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良;应忠明;吴利云;狄永康;马妙根
1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的自然病程已基本明确,而2型糖尿病由于起病隐匿,夹杂因素多,肾脏病变过程知之较少.笔者对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病程和血压作一观察,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中CCr动态变化的意义及其与血压的关系.
作者:张哲;李红;林维勤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急性精索扭转为泌尿外科急诊之一,临床上需要快速准确作出诊断,从而能迅速采取措施以取得较好疗效,因此采用可靠的诊断方法十分重要.笔者采用超声检查对21例急性阴囊疼痛患者作出诊断,其中精索扭转8例.现对精索扭转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及其与睾丸炎症的鉴别作一探讨.
作者:马伟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医院感染是当今医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脑出血易并发医院感染.为提高对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状况及预后影响的认识,现将本院4年来收治的286例脑出血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如下.
作者:程赣萍;杨金禄;王桥根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导致核黄疸已经引起临床工作者高度重视,但其对肾脏是否有损害?我们通过测定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尿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美珍;周馥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自然分娩健康足月新生儿出生后24h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6:00、10:00、14:00、18:00、22:00(即每4h1次)为测量时间点,对106名自然分娩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24h内的血压进行测量.结果正常新生儿生后24h内血压表现为2:00低,6:00、10:00升至高,在14:00有一谷值,在18:00又有一小高峰,至22:00下降.其中收缩压低点与高点相差0.9kPa(6.8mmHg),舒张压低点和高点相差0.7kPa(5.2mmHg).男女新生儿各个时间点血压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自然分娩健康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即有显著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男女性相似.
作者:韦翊;陈安;杜立中;施长春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笔者对32例临床已确诊的婴幼儿颅内感染患儿进行脑部B超探查,并对不同性质颅内感染的脑部B超声像图改变作比较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脑部B超检查对婴幼儿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林益怡;黄福光;陈小知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复发性发热性非化脓性结节性脂膜炎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但近年来,国内外发现儿科病例也有增多趋势.现将我院1980~1997年收治的4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吴芳;竺智伟;蒋优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儿男性,1h.因出生后易激惹、烦躁、呼吸急促1h由本院产科转入儿科.患儿系第3胎第1产,孕36周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羊水Ⅱ度混浊.出生体重2185g.出生后Apgar评分1min8分、5min10分.哭声响,反应好,但易激惹、烦躁、呼吸急促,时有惊跳,无抽搐.母亲孕期有长期吸食海洛因史,前两胎均自然流产.父亲健康,非近亲婚配.体检:肛温36.2℃,神志清,反应好,哭声响,易激惹.前囟平.
作者:刘忠兴;郑亚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儿男性,4岁.因反复咳嗽、发热4个月,于1999年7月20日入院.患儿自3月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干咳,以清晨较重,咳剧时有气喘.伴有不规则发热,体温波动在39.0℃左右.无胸痛、咯血,无明显夜间盗汗及消瘦,无关节肿痛及皮疹等.发病后一直在当地医院以支气管肺炎给予头孢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病情一度控制,热退,无气喘,偶有单声咳.
作者:蔡锡顶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残胃溃疡是胃次全切除术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对其治疗目前报道不多,现将我院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26例残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金冠福;戴加勇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支原体肺炎的发病近年有增多趋势,且发病年龄已向婴幼儿期扩展[1].对该病的诊断方法虽有进展,但X线检查仍为应用广泛的辅助检查手段.为了解患儿肺部X线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我们对1997年1月~1998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部X线改变及其与临床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芳;周馥英;朱晓园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小儿脊髓性肌萎缩(SMA)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应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7例临床诊断的SMA患儿及21名健康儿童运动神经元存活(SMN)基因进行检测.结果7例患儿的SMN基因外显子7均有缺失.正常人SMN基因均未缺失.结论使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SMA患儿进行基因诊断,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作者:余钟声;周柏林;水泉祥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4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5名对照组的肺功能,并对糖尿病组肺功能变化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TLC、FVC和髓V1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4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微血管并发症积分无显著相关关系,但DLco与空腹血糖及微血管并发症积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以限制性为主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空腹血糖和微血管并发症是影响肺功能的主要因素.
作者:华燕吟;胡叮玲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CD25+细胞含量与肝病患者病情转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55例肝病患者及50名正常人外周血CD25+细胞进行检测,并对68例治疗好转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各种肝病患者外周血CD25+细胞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其下降程度依次为肝癌患者>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68例肝病患者治疗后CD25+细胞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提示外周血CD25+细胞含量的检测对肝病患者的病情判断及病情转化和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金秀国;方国安;刘波;庄晓玲;方汉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癫痫对高级神经功能损害作用较大,尤其对学龄儿童的认知功能、行为和心理活动影响更为明显.为了解癫痫患儿的认知能力、心理行为和生活质量问题,笔者对42例癫痫患儿及24例正常儿童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ERP)P3波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光;张亚君;陈洲波;张克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我院自1986年以来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9例,其中8例采用了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现报道如下,并对手术治疗方法作一探讨.
作者:陈昭毅;安黎明;赵俊华;林晓瀚 刊期: 2000年第08期
人体外周血NK细胞在细胞免疫应答中反应快、效应早,起着特有抗感染免疫功能.笔者通过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缓解期外周血NK细胞数量,以了解其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作者:朱克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危急重症.由于脑出血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有部分患者尚存在继续出血现象[1],故近年来穿刺血肿抽吸术一般主张在发病后6h进行.笔者自1994年3月至1999年6月分别于超早期(发病6h内)和早期(发病6~9h)应用脑CT立体定向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引流术[2]治疗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桥根;程赣萍;张跃西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在白质疏松症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44例高血压伴白质疏松症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白质疏松症患者24h、日间平均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及日问血压负荷较对照组高(均P<0.05或P<0.01),而夜间收缩期血压、舒张期血压、夜间血压负荷较对照组低(均P<0.01),并且夜间血压下降率比对照组高(均P<0.01).结论白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与长期血压负荷以及夜间血压过低,24h血压波动大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杭玲;邓克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肺炎支原体(MP)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1].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临床表现的特殊性.笔者对本院1993~1998年收治的111例MP肺炎患儿的肺部X线表现作一总结,旨在探讨MP肺炎的胸片特点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罗运春;张正霞;李昌崇;蔡晓红;金可;张海邻;吴荣熙 刊期: 200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