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戒断综合征1例

刘忠兴;郑亚汉

关键词:新生儿, 胎儿宫内窘迫, 自然流产, 剖宫产术, 哭声, 近亲婚配, 患儿, 呼吸, 出生体重, 无抽搐, 海洛因, 孕期, 羊水, 体检, 评分, 男性, 母亲, 健康, 混浊, 肛温
摘要:患儿男性,1h.因出生后易激惹、烦躁、呼吸急促1h由本院产科转入儿科.患儿系第3胎第1产,孕36周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羊水Ⅱ度混浊.出生体重2185g.出生后Apgar评分1min8分、5min10分.哭声响,反应好,但易激惹、烦躁、呼吸急促,时有惊跳,无抽搐.母亲孕期有长期吸食海洛因史,前两胎均自然流产.父亲健康,非近亲婚配.体检:肛温36.2℃,神志清,反应好,哭声响,易激惹.前囟平.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自从Masura等[1]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获得成功,近来国内各大医院均相继开展这项工作.笔者于1999年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期间及本院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患儿1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其;褚茂平;吴蓉洲;陆文文;张园海;项如莲;钱明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4例分析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少见.本病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室造影有其特征性表现.我们对1993至1998年住院的14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屠晓鸣;姚祖荣;林加雄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脑出血合并医院感染患者诊治分析

    医院感染是当今医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脑出血易并发医院感染.为提高对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状况及预后影响的认识,现将本院4年来收治的286例脑出血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如下.

    作者:程赣萍;杨金禄;王桥根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5例

    笔者从1998年10月至2000年1月采用YL-1型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进行抽吸、粉碎冲洗及液化引流等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中良;应忠明;吴利云;狄永康;马妙根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婴幼儿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临床分析

    婴幼儿肺炎常常出现微循环功能障碍、心功能衰竭,而肝功能损害在临床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笔者通过对43例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的婴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以了解肺炎患儿的肝功能损害情况及预后.

    作者:华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影响

    笔者发现,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的患者发生脑梗死时,临床症状较轻,预后较好.为了解阿斯匹林对脑梗死病情的影响,笔者对1996年3月~1998年3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对照性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萍娟;徐炳灿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3例不同程度窒息后早产儿和足月儿出生后第1、3、7天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轻度和重度窒息后足月儿及早产儿出生后第1、3、7天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第1天明显高于第3天和第7天(均P<0.01或<0.05);所有患儿至窒息后第3天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恢复到正常水平;重度窒息足月儿出生后第1天,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足月儿(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可引起暂时性高胰岛素血症.

    作者:汪洁;徐亚萍;陈黎勤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血清泌乳素水平动态变化对癫痫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观察血清泌乳素水平动态变化对癫痫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2例各型癫痫、12例癔病及11例晕厥患者发作后30min及发作后24h血清泌乳素水平以酶标法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多数全面性强直阵孪发作(GTCS)与复杂部分性发作(CPS)的癫痫患者发作后30min较发作后24h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而单纯部分性发作(SPS)的癫痫患者和癔病、晕厥患者多无此动态变化.结论发作后30min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GTCS和CPS的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王伟平;陈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多发性脑梗死与单发性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的比较

    为探讨多发性脑梗死(MCI)与单发性脑梗死(SCI)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不同,笔者就53例MCI与106例SCI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丽珠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精索扭转的超声诊断

    急性精索扭转为泌尿外科急诊之一,临床上需要快速准确作出诊断,从而能迅速采取措施以取得较好疗效,因此采用可靠的诊断方法十分重要.笔者采用超声检查对21例急性阴囊疼痛患者作出诊断,其中精索扭转8例.现对精索扭转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及其与睾丸炎症的鉴别作一探讨.

    作者:马伟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20例临床分析

    随着CT技术的普遍应用,临床上无典型症状脑梗死的报道屡有所见,但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的报道并不多见.近年来,头颅MRI检查的广泛应用,对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的检出逐渐增多.现就我院近4年来20例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患者资料进行探讨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俊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小儿复发性发热性非化脓性结节性脂膜炎4例

    复发性发热性非化脓性结节性脂膜炎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但近年来,国内外发现儿科病例也有增多趋势.现将我院1980~1997年收治的4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吴芳;竺智伟;蒋优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深部痰液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常见的病原体,临床上部分患儿可能并发细菌感染,但诊断尚缺乏客观指标.笔者通过对患儿深部痰液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测定,以探讨其在毛细支气管炎并发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陈小芳;李孟荣;王国健;李迎春;陈晓冰;吴荣熙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错配PCR-RFLP技术在小儿脊髓性肌萎缩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小儿脊髓性肌萎缩(SMA)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应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7例临床诊断的SMA患儿及21名健康儿童运动神经元存活(SMN)基因进行检测.结果7例患儿的SMN基因外显子7均有缺失.正常人SMN基因均未缺失.结论使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SMA患儿进行基因诊断,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作者:余钟声;周柏林;水泉祥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癫痫患儿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及意义

    癫痫对高级神经功能损害作用较大,尤其对学龄儿童的认知功能、行为和心理活动影响更为明显.为了解癫痫患儿的认知能力、心理行为和生活质量问题,笔者对42例癫痫患儿及24例正常儿童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ERP)P3波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光;张亚君;陈洲波;张克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99m锝-红细胞显像在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意义

    临床上对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慢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比较困难.99m锝-红细胞(99mTc-RBC)显像是一种很敏感的肠道出血的检查方法[1-3].我们对23例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99mTc-RBC(体内标记法)显像,以探讨其在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李林法;朱阳军;闻世凤;赵葵;沈文华;程维荷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4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5名对照组的肺功能,并对糖尿病组肺功能变化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TLC、FVC和髓V1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4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微血管并发症积分无显著相关关系,但DLco与空腹血糖及微血管并发症积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以限制性为主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空腹血糖和微血管并发症是影响肺功能的主要因素.

    作者:华燕吟;胡叮玲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多功能治疗仪环切包皮加烧灼治疗尖锐湿疣78例

    笔者于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对78例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患者用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生产的GX-Ⅱ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仪行包皮环切加疣体烧灼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志炼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阿斯匹林哮喘5例

    阿斯匹林哮喘是药物性哮喘的一个重要类型.现将笔者近10余年来治疗的5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肺部X线特点分析

    肺炎支原体(MP)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1].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临床表现的特殊性.笔者对本院1993~1998年收治的111例MP肺炎患儿的肺部X线表现作一总结,旨在探讨MP肺炎的胸片特点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罗运春;张正霞;李昌崇;蔡晓红;金可;张海邻;吴荣熙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