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早期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

王桥根;程赣萍;张跃西

关键词:超早期, 锥颅穿刺, 血肿抽吸术, 术治疗, 危重型, 高血压性脑出血, 发病, 尿激酶溶解, 中老年人, 危急重症, 立体定向, 继续出血, 患者, 引流术, 应用
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危急重症.由于脑出血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有部分患者尚存在继续出血现象[1],故近年来穿刺血肿抽吸术一般主张在发病后6h进行.笔者自1994年3月至1999年6月分别于超早期(发病6h内)和早期(发病6~9h)应用脑CT立体定向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引流术[2]治疗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癫痫患儿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及意义

    癫痫对高级神经功能损害作用较大,尤其对学龄儿童的认知功能、行为和心理活动影响更为明显.为了解癫痫患儿的认知能力、心理行为和生活质量问题,笔者对42例癫痫患儿及24例正常儿童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ERP)P3波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光;张亚君;陈洲波;张克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具有高血压的白质疏松症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在白质疏松症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44例高血压伴白质疏松症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白质疏松症患者24h、日间平均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及日问血压负荷较对照组高(均P<0.05或P<0.01),而夜间收缩期血压、舒张期血压、夜间血压负荷较对照组低(均P<0.01),并且夜间血压下降率比对照组高(均P<0.01).结论白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与长期血压负荷以及夜间血压过低,24h血压波动大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杭玲;邓克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羟基磷灰石涂层骨内牙种植体即刻与延期种植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国产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基种植体(HACI)在即刻与延期种植后植入区骨组织反应.方法模拟临床延期和有或无羟基磷灰石颗粒(HAG)充填即刻种植术,在狗股骨植入HACI,种植后1、2、3、4个月时制作植入区骨组织不脱钙标本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显微X线摄影及计算机辅助种植体--新生骨接触率测量.结果新生骨组织在种植后1月时即已覆盖了种植体的大部分表面;3种种植方法在种植后的同一阶段新生骨与种植体的接触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有HAG即刻种植组与延期种植组种植后3个月种植体和骨组织结合紧密;无HAG即刻种植组部分区域骨胶原纤维与种植体表面呈平行生长,4个月时颈部尚有部分骨组织缺损.结论HACI的羟基磷灰石涂层有利于种植体与植床的早期骨性融合;有HAG充填的即刻种植可以形成良好骨性结合;HAG可明显促进骨缺损的早期修复.

    作者:刘丽;何福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超早期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危急重症.由于脑出血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有部分患者尚存在继续出血现象[1],故近年来穿刺血肿抽吸术一般主张在发病后6h进行.笔者自1994年3月至1999年6月分别于超早期(发病6h内)和早期(发病6~9h)应用脑CT立体定向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引流术[2]治疗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桥根;程赣萍;张跃西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血清急性时相蛋白与脑卒中预后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APP)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6例脑卒中患者在发病3天内检测血清APP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70例血清APP水平正常患者的临床好转率(92.9%)明显高于46例APP水平升高患者(26.1%,x2=44.85,P<0.01),而并发症的发生率(5.71%)则明显低于后者(63.04%,x2=46.33,P<0.01).血清APP水平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血清APP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作者:于民;张文亚;陈桂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不同神经损伤疾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测定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评价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测定在神经损伤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免疫测定法定量测定神经损伤性疾病患者血清MBP水平.结果血清MBP水平2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4.69±0.89μg/L,1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6.11±3.01μg/L,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5.03±2.33μg/L,20例脑炎患者4.63±2.15μg/L,52例脑挫伤患者5.67±3.14μg/L,24例2型糖尿病患者5.13±2.54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0±0.89μg/L(均P<0.01).36例有CT或MRI检查异常的脑挫裂伤患者血清MBP水平(6.68±3.08μg/L)显著高于无影像学改变者(3.41±1.92μg/L);对36例脑挫裂伤患者动态观察表明血清MBP水平在创伤后12~36h升高.结论血清MBP水平测定可反映神经损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可用于临床评估.

    作者:闻树群;丁美萍;宋水江;黄鉴政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我院自1986年以来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9例,其中8例采用了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现报道如下,并对手术治疗方法作一探讨.

    作者:陈昭毅;安黎明;赵俊华;林晓瀚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不同肝病患者外周血CD25+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外周血CD25+细胞含量与肝病患者病情转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55例肝病患者及50名正常人外周血CD25+细胞进行检测,并对68例治疗好转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各种肝病患者外周血CD25+细胞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其下降程度依次为肝癌患者>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68例肝病患者治疗后CD25+细胞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提示外周血CD25+细胞含量的检测对肝病患者的病情判断及病情转化和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金秀国;方国安;刘波;庄晓玲;方汉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错配PCR-RFLP技术在小儿脊髓性肌萎缩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小儿脊髓性肌萎缩(SMA)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应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7例临床诊断的SMA患儿及21名健康儿童运动神经元存活(SMN)基因进行检测.结果7例患儿的SMN基因外显子7均有缺失.正常人SMN基因均未缺失.结论使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SMA患儿进行基因诊断,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作者:余钟声;周柏林;水泉祥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20例临床分析

    随着CT技术的普遍应用,临床上无典型症状脑梗死的报道屡有所见,但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的报道并不多见.近年来,头颅MRI检查的广泛应用,对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的检出逐渐增多.现就我院近4年来20例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患者资料进行探讨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俊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残胃溃疡26例治疗分析

    残胃溃疡是胃次全切除术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对其治疗目前报道不多,现将我院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26例残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金冠福;戴加勇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阳性的Ⅲ型新月体肾炎1例诊治

    为提高对儿童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阳性的Ⅲ型新月体肾炎的认识,现将我院1999年6月收治的1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林瑞霞;杨青;庄捷秋;林艳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乐频清加病毒唑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试用乐频清加病毒唑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启源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脑出血合并医院感染患者诊治分析

    医院感染是当今医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脑出血易并发医院感染.为提高对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状况及预后影响的认识,现将本院4年来收治的286例脑出血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如下.

    作者:程赣萍;杨金禄;王桥根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h血压节律研究

    目的了解自然分娩健康足月新生儿出生后24h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6:00、10:00、14:00、18:00、22:00(即每4h1次)为测量时间点,对106名自然分娩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24h内的血压进行测量.结果正常新生儿生后24h内血压表现为2:00低,6:00、10:00升至高,在14:00有一谷值,在18:00又有一小高峰,至22:00下降.其中收缩压低点与高点相差0.9kPa(6.8mmHg),舒张压低点和高点相差0.7kPa(5.2mmHg).男女新生儿各个时间点血压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自然分娩健康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即有显著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男女性相似.

    作者:韦翊;陈安;杜立中;施长春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缓解期外周血NK细胞的变化

    人体外周血NK细胞在细胞免疫应答中反应快、效应早,起着特有抗感染免疫功能.笔者通过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缓解期外周血NK细胞数量,以了解其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作者:朱克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3种不同方法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疣,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尚无特效疗法.近两年来,笔者采用多功能美容手术仪除疣、自体疣埋人及两种方法联合治疗尖锐湿疣,并观察了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燕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影响

    笔者发现,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的患者发生脑梗死时,临床症状较轻,预后较好.为了解阿斯匹林对脑梗死病情的影响,笔者对1996年3月~1998年3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对照性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萍娟;徐炳灿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小儿复发性发热性非化脓性结节性脂膜炎4例

    复发性发热性非化脓性结节性脂膜炎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但近年来,国内外发现儿科病例也有增多趋势.现将我院1980~1997年收治的4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吴芳;竺智伟;蒋优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导致核黄疸已经引起临床工作者高度重视,但其对肾脏是否有损害?我们通过测定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尿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美珍;周馥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