中分离提取到3种化合物,一种为倍半萜(化合物Ⅰ),另两种为十八碳酸类(化合物Ⅱ、Ⅲ).结论:3种化合物均为从离舌橐吾根茎中首次分离得到.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米诺环素与碘仿纱条治疗干槽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派丽奥)及碘仿纱条治疗干槽症的效果.方法:选择干槽症患者63例,随机分成盐酸米诺环索组和碘仿纱条组.两组均先做彻底清创后,分别填入盐酸米诺环索及碘仿纱条.结果:盐酸米诺环索组和碘仿纱条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米诺环索软膏和传统碘仿纱条填塞方法在治疗干槽症上同样有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岳建荣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论外科专科医师师资培训的必要性

    本文主要探讨了外科专科医师师资培训的必要性.2008年北京市卫生局开展了专科医师师资培训工作,本单位承担<外科无菌术及手术基本操作>的培训,将学员一般情况、培训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目前带教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无菌术操作掌握较好,但仍存在操作不规范、教学意识不强.培训可进一步规范操作,统一认识,加强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

    作者:王亚军;康骅;邱智;牛佳玲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仲景方在皮肤科应用举隅

    应用仲景方在皮肤科常见疾病临证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晓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钬激光治疗孤立肾输尿管结石并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体会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直视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7例.结果:术后患者血BUN、Cr恢复正常或趋于正常,结石排净率为94.1%(16/17).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安全且疗效可靠,可同时处理输尿管狭窄、息肉,止血,可作为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周青春;王久江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文拉法新治疗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文拉法新对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其糖代谢的影响.方法:68例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文拉法新组(38例).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应用抗抑郁剂.文拉法新组在维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同时加用文拉法新,每天3次,每次25 mg,口服,疗程均为4周.两组均给予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症状及改善情况;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评价糖代谢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文拉法新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FPG、2 h PG、HbA1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FPG、2 h PG、HbA1c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新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有助于控制血糖.

    作者:韩永艳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提高护士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认识及护理水平.方法:对30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同顾.结果:通过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加强对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精心护理,患者多能转危为安.结论: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漏诊.更需要严密的观察及细致的护理.

    作者:王锦宁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改革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制药工程专业是在19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时设立的新专业,由于我国该专业办学时间短,又开设在不同背景的学校,目前难以对课程体系建设做出统一要求.我们根据专业性质及培养目标,依托我校的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主线,以实验室建设为载体,将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构建了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

    作者:金坚;许正宏;邱丽颖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膝后内侧入路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目的:探讨选择膝后内侧直切口手术入路、采用抽出钢丝法固定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选择膝后内侧卣切口手术入路、采用抽出钢丝法固定.结果:本组28例患者经平均14.5个月的随访,伤口均甲级愈合,骨块位置良好无再移位,均骨性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好.后抽屉试验阴性.按Lvs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综合评分为(93.4±1.6)分,均为优.结论:选择膝后内侧直切口手术入路、采用抽出钢丝法固定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显露容易,创伤小,复位固定可靠,费用低廉,在基层医院也可以开展.

    作者:梁斌;莱安平;张海青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基层医院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监测与研究

    目的:对基层医院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与研究,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对留置导尿的300例患者采集中段尿进行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监测.结果:121例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27%;首先是大肠埃希菌株,其次是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真菌.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加强留置尿管后尿道口局部的消毒护理是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曾拥亚;潘林英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琥珀酸多西拉敏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琥珀酸多西拉敏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程序升温,色谱柱为DB-5毛细管柱(以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载气为氦气,FID检测器,测定了琥珀酸多西拉敏原料药中有关物质含量.结果:有关物质与主药分离良好,3批样品中有关物质总杂质含量均<2%,单一杂质含量均<1%,符合USP29之规定.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色谱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考察该稳定性试验过程中的杂质变化情况.

    作者:李玉兰;张万金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 Ⅰ、Ⅱ、Ⅲ、Ⅳ型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关节镜的辅助下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稳定,尽可能地减少了对骨折块的血运干扰,保护了关节附属结构,对提高疗效有明显影响.结论:该方法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小,减轻了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双印;钟辉;张建;付忠田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宫腔镜联合B超治疗中隔子宫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在中隔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中隔子宫患者于B超监视下行宫腔镜中隔子宫切除术(TCRS)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无子宫穿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21.72±5.35)min,平均出血量为(25.64±8.28)ml.术后随访,自然流产率由术前95.89%下降至术后的10.34%.结论:B超监视下行宫腔镜中隔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丽萍;张季青;黄健妹;陈月玲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抗生素为主治疗,治疗组40例选用清胆泻火汤加减方结合抗生素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能更好地缓解症状和体征,促进肝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更好的作用.

    作者:戴晨光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肠梗阻24例病因探讨

    目的:对24例并发肠梗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其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6月发现的2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可并发肠梗阻,既可并发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又可并发动力性(功能性)肠梗阻.并发动力性肠梗阻时88.88%(16/18)的患者肠鸣音亢进,与感染性休克、重症肺炎、败血症、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等并发动力性肠梗阻肠鸣音不同,不是减弱、消失,而是大部分亢进.该病以1岁内婴儿并发者为多,占79.17%(19,24);男性多见,占70.83%(17,24),重度腹泻者多见,占83.33%(20/24).结论:通过分析进一步证明动力性肠梗阻与交感神经兴奋时肛门括约肌收缩有关.

    作者:湛建祥;李炳照;赵珩;张翠英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正交试验优选紫虎烧伤膏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紫虎烧伤膏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对可能影响紫虎烧伤膏质量的3个因素,在3个水平上进行试验考察,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紫虎烧伤膏以加3倍量的麻油,浸泡12 h,煎炸10 min为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操作简便,工艺设计科学合理,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霞;靳凤云;马克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白疕的辨证施护

    白庀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浸润性红斑,上覆以多层银白色糠秕状鳞屑,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为临床特征,多由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外感寒湿风热之邪诱发,在临床上通过辨证施护,患者好转较快,明显缩短疗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汤亚峰;侯秀琴;魏莉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16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基础激素水平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中雌激素(E2)、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糖类抗原CA125、促甲状腺素(TSH)的基础激素水平,分析女性基础激素水平对不孕症的影响.方法:采集16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月经第2天的血液样本,应用ROCHE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盒进行7项生殖激素水平测定.结果:不孕组E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PR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FSH、T、CA125、TSH所占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2<10 pg/ml、10pg/ml≤E2<50 pg/ml者分别为0.6%、74.7%;FSH≥40mIU/ml者为1.2%;FSH<5 mIU/ml且LH<5 mIU/ml、FSH/LH>3.6者分别为2.5%、1.2%;25 ng/ml<PRL<50 ng/ml者为19.1%;T>10 ng/ml、TSH<0.27μIU/ml、TSH>4.2 μIU/ml、CA125>35 U/ml者分别为0.6%、0.6%、3.1%、14.8%.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基础激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医生了解患者发病病因及其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雨新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80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80例胆囊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全部平稳出院.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腹腔干扰少,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手术安全性高,效果满意.

    作者:梁斌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行食管癌性狭窄扩张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应用内镜下食管狭窄扩张术是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一项新技术.本文总结了15例食管癌引起食管狭窄的患者经内镜下食管狭窄扩张术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笔者认为术前应充分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呕吐物及大便颜色,进食后有无呛咳,疼痛的时间与程度,注意有无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向患者详细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

    作者:朱慧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肝素钠软膏治疗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素钠软膏外敷治疗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07年3月~2008年3月住院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将肝素钠软膏涂于患处,对照组采用33%硫酸镁饱和溶液湿敷,5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0.18.P<0.05).结论:肝素钠软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优于硫酸镁湿敷.

    作者:刘宇;王槐芾 刊期: 2009年第3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