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保
目的:寻找一种快捷、高效的应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方法.方法:98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丁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对照组Ⅰ单用沙丁胺醇雾化溶液雾化吸入,对照组Ⅱ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对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相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优于对照组Ⅱ(P>0.01).结论:治疗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迅速缓解喘憋、呼吸困难等方面疗效确切.
作者:杨瑞馨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寻找减少并发症的途径及方法.方法:对508例(617只眼)白内障病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角膜水肿为主要的并发症,术后一周角膜水肿发生率为11%,角膜内皮失代偿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64%,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为1.94%,前房出血发生率为1.78%,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发生率0.16%,晶体移位发生率0.64%,无眼内炎及网脱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晶体的混浊程度,手术者的手术技巧,超声乳化的时间及能量,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护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冬梅;祁丽晔;果桂芬;武红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常见的近关节处骨折,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因素导致发生率较高.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1999~2005年共收治2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用皮牵引甩肩疗法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恩志;张向东;杨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2年6月~2005年5月以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8例.结果:获得随访28例,随访时间长20个月,短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根据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定优12例,良11例,优良率82.2%,可5例(17.8%),无术后感染及内固定断裂.结论:采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能提供坚强的内固定,出血少,创伤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林晓生;王健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片和双氯芬酸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两组如出现红肿热痛均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虎修;王小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松岗街道某中学女生生殖健康现况,为开展女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状调查,对松岗街道某中学(高中部和初中部)726名女生生殖健康状况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422人有痛经史,发生率为65.53%,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痛经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001);月经不调的患病率为51.79%.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得分均值为(3.06±0.09)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生殖健康知识方面存在差异(P<0.0001);生殖保健行为正确性分值为(3.78±0.11)分,不同年级其保健行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知识与行为的分值无相关关系(r=0.066,P=0.119).结论:被调查女生痛经发生率、月经不调患病率较高,生殖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具有良好的生殖保健行为者较少,女学生的生殖保健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陈倩盈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降纤酶联用治疗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0例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属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或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的发病12 h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依达拉奉3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次/d,共用14 d;降纤酶首剂10 U,以后隔日5 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共3次,对照组应用川芎嗪80 mg,1次/d静点,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口服,其余脱水、补液、抗感染及停用降纤酶后抗血小板药物等,两组相同.观察两组在72 h出血转换及2周时梗死面积、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2周时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死灶大层面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72 h治疗组有2例梗死灶内血肿型出血,出血转换发生率治疗组高,但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孙向军;姜哲三;石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笔者近日遇到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为肺炎并心衰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新林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HBV-DNA复制水平与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模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探针PCR(FQ-PCR)法检测HBV-DNA,采用ELISA检测HBV-M.结果:1 100例血清标本中,HBsAg、HBeAg、HBcAb(+)组的HBV-DNA阳性符合率达97.13%;HBsAg、HBeAb、HBcAb(+)组的HBV-DNA阳性符合率为45.95%;HBsAg、HBcAb(+)组的HBV-DNA阳性符合率为54.17%,HBsAb(+)组的HBV-DNA阳性符合率为18.42%;阴性组的HBV-DNA阳性率为11.11%.结论:FQ-PCR法检测HBV-DNA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良好标志,可以更为清楚地反映病程变化,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阎震;张军;韩晓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出来.如何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其中加强护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护理队伍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官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术式不断开展,于此同时,各种传染病病例不断增加,给手术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作者:罗慧;吴胜晓;冯鸽;单廷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1996年6月~2004年10月期间,对来我院肠道门诊就诊的1 278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了其他菌种病例检测的同时,对变形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淑芳;曹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20年来每到初秋因受寒凉刺激小腿和大腿中下部可发生瘙痒症,瘙痒难忍,睡前尤甚,搔抓后出现丘疹、渗液结痂,虽经多法治疗,效果不佳,经自我按摩效果明显,介绍给其他患者,也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把近10年系统观察50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芳;赵继红;张伟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研究在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的改革及其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结果表明改革后的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均有明显提高.
作者:李江滨;侯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儿童脑瘫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培训儿保康复医生,查阅所有住院及门诊患儿的详细记录,对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核实,保证资料可靠性.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黄疸与小儿脑瘫的发生明显相关,主要集中于早产、窒息、黄疸.结论: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社会及人群的认知水平,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是减少小儿脑瘫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武燕;陈丽雯;沈丽娟;谢二辰;张丽丽;李瑞锡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从提高学生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出发,药理学强化训练是很有必要的.笔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此提出一些改进药理教学的建议.
作者:植新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临床资料中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患者158例,多数为急救、麻醉复苏和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通过加强观察护理,其中154例成功,成功率97.47%.而如果观察、护理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及预后,本文旨在围绕对使用人工呼吸机的重症患者如何观察与护理加以介绍.
作者:洪小玲;王朝燕;林彦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观察和护理特点.方法:选择本科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65例,针对该病种特点,制定详细的观察和护理方案,包括加强生命体征观察,注意防止并发症发生等.结果:经采用针对该病种的特殊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结论:针对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特点,采用相应的观察和护理程序,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作者:董建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通过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52例治疗体会的总结,探讨重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全组均行手术切除胸腺瘤,其中完整切除47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死亡1例,随访1~5年,手术效果较好.结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被认为是参与发病的重要组织,胸腺切除是迄今公认的治疗手段,如能尽早手术治疗,将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春华;许广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10月实施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56例孕妇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总结处理对策.结果:为避免娩头困难的发生,术前对孕妇分娩条件、胎儿大小、胎头高低及临产时间的长短等应全面了解分析,做到术前心中有数,术时处理得当及时.要尽量做到麻醉满意,避免腹壁切口及子宫切口相对过小.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可有效减少母婴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朝晖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