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临床护理

刘绍菊;廖忠梅;宋小兰

关键词:食道静脉曲张, 内镜套扎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87例病人在内镜直视下行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并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结果: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手术前后与医生密切配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成功的必要条件.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康复指导探讨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方法:根据病人围手术期各个阶段的临床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方法.结果:56例病人术前无焦虑、恐慌,情绪稳定,术后能正确面对现实,改变认知观念,掌握人工肛门的护理方法,能独立完成自我护理,树立了生活信心,增强了社会活动能力.结论:有计划地针对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指导,无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魏桂荣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后淋巴细胞活化抗原表达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CD69、CD25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放疗前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细胞仪检测29例晚期癌症病人放疗前后T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CD69、CD25,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癌症患者放疗前CD69、CD25均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CD69、CD25均升高(P<0.05).结论:以上结果可能与放疗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恢复,体内活化T细胞明显增多有关,说明放疗有利于晚期恶性肿瘤病人,使肿瘤缩小,免疫力提高,抑制肿瘤的生长.

    作者:刘兴海;安献云;苗丰盈;张和华;唐海峰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护理药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初探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04级护理学专业两个本科班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PBL教学组部分章节以临床病例为基础,进行小组讨论式学习,传统教学对照组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PBL教学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作者:杨春光;金威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浅谈医院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

    财务管理学认为:资产的内在价值是其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不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还是政府、医院这些非营利机构,其会计准则中大都包括现金流量表准则.在中国,现金流量表还不是医疗机构法定对外提供的报表.为了适应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使我国医院会计与国际惯例接轨,编制和分析现金流量表的必要性也将日益凸现.

    作者:魏文霞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2002年3月~2007年8月128例HS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均>2岁,平均发病年龄(8.2±2.9)岁者占77.8%,71.3%患儿于冬春季节发病,62.5%患儿有明确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胃肠道症状首发时21.3%发生误诊;②所有患儿均有典型紫癜,分布于下肢99.0%,臀部45.3%,上肢17.8%,38.6%反复出现,76.3%紫癜于1个月内消退,胃肠道症状及关节症状发生率是58.5%和45.5%;③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为4813%,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病理改变主要为Ⅰ~Ⅲ级(80.6%).结论:过敏性紫癜为儿童常见病,以消化道症状首发时易误诊,也较严重,紫癜性肾炎决定预后.

    作者:吴冬科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1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治方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7年收治的10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结果.10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不规则肝切除术,缝合止血+肝动脉结扎术,填塞+缝合止血.结果:术后死亡2例,死于术后肝功能衰竭,其余8例均止血成功好转出院.结论: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应以止血保肝为主,以抢救生命为目的.针对病人不同的病情选用治疗方法必须个体化.

    作者:刘俊平;吴桂芳;罗翠松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泡足治疗0级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补阳还五汤加味泡足,对照组予以温水泡足观察临床表现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泡足治疗0级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能防止0级糖尿病足的进一步恶化,预防足溃疡的发生.

    作者:吴刚花;李春艳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330例临床分析

    延期妊娠为高危妊娠,母婴的患病率与死亡率显著增加,已为同仁共识,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更引起学者重视.本文就我院延期妊娠330例结合临床进行探讨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分娩产妇6 768例,诊断为羊水过少者386例,发生率为5.70%.其中延期妊娠3 346例并发羊水过少330例,发生率为9.86%.

    作者:孔笑楠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在脑卒中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影响.方法:选51例病例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1 d后重新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积极给予康复治疗,改善吞咽障碍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合并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如极进行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韦仕菊;潘冬远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寻常型天疱疮血清白介素-1、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

    目的:探讨白介素-Ⅰ(IL-1)、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寻常型天疱疮(P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2例PV患者活动期和缓解期血清IL-1、IL-10、TNF-α水平.结果:PV患者活动期血清IL-1、TNF-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血清IL-10较对照组降低(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IL-10及TNF-α在PV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陆茂;叶俊儒;沈跃莉;彭科;唐蓉芳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胫骨远端外侧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外侧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远端外侧钢板治疗,同时加强术后处理.结果:经胫骨远端外侧钢板治疗后愈合时间3~17个月,优38例,良15例,优良率为91.4%.结论:胫骨远端外侧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效果满意,患肢功能恢复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戴海;曾心一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维生素C的研究动态及新的治疗前景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确定的人类26种基本药物之一.近来,人们又认识到维生素C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预防和治疗中可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淑梅;杨晓梅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中医四诊在无偿献血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中医四诊结合西医常规的听心、肺及测血压等体检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全面体检,以减少献血反应并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安全.方法:随机选取无偿献血者360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中西结合体检和西医常规体检,均筛选出100人参加无偿献血行动,观察双方出现献血反应例数的多少,并追踪血检结果比较双方化验不合格例数的多少.结果:中西结合组比西医常规组献血反应及血检不合格数均减少1倍.结论:中医四诊结合西医常规体检效果明显增强.

    作者:傅宇宏;尚明;樊敏;吴凤哲;朱晓玲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进行药物处理,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不同剂量组对PC-3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对PC-3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使G0/G1期PC-3细胞比例增高.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刘志跃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中等卫生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型医护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就中等卫校计算机教学目前的情况,深入探讨了如何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郑巍;李亚坤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配合

    通过对300例CT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护理,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从而保证扫描的顺利完成.

    作者:乔雅君;王英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全膀胱切除手术体位的改进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其中80%以上为浅表肿瘤,经初次治疗后复发率达70%,且有10%~20%发展为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是治疗有肌层浸润膀胱癌的金标准,也是许多无胍层浸润但有高危进展患者的一种可选治疗方法.

    作者:黄丽梅;孔敏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宫内节育环移位致乙状结肠壁1例

    临床上节育环异位较常见,现将1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32岁,已婚,孕2产1.8年前剖宫产术后半年放置O型金属节育环,术中感下腹部剧痛,数天后缓解未予重视,一直未避孕,于2008年1月怀孕,查B超示:早孕,宫内未见节育环.

    作者:戈文君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住院患者的心理需要与护理

    心理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人的心理状态与人的健康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护士应该准确地把握患者的心理转变过程,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并在患者需要关心帮助的问题上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适应期的心理需要与护理;治疗期的心理需要与护理;恢复期的心理需要与护理.

    作者:曹丽娟;赵纪波;李怀玉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109例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总结分析产后出血原因,及时有效迅速抢救的方法,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9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做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与监测,做好产后出血的抢救与护理.结果:109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临床抢救、护理,预后良好.结论:产后出血重在预防,认真仔细的临床观察,及时的发现与处理.

    作者:王丽娟;苏娜 刊期: 2008年第28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