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在多排螺旋CT上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范金华;王桂华

关键词:支气管内膜结核, 中央型肺癌, 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后扩张, 多排螺旋CT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纤支镜病检及痰检证实的48例中央型肺癌与6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多排螺旋CT表现,总结各型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48例中央型肺癌中能够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44例,阻塞性肺不张8例:6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中能够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62例,管腔狭窄后扩张36例,阻塞性肺不张16例.结论:支气管管壁增厚的厚度及长度、管腔狭窄后是否有扩张,对中央型肺癌与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制备及检验改进

    目的:改进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制备及检验方法.方法:配制方面:采用共研法制备复方薄荷脑滴鼻液;检验方面:微生物限度检查时.供试液制备先加乳化剂乳化,而樟脑鉴别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制得的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符合要求;微生物限度检查时,供试品先加乳化剂可得到理想的供试液,而液状石蜡的质量对樟脑的鉴别确有影响,且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液状石蜡对其干扰不同.结论:此制备方法简便可行,省时省力;检验方面,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液状石蜡同浓度稀释,作空白对照液,可消除检验干扰,或配制时采用新开封的液状石蜡,亦可使检验达到要求.

    作者:李秋文;钟鸣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乌头汤治疗痹证138例临床体会

    目的:临床观察仲景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的疗效.方法:结合辨证论治,运用仲景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138例.结果:临床治愈98例,显效24例,有效例,治愈率71%,总有效率为96.3%.结论:仲景乌头汤是临床治疗痹证的有效方剂.

    作者:李晓惠;罗增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不同厂家甲硝唑片含量及溶出度考察

    目的:对8个厂家12个批号的甲硝唑片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方法以紫外分光度法测定含量,用转篮法测定溶出度.结果:8个厂家12个批号上市产品中7个厂家11个批号的产品达到中国药典要求,约占厂家的87.5%和产品总数的92%.结论:建议加强对药品溶出度的监测,确保药品质量.

    作者:胡秋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90例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对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9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总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但有第二产程延长趋势.

    作者:闫秀玲;贾彦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与研究

    目的:研究与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7例大咯血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支气管动脉出血血管.结果:出血完全停止52例.出血量明显减少5例,栓塞后再经内科治疗咯血完全停止.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损伤小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锡俊;杨培金;郭新会;刘世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又称腰椎纤维破裂症,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本病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和重体力劳动者多见.

    作者:赵春芬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胰腺癌和壶腹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近几年来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作者:王变丽;司彤云;王晗;于文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B型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和子宫肌瘤声像图特殊病例的分析.方法:用经腹常规扫查及腹部加压扫查法检查子宫肌瘤100例,了解病灶大小及回声特征.定期动态观察监测病灶变化.结果:100例中肌壁问肌瘤40例.浆膜下肌瘤35例,黏膜下肌瘤25例;高回声型占45%,低回声型占20%,中等回声型占20%,混合回声型占15%.结论:超声可动态观察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及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靳先珍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ZZ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环状混合痔168例

    为提高环状混合痔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肛肠科2002年8月~2005年8月,应用ZZ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环状混合痔168例.经临床观察有效率100%,平均疗程28 d.结果表明,采用ZZ型电脑肛肠综合治疗仪行痔切除术.具有术中操作简便、止血快捷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费用低的特点,是一种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牛月瑶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新生儿窒息抢救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简单快捷的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以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采用清理呼吸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药物综合治疗.结果:经上述方法抢救成活率高达98.75%.结论: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与窒息抢救方法、宫内缺氧情况、Apgar评分、窒息时间及抢救疗效有着明显的关系,加强围产期保健、产时监护,尤其发生窒息后快速正确地抢救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及减少伤残和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任淑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关系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关系.方法:测定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9例的血清CRP浓度,同时以彩色多普勒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T%).结果:AMI 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中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血清CR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r=0.38,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

    作者:谭志伟;周怀根;张文勇;黄文达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壁内神经形态学和Cajal间质细胞的改变

    目的:研究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壁内神经形态学和Cajal间质细胞的改变,探索结肠动力减弱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3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大鼠(STC组)和15例非便秘性大鼠(正常对照组)的结肠肌间神经丛内S-100蛋白和CAD的表达,以及Cajal间质细胞的改变.结果:STC组结肠肌间神经丛S-100、CAD主要表现为:黄褐色颗粒染色变深、浓集而且均匀性降低.CD117表达数量减少,染色强度变弱,大部分出现阴性表达.结论:STC组便秘3个月的大鼠,ICC网络减少或缺失,神经节细胞功能代偿性增强而且紊乱,导致神经纤维挛缩或者欠协调.

    作者:吕福东;关丽珍;刘仍海;张子诚;谷素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336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手术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规范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手术患者病历336份,及相关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判断手术科室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是否正确.结果:被调查的病历中,治疗用药254例,占75.60%;手术期预防感染用药61例,占有18.15%;围手术期不用抗菌药物21例,占6.25%;所选用的药物敏感率在85%以上者,占92.45%;预防用药均在手术后给药;抗菌药物疗程1~35 d,多数4~12 d.联合用药方面:治疗用药多数二联,但仍有三联、四联;I类切口选项用单一品种(头孢呋辛)作为预防用药.用药频率排序: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结论:手术科室普遍选用抗菌药物作抗感染治疗或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均能选用敏感率高的药物,但在联合用药、用药时间、用药疗程、选用品种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为术后用药,医院应加强管理.

    作者:罗汉电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的几种方法

    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的场所.手术室护士是护理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手术室的护士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做好自我防护是保持健康身体的重要前提,现将做好自我防护的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小剂量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小剂量吲哒帕胺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小剂量吲哒帕胺(1.5 mg,1次/d),观察血压变化,并测定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钾,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服药8周后,降血压总有效率为83.3%,收缩压/舒张压由治疗前的(165.2±3.1),(97.5±11.2)mmHg降至治疗后的(141.2±11.8)/(88.1±8.9)mmHg,治疗2周即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持续8周.用药后血生化均无明显的变化.结论:小剂量吲哒帕胺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作者:余德奎;许佩群;谢荣迪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微创穿针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闭合性骨折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穿针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方法:用微创穿针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闭合性骨折.结果:经微创穿针固定法治疗,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微创穿针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创伤小、操作简易、值得推广.

    作者:贺希献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对肝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对肝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83例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时切取肝右叶肝缘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83例患者病理报告有204例存在程度不同肝细胞损害(排除各类肝炎患者).结论: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可引起肝细胞损害,宜早行胆囊切除术.

    作者:高永生;石泉业;张红芳;张芬兰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泰素帝联合希罗达治疗蒽环类药物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泰素帝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采用泰素帝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16例,泰素帝75 mg/m2第1天,希罗达1000 mg/m2第1~14天,2次/d,饭后半小时口服,每3周重复,所有患者均接受2周期以上化疗.结果:有效率68.8%,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等,但均可耐受.结论:泰素帝联合希罗达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有效方案.

    作者:韩海年;唐冬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45例分析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汤配合口服降血压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阴虚阳亢型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例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降压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肝降压汤,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45例中显效26例(57.8%),有效15(33.3%),总有效率91.1%;对照组45例中显效16例(35.6%),有效22(48.8%),总有效率84.4%,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降压疗效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两组症状总积分疗效比较,治疗组t=5.78,P<0.01,对照组t=2.6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t=3.92,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依从性较对照组好.结论:平肝降压汤配合降压西药(非洛地平、依那普利)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在降低血压,使其达标,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就诊依从性.

    作者:黎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胃肠手术病人舒适置胃管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病人舒适置胃管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择期行胃肠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全麻气管插管后置入胃管,对照组在麻醉前病人清醒状态下置人胃管.比较两组病人在胃管置人前、置入时、置人后1 min的血压、心率变化,恶心、呕吐反应,一次成功率,平均胃管置入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对照组病人在胃管置人时恶心呕吐反应及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实验组病人置胃管时和置胃管后,无恶心、呕吐反应,平均动脉压、心率较平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置胃管一次成功率高,人均插管所需时间短(P<0.01).结论:胃肠手术病人选择在麻醉诱导后喉镜直视下置人胃管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李亦云;任雪红;莫家全 刊期: 2007年第21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