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腔炎颗粒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王静;刘超;黄顺旺

关键词:盆腔炎颗粒, 血小板聚集, 血液黏度, 微循环
摘要:目的:多角度观察盆腔炎颗粒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及微循环测定等方法,检测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结果:盆腔炎颗粒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液黏度,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状态,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结论:盆腔炎颗粒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显著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二级医院医疗费用结构比例的合理性分析

    我国目前在对医疗费用控制措施中,大多实施的是单项费用控制,如对药品费用的控制,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的价格等,但是,医疗费用是由诸多费用结构组成的一个整体,药品费用等毕竟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费用结构比例中某一项比例的增加或减少对其他结构比例及诊疗活动费用控制会产生什么影响,单项费用是否降得(升得)越低(越高)越好?应控制在什么合理范围?如何针对病人不同情况对费用结构比例进行合理调整等问题目前尚缺乏研究,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常希斌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探讨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对腹腔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6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A组)和66例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B组)腹腔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巨噬细胞产生TNFα生物学活性、腹腔T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并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B组和A组腹腔pH值分别为7.13和7.39: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峰值为分别为98和102;L929细胞OD570值分别为0.183和0.152;CD4+/CD8+比值分别为0.53和0.57.除CD4+/CD8+比值外,其余三项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开腹阑尾切除术对腹腔局部免疫特别是细胞免疫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尤为显著.

    作者:罗利民;江华宇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中药芪红合剂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芪红合剂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手术模型组(B组)、芪红合剂组(C组)、依那普利组(D组).术后14 d处死各组大鼠,收集血清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取结扎侧肾组织分别用HE、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纤维连接蛋白(FN)和TTMP-1 mRNA的表达,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FN、TIMP-1和TIMP-1 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两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手术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两治疗组较手术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中药芪红合剂可降低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并可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FN的表达.而起到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的作用,推测其抑制TIMP-1表达上调的作用可能是其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董华玲;马华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86例,均实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患者自评法,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100,中文版)对86例患者介入治疗前24 h、治疗后1、2、3个月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前24 h PHYS-1、PSYCH-2、IND-3、SOCIL-4、ENVIR-5及QOL-100B比较,均P<0.01;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后1个月,PHYS-1、PSYCH-2、IND-3、SOCIL-4、ENVIR-5及QOL-100B比较,P<0.01或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汤国高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原料药企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途径

    基于我国全面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环境背景下,立足中国原料药企业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原料药企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

    作者:王承凤;邢花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五种养心安神中药的抗惊厥作用初探

    目的:研究远志、酸枣仁、合欢皮、柏子仁和罗布麻叶等五种养心安神药的抗惊厥活性.方法:采用95%乙醇分别对远志、酸枣仁、合欢皮、柏子仁和罗布麻叶进行提取,制备其醇提物;然后采用戊四唑(PTZ)致小鼠惊厥模型对所得5种醇提物的抗惊厥活性进行考察.结果:远志醇提物8 g/kg能降低小鼠惊厥发生率,并显著延长小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和死亡时间,降低死亡率;酸枣仁醇提物和合欢皮醇提物在8 g/kg时都明显延长惊厥小鼠的死亡时间,同时降低小鼠死亡率;柏子仁醇提物和罗布麻叶醇提物对PTZ致小鼠惊厥无影响.结论:远志醇提物、酸枣仁醇提物和合欢皮醇提物均有抗惊厥作用,其中远志醇提物作用强;柏子仁醇提物和罗布麻叶醇提物无抗惊厥作用.

    作者:李浩飞;方明月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策,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选择心脏中心行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96例,在手术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确定影响该类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并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两组进行相同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结果:96例行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职业、婚姻和经济情况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对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彩英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口服胺碘酮、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患者85例,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复律后,甲组口服胺碘酮,乙组口服普罗帕酮,并随机观察.结果:两组均有复发,均有因副作用停药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方面均有作用,但都有副作用发生,在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上,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副作用发生使治疗停止的危险性方面,胺碘酮占的比例高.

    作者:武晓冬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维生素C的研究动态及新的治疗前景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确定的人类26种基本药物之一.近来,人们又认识到维生素C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预防和治疗中可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淑梅;杨晓梅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后予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2006年6月~2007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例60例均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CPR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溶栓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在认真选择适应症的前提下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田巧莲;何海清;郭芹芝;郭静芝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治疗中西医结合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均3周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3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施正康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92例老年人贫血原因分析

    目的:探索老年人贫血的原因.方法:对1999年6月~2007年2月就诊的92例老年人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发性贫血和(或)营养性贫血71例,占77.2%,血液病21例,占22.8%.结论:老年人易患贫血,且容易漏诊.老年人贫血以继发性居多,血液病也不少见.

    作者:张文兰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14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84例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结果:治疗组病人苏醒和症状缓解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迅速缓解病人酒醉症状,促使病人清醒.

    作者:姚会珍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我院老年门诊处方降压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24日~2008年2月1日老年门诊西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压药处方占总处方数的17.11%,销售金额排名第一的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用药频度排序前三位的药物为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单用一种降压药占抗高血压处方的65.87%,两种降压药联用占19.20%.三种降压药联用占2.81%,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联用的构成比为37.01%.结论:我院遵循老年高血压患者个体化给药原则,结合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与联合用药,提高降压效果,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蒋霞;陈帜莹;黎格;王晓燕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普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查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普外科常见病手术出院病历400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高达98.8%,其中58.5%属用药指征不明;Ⅰ类及Ⅱ类切口手术存在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高选、用药时机不当、持续使用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我院普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一些问题,临床抗菌药物应继续规范管理.

    作者:经巍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89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予以认知行为治疗合并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另一组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研究组第4周末起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及PANSS总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二组间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德刚;李新胜;徐静;尹刚;陈胜华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嗜酸淋巴肉芽肿1例

    探讨1例嗜酸淋巴肉芽肿病例资料,总结本病发病特点、诊治方法.

    作者:姚旭光;孙福生;张秀艳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45例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肿胀部位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发生渗漏肿胀的部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输液安全的管理.方法:对2006年12月~2007年12月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输液肿胀面积超过4 cm×3 cm的45例患儿肿胀的部位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时易发生肿胀的部位是下肢静脉,其次为上肢静脉,不易发生肿胀的部位是患儿头部.对肿胀部位进行有效的处理,无一例发生渗漏部位组织坏死及医疗纠纷.结论: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和家长的理解合作,选择不同部位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时,要加强巡视观察,避免发生严重的液体肿胀,发现输液过程中液体肿胀时要及时处理,力争达到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的佳效果.

    作者:鄢爱梅;唐汇群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硫酸沙丁胺醇粉雾剂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治疗方案.方法:120例住院儿童哮喘按轻、中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平喘,合并呼吸道感染者,给予抗生素,中重度发作给予静脉滴注氨茶碱和地塞米松;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贝可乐),硫酸沙丁胺醇粉雾剂(沙普尔),两组治疗72 h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贝可乐、沙普尔吸入治疗起效快、疗效好,可有效控制哮喘.

    作者:伍亚辉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加强献血者献血结果反馈过程中的权益保护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自愿无偿献血者成为献血队伍的主力军,摒弃了不良的献血行为,使无偿献血工作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使献血成为一种精神时尚.因本站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突出,本市多次被国家卫生部、红十字总会授于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走在了全国无偿献血工作的前列.但是,伴随无偿献血工作的积极宣传,无偿献血者的逐年增加,献血结果准确及时地反馈及反馈的信息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成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作者:曹珺;王富强 刊期: 2008年第28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