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种养心安神中药的抗惊厥作用初探

李浩飞;方明月

关键词:远志, 酸枣仁, 合欢皮, 柏子仁, 罗布麻叶, 药理作用, 抗惊厥
摘要:目的:研究远志、酸枣仁、合欢皮、柏子仁和罗布麻叶等五种养心安神药的抗惊厥活性.方法:采用95%乙醇分别对远志、酸枣仁、合欢皮、柏子仁和罗布麻叶进行提取,制备其醇提物;然后采用戊四唑(PTZ)致小鼠惊厥模型对所得5种醇提物的抗惊厥活性进行考察.结果:远志醇提物8 g/kg能降低小鼠惊厥发生率,并显著延长小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和死亡时间,降低死亡率;酸枣仁醇提物和合欢皮醇提物在8 g/kg时都明显延长惊厥小鼠的死亡时间,同时降低小鼠死亡率;柏子仁醇提物和罗布麻叶醇提物对PTZ致小鼠惊厥无影响.结论:远志醇提物、酸枣仁醇提物和合欢皮醇提物均有抗惊厥作用,其中远志醇提物作用强;柏子仁醇提物和罗布麻叶醇提物无抗惊厥作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白花丹的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多民族药材白花丹的原植物、药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作一介绍.

    作者:霍仕霞;闫明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原料药企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途径

    基于我国全面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环境背景下,立足中国原料药企业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原料药企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

    作者:王承凤;邢花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100例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体会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除有特殊的意识、运动功能障碍及原发性的临床表现外,常有排尿功能紊乱,因尿失禁或尿潴留而进行留置导尿,临床上在患者留置导尿期间,常出现尿路感染,尿液渗漏等问题,为了尽量减少问题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本研究对100例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及观察.

    作者:司周洁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中医药治疗风热喉痹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治疗风热喉鼻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2月~2008年2月风热喉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治疗研究,并对2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2组对照治疗后总结疗效,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中药组平均起效时间(d)和平均痊愈时间(d)亦均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风热喉痹,不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而且可减轻患家经济负担,节约卫生资源,具有卫生经济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立文;王业周;郑欲旭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14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84例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结果:治疗组病人苏醒和症状缓解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迅速缓解病人酒醉症状,促使病人清醒.

    作者:姚会珍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盆腔炎颗粒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多角度观察盆腔炎颗粒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及微循环测定等方法,检测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结果:盆腔炎颗粒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液黏度,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状态,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结论:盆腔炎颗粒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显著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

    作者:王静;刘超;黄顺旺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87例病人在内镜直视下行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并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结果: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手术前后与医生密切配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刘绍菊;廖忠梅;宋小兰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口服胺碘酮、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患者85例,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复律后,甲组口服胺碘酮,乙组口服普罗帕酮,并随机观察.结果:两组均有复发,均有因副作用停药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方面均有作用,但都有副作用发生,在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上,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副作用发生使治疗停止的危险性方面,胺碘酮占的比例高.

    作者:武晓冬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机制实验研究概况

    冬凌草甲素(Oridonin)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既可以抑制细胞增殖,抑制核转录因子-KB(NF-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相关信号通路防止肿瘤发生,诱导细胞凋亡,也可以抑制毒性药物损伤自身细胞DNA,增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等,有望成为一种天然抗癌新药.

    作者:王珍妮;沃兴德;周永列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超声对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及预后

    目的:探讨超声对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及预后.方法:经病理确诊的肝癌60例按就诊时患者有无症状,分无症状肝癌32例(A组)和症状性肝癌组28例(B组)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发现肝实性占位性病变并提示肝癌者57例,符合率为95.2%,误诊3例;CT增强扫描提示肝癌符合率为98.4%(59/60),漏诊1例,与超声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T平扫诊断肝癌符合率较低,为44.4%.术后随访12~62个月,A组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30%、89.60%、55.21%,B组为90.90%、56.36%、38.18%;术后3、5年无瘤生存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超声检查是筛查早期无症状性肝癌和小肝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莉芬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嗜酸淋巴肉芽肿1例

    探讨1例嗜酸淋巴肉芽肿病例资料,总结本病发病特点、诊治方法.

    作者:姚旭光;孙福生;张秀艳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价值再评价

    目的:评价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分析临床疑诊冠心病的85例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对比得出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6.1%,特异性69.4%,假阳性率32.6%,假阴性率12.8%,阳性预测值67.4%,阴性预测值87.2%;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双支/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中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5.2%与73.3%.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及稍低的阳性预测值,在避免一些影响结果可靠性的不利情况时,有较高临床价值,对冠心病多支病变者更是如此.

    作者:贾国力;赵瑞军;张军堂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全膀胱切除手术体位的改进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其中80%以上为浅表肿瘤,经初次治疗后复发率达70%,且有10%~20%发展为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是治疗有肌层浸润膀胱癌的金标准,也是许多无胍层浸润但有高危进展患者的一种可选治疗方法.

    作者:黄丽梅;孔敏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护士在手术室实习状况探讨

    护生毕业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合格护士的关键环节.手术室的工作专业技术性强,接触面广,复杂程度高,各项无菌技术要求特别严格,是实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段,在此阶段能否顺利适应,对今后的工作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对2006年度在我科的护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护生在手术室实习4周的心理状态、实习情况、带教、思想动态以便来指导今后的带教.

    作者:胡绍华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后淋巴细胞活化抗原表达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CD69、CD25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放疗前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细胞仪检测29例晚期癌症病人放疗前后T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CD69、CD25,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癌症患者放疗前CD69、CD25均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CD69、CD25均升高(P<0.05).结论:以上结果可能与放疗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恢复,体内活化T细胞明显增多有关,说明放疗有利于晚期恶性肿瘤病人,使肿瘤缩小,免疫力提高,抑制肿瘤的生长.

    作者:刘兴海;安献云;苗丰盈;张和华;唐海峰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护生临床实习期间阶段性问题的教学干预

    目的:针对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各阶段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干预,以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方法:对2004年6月~2007年3月实习的护生在实习期间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干预.结果:通过教学干预,调动了护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针对性进行教学干预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使护生顺利度过实习阶段.

    作者:徐琰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的探究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产生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IBS患者外周血PBMC体外培养上清液中Th型细胞因子IL-12、IFN-γ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①IBS组IFN-γ、IL-12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IBS组IL-4及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②同正常组比较,pIBS组IFN-γ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pIBS组IL-4、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同正常组比较,非pIBS组,Th1型、Th2型细胞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泻型IBS患者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产生了失衡,呈Th1优势反应;感染因素影响了Th1/Th2失衡;腹泻型IBS患者焦虑状态亦可能影响了,Th1/Th2失衡;抑郁状态与Th/Th2反应关系不大.

    作者:阿妮瓦西;秦忠智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治疗中西医结合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均3周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3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施正康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我国二级医院医疗费用结构比例的合理性分析

    我国目前在对医疗费用控制措施中,大多实施的是单项费用控制,如对药品费用的控制,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的价格等,但是,医疗费用是由诸多费用结构组成的一个整体,药品费用等毕竟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费用结构比例中某一项比例的增加或减少对其他结构比例及诊疗活动费用控制会产生什么影响,单项费用是否降得(升得)越低(越高)越好?应控制在什么合理范围?如何针对病人不同情况对费用结构比例进行合理调整等问题目前尚缺乏研究,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常希斌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脑性瘫痪1例分析

    脑性瘫痪主要是围生期获得性非进行性脑病导致的先天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疾病或综合征.

    作者:宋俐 刊期: 2008年第28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