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监测与研究

曾拥亚;潘林英

关键词: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监测
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与研究,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对留置导尿的300例患者采集中段尿进行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监测.结果:121例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27%;首先是大肠埃希菌株,其次是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真菌.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加强留置尿管后尿道口局部的消毒护理是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的主要措施.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芒果止咳合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制备芒果止咳合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提取法制备芒果止咳合剂;以化学法和薄层色谱(TLC)法鉴别芒果苷;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芒果苷的含量.结果:化学法和TLC能清晰地鉴别芒果苷;芒果苷进样量在4~1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加样回收率为96.78%(RSD=2.00%).结论:本制剂制备方法简便,稳定性良好.TLC法专属性强,HPLC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芒果止咳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黎崖;张其清;侯振清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正交试验优选紫虎烧伤膏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紫虎烧伤膏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对可能影响紫虎烧伤膏质量的3个因素,在3个水平上进行试验考察,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紫虎烧伤膏以加3倍量的麻油,浸泡12 h,煎炸10 min为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操作简便,工艺设计科学合理,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霞;靳凤云;马克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05年9月~2008年9月收住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干预对象,对患者进行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健康教育、创面处理、足部日常防护等综合性干预.结果: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使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的改变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F患者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DF的治愈率,降低截肢致残率,防止DF的复发,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蓝西萍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对我国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设计

    目的:探讨我国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模式.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方式、流程以及考核4个方面进行全面探讨.结果:我国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模式可由3个层次共同构成;其流程在临床前、中、后各分工不同.结论:考核可采取临床药师自评和药房主任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作者:吕杰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钬激光治疗孤立肾输尿管结石并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体会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直视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7例.结果:术后患者血BUN、Cr恢复正常或趋于正常,结石排净率为94.1%(16/17).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安全且疗效可靠,可同时处理输尿管狭窄、息肉,止血,可作为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周青春;王久江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改革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制药工程专业是在19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时设立的新专业,由于我国该专业办学时间短,又开设在不同背景的学校,目前难以对课程体系建设做出统一要求.我们根据专业性质及培养目标,依托我校的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主线,以实验室建设为载体,将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构建了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

    作者:金坚;许正宏;邱丽颖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琥珀酸多西拉敏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琥珀酸多西拉敏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程序升温,色谱柱为DB-5毛细管柱(以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载气为氦气,FID检测器,测定了琥珀酸多西拉敏原料药中有关物质含量.结果:有关物质与主药分离良好,3批样品中有关物质总杂质含量均<2%,单一杂质含量均<1%,符合USP29之规定.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色谱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考察该稳定性试验过程中的杂质变化情况.

    作者:李玉兰;张万金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足部病变的护理

    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护理,增强了患者对足部的保护意识,加大了糖尿病患者在足部护理中对足部运动、足部检查、剪趾甲、选择、穿着合适鞋袜知识的教育指导力度,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马津萍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肠梗阻24例病因探讨

    目的:对24例并发肠梗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其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6月发现的2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可并发肠梗阻,既可并发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又可并发动力性(功能性)肠梗阻.并发动力性肠梗阻时88.88%(16/18)的患者肠鸣音亢进,与感染性休克、重症肺炎、败血症、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等并发动力性肠梗阻肠鸣音不同,不是减弱、消失,而是大部分亢进.该病以1岁内婴儿并发者为多,占79.17%(19,24);男性多见,占70.83%(17,24),重度腹泻者多见,占83.33%(20/24).结论:通过分析进一步证明动力性肠梗阻与交感神经兴奋时肛门括约肌收缩有关.

    作者:湛建祥;李炳照;赵珩;张翠英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对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骨转移癌疼痛的息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生理盐水安慰剂治疗组6例为A组,加巴喷丁治疗组6例为B组,奥施康定治疗组6例为C组,加巴喷丁+奥施康定治疗组6例为D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uality of sleep,QS)来评估并记录患者给药后第1、2、3、4周的疼痛程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药物治疗组患者VAS、QS评分明显下降(P<0.05),生理盐水安慰剂组也有改善疼痛症状的作用.结论:联合使用奥施康定和加巴喷丁可以显著改善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并且副作用轻微,可作为临床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冯行云;袁志明;阮志慧;钱艇;余露;蒋伟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用药情况,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儿科门诊处方5 516张,对有关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每张处方平均使用药物4.23种,多达11种,静脉给药3 087张,占56%,抗菌药物使用率70.5%,以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为主,存在使用方法不合理、抗菌药与微生态制剂联用、快速抑菌剂与杀菌剂联用不合理的情况.结论: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应加以重视,加强临床用药监控,积极开展处方点评,进一步提高用药水平.

    作者:汪涛;李涛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后血液中的SOD、MDA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腹正中切口开腹央闭腹主动脉建立大鼠双下肢及盆腔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 h组、缺血2 h组、缺血1 h+PNS治疗组和缺血2 h+PNS治疗组.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血清中的SOD、MDA值以及缺血前后、三七总皂苷处理前后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腓肠肌的变化.结果:三七总皂苷可降低缺血大鼠血清中MDA的含量,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对大鼠骨骼肌的损伤.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拮抗缺血-再灌注骨骼肌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一方面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激活抗氧化酶SOD活性,抑制氧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从而发挥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有关.

    作者:仝仲凯;杨高潮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

    目的:探讨PV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早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4月~2009年7月收治的21例(24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完成手术.观察术后症状改善、SF-36健康调查评分情况,并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 d、1个月、3个月应用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结果:2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平均随访16.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缓解明显,SF-36健康调查评分表8个分项维度中包括机体功能、独立能力、躯体背靠背、活力、情感和精神状态6个维度明显提高.21例中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前VAS为(8.014±0.826)分,术后3 d为(3.007±0.996)分,术后1个月为(2.787±0.667)分,术后3个月为(2.763±0.790)分.术前与术后3个时间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时间段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止痛作用迅速、有效.

    作者:梁江声;李志钢;黄必留;谭加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体会

    目的:提高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方法:对156例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5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69例,阑尾脓肿10例.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高,值得选用.

    作者:谢淑慧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斑地锦降压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斑地锦对家兔实验性高血压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麻醉家兔颈总动脉插管法,按1 ml/kg体重注射斑地锦水提液(10g/100 ml),测定并比较给药后各组家兔血压的变化,考察其降压作用.结果:斑地锦水提液能明显降低家兔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论:斑地锦水提液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可为斑地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仁侠;张炳盛;孙永庆;贾彦敏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离舌橐吾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拟从离舌橐吾根茎中提取分离出倍半萜类化合物,为其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粉碎离舌橐吾根茎,然后用乙醇浸取得到浸膏,然后采用真空旋转蒸发仪在低温条件下浓缩得到提取物,后通过硅胶柱和一系列比例不同的洗脱剂洗脱,得到的馏分用薄层色谱法来合并,终得到单体,再利用TLC来分析单体成分的纯度,利用NMR(1H、13C-NMR、DEPT)等色谱方法来鉴别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离舌橐吾根茎中分离提取到3种化合物,一种为倍半萜(化合物Ⅰ),另两种为十八碳酸类(化合物Ⅱ、Ⅲ).结论:3种化合物均为从离舌橐吾根茎中首次分离得到.

    作者:樊子东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与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干预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患者给予抗凝、溶栓、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做好肢体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23例患者中临床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1.30%.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性、危险性以及多发性等特点,进行严密的观察、有效干预和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杜秀梅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通里攻下法为主预防和治疗重型肝炎患者腹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防治重型乙肝腹胀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方法:32例重型肝炎患者分成两组:采用综合治疗加中药治疗12例(治疗组),综合治疗20例(对照组).治疗组尚未发现腹胀者,用凉血活血,通里攻下中药(赤芍60 g、厚朴、枳实各15~30 g,生大黄10~30 g);已发生腹胀者用清热解毒,通里攻下中药(蒲公英、厚朴、枳实、生大黄各30 g,元明粉4g).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8.3%,对照组有效率为35.0%(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15%(P<0.01);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病例在入院2~3周,胆红素开始下降,总胆固醇、清蛋白等开始回升,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在人院第4~5周才开始好转.结论:通里攻下法对于防治重型肝炎的腹胀有较好疗效.

    作者:谭尕朵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肝脓肿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评价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肝脓肿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及采用生理盐水,抗生素冲洗及术后抗生素联合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肝脏脓腔消失,达到临床治愈.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脓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术后周密细致的观察和护理,使并发症减少,明显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秀霞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封堵膜部瘤室间隔缺损术后的中期随访评价

    目的: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室间隔膜部瘤介入治疗术后的中期随访情况.方法:对68例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患者进行小腰大边型封堵器介入治疗,术中行左室造影,根据瘤体形态分为4种类型,选择4~14 mm封堵器进行封堵.术后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予以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本组68例采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进行封堵VSD的患儿中,62例成功,成功率为94%.术后24 h复查超声心动图,8例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年复查残余分流消失.术后随访,6个月时右室流出道(RVOT)血流速度降低,心/胸比例(C/T)、肺动脉平均压(MPA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均有下降,左窜短轴缩短率(FS)升高(P<0.01).9例传导阻滞患者心电图3个月均恢复正常.结论:小腰大边封堵PPVS是安全和可行的,并发症少,对心功能有改善作用.需要注意中、长期观察及随访.

    作者:高虹;董少红;张智伟;罗林杰;陈科奇 刊期: 2009年第3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