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20例临床分析

黄俊军

关键词:脑干梗死, 典型症状, 应用, 脑梗死, 资料, 头颅, 临床, 检查, 技术, 患者, 报告
摘要:随着CT技术的普遍应用,临床上无典型症状脑梗死的报道屡有所见,但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的报道并不多见.近年来,头颅MRI检查的广泛应用,对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的检出逐渐增多.现就我院近4年来20例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患者资料进行探讨和分析,报告如下.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阳性的Ⅲ型新月体肾炎1例诊治

    为提高对儿童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阳性的Ⅲ型新月体肾炎的认识,现将我院1999年6月收治的1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林瑞霞;杨青;庄捷秋;林艳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超早期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危急重症.由于脑出血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有部分患者尚存在继续出血现象[1],故近年来穿刺血肿抽吸术一般主张在发病后6h进行.笔者自1994年3月至1999年6月分别于超早期(发病6h内)和早期(发病6~9h)应用脑CT立体定向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引流术[2]治疗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桥根;程赣萍;张跃西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婴幼儿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临床分析

    婴幼儿肺炎常常出现微循环功能障碍、心功能衰竭,而肝功能损害在临床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笔者通过对43例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的婴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以了解肺炎患儿的肝功能损害情况及预后.

    作者:华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不同肝病患者外周血CD25+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外周血CD25+细胞含量与肝病患者病情转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55例肝病患者及50名正常人外周血CD25+细胞进行检测,并对68例治疗好转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各种肝病患者外周血CD25+细胞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其下降程度依次为肝癌患者>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68例肝病患者治疗后CD25+细胞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提示外周血CD25+细胞含量的检测对肝病患者的病情判断及病情转化和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金秀国;方国安;刘波;庄晓玲;方汉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导致核黄疸已经引起临床工作者高度重视,但其对肾脏是否有损害?我们通过测定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尿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美珍;周馥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我院自1986年以来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9例,其中8例采用了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现报道如下,并对手术治疗方法作一探讨.

    作者:陈昭毅;安黎明;赵俊华;林晓瀚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20例临床分析

    随着CT技术的普遍应用,临床上无典型症状脑梗死的报道屡有所见,但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的报道并不多见.近年来,头颅MRI检查的广泛应用,对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的检出逐渐增多.现就我院近4年来20例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患者资料进行探讨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俊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血清泌乳素水平动态变化对癫痫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观察血清泌乳素水平动态变化对癫痫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2例各型癫痫、12例癔病及11例晕厥患者发作后30min及发作后24h血清泌乳素水平以酶标法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多数全面性强直阵孪发作(GTCS)与复杂部分性发作(CPS)的癫痫患者发作后30min较发作后24h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而单纯部分性发作(SPS)的癫痫患者和癔病、晕厥患者多无此动态变化.结论发作后30min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GTCS和CPS的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王伟平;陈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具有高血压的白质疏松症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在白质疏松症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44例高血压伴白质疏松症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白质疏松症患者24h、日间平均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及日问血压负荷较对照组高(均P<0.05或P<0.01),而夜间收缩期血压、舒张期血压、夜间血压负荷较对照组低(均P<0.01),并且夜间血压下降率比对照组高(均P<0.01).结论白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与长期血压负荷以及夜间血压过低,24h血压波动大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杭玲;邓克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小儿复发性发热性非化脓性结节性脂膜炎4例

    复发性发热性非化脓性结节性脂膜炎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但近年来,国内外发现儿科病例也有增多趋势.现将我院1980~1997年收治的4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吴芳;竺智伟;蒋优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99m锝-红细胞显像在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意义

    临床上对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慢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比较困难.99m锝-红细胞(99mTc-RBC)显像是一种很敏感的肠道出血的检查方法[1-3].我们对23例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99mTc-RBC(体内标记法)显像,以探讨其在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李林法;朱阳军;闻世凤;赵葵;沈文华;程维荷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h血压节律研究

    目的了解自然分娩健康足月新生儿出生后24h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6:00、10:00、14:00、18:00、22:00(即每4h1次)为测量时间点,对106名自然分娩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24h内的血压进行测量.结果正常新生儿生后24h内血压表现为2:00低,6:00、10:00升至高,在14:00有一谷值,在18:00又有一小高峰,至22:00下降.其中收缩压低点与高点相差0.9kPa(6.8mmHg),舒张压低点和高点相差0.7kPa(5.2mmHg).男女新生儿各个时间点血压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自然分娩健康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即有显著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男女性相似.

    作者:韦翊;陈安;杜立中;施长春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4例分析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少见.本病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室造影有其特征性表现.我们对1993至1998年住院的14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屠晓鸣;姚祖荣;林加雄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窒息新生儿行为神经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笔者于1996年10月~1997年2月,对30名正常足月儿和29例足月重度窒息儿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功能测定法[1](NBNA)进行测定,以进一步了解新生儿窒息后的行为能力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龚佩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多发性脑梗死与单发性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的比较

    为探讨多发性脑梗死(MCI)与单发性脑梗死(SCI)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不同,笔者就53例MCI与106例SCI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丽珠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精索扭转的超声诊断

    急性精索扭转为泌尿外科急诊之一,临床上需要快速准确作出诊断,从而能迅速采取措施以取得较好疗效,因此采用可靠的诊断方法十分重要.笔者采用超声检查对21例急性阴囊疼痛患者作出诊断,其中精索扭转8例.现对精索扭转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及其与睾丸炎症的鉴别作一探讨.

    作者:马伟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影响

    笔者发现,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的患者发生脑梗死时,临床症状较轻,预后较好.为了解阿斯匹林对脑梗死病情的影响,笔者对1996年3月~1998年3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对照性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萍娟;徐炳灿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血清急性时相蛋白与脑卒中预后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APP)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6例脑卒中患者在发病3天内检测血清APP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70例血清APP水平正常患者的临床好转率(92.9%)明显高于46例APP水平升高患者(26.1%,x2=44.85,P<0.01),而并发症的发生率(5.71%)则明显低于后者(63.04%,x2=46.33,P<0.01).血清APP水平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血清APP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作者:于民;张文亚;陈桂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缓解期外周血NK细胞的变化

    人体外周血NK细胞在细胞免疫应答中反应快、效应早,起着特有抗感染免疫功能.笔者通过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缓解期外周血NK细胞数量,以了解其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作者:朱克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阿斯匹林哮喘5例

    阿斯匹林哮喘是药物性哮喘的一个重要类型.现将笔者近10余年来治疗的5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