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促进理念在基层医院护士职业防护中的应用

彭晶;马倩;何长秀

关键词:健康促进, 职业防护, 基层医院护士, 健康教育, 环境支持
摘要:同上级医院相比,基层医院护士的职业防护有其特点.针对基层医院护士职业防护存在的缺陷,将新的卫生理念--健康促进应用于此,重点在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两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全血细胞减少50例病因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可由造血系统疾病或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造血系统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低增生型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脾功能亢进症、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作者:田风华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扶正口服液对吗啡依赖大鼠血清NO、NOS的影响

    目的:观察扶正口服液(以下简称FZY)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血清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影响.方法:剂量递增sc吗啡建立14 d大鼠吗啡依赖模型,观察FZY对纳洛酮催促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①FZY两个剂量(5.48、10.96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吗啡依赖大鼠催促戒断症状分值(P<0.01),且10.96 g生药/kg能明显抑制戒断引起的体重下降(P<0.01);②FZY两个剂量(5.48、10.96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效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扶正口服液能缓解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体内NOS活性,进而下调NO水平有关.

    作者:杨铮;黄建春;黄仁彬;黎昀;霍志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口服曲马多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1例

    笔者近日遇到1例口服曲马多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11岁.平时学习成绩好.因咽痛1 d到当地医院就诊,给予阿莫西林消炎和曲马多(2片/次)止痛治疗.服药1 h后出现轻微的嗜睡,随即反复出现嗜睡、颈后仰、斜颈、两眼斜视.

    作者:马敏麟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神经性头痛有治疗难、易反复的特点,患者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且治疗费用大,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巨大的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笔者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疼痛门诊治疗神经性头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赵鸿雁;徐建军;金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比较常见,如因服四环素而形成的四环素牙、服阿司匹林而形成的阿司匹林胃、服非那西汀而形成的非那西汀肾,都是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对机体所造成的不良反应.

    作者:唐锦辉;廖和菊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几种淡水鱼的药用价值

    在自然界,鱼类是动物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类群.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只注重它们的营养成分,把它们做成美味佳肴,而忽视了它们的药用价值.其实,药食同源,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各种动、植物用于疾病的治疗,以减轻病情和祛除疾患.为了继承和发展祖国医药的精华,现将几种常见淡水鱼的性味功能总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成良春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普通外科术后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术后感染常见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普通外科患者术后临床标本,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以K-B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共采集临床标本386份,病原菌检出率为39.64%.检出的病原菌中G-杆菌占58.8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G+球菌占34.64%,以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多见.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普遍较低,为15.79%~33.33%,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均为0.结论:普通外科应加强对术后感染病原菌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进行治疗.

    作者:黄智勇;高文明;倪世宇;孙晶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联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嗪磷酸盐针剂联合阿昔洛韦针剂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20例寻常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B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磷酸盐,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A组与B组在止疱、脱痂及全病程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止痛方面,A组明显快于B组(P<0.01).结论:川芎嗪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是安全、简便、高效的手段之一,值得推广.

    作者:于长林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15例治疗性血浆置换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PE)是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将病人血液抽出,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弃去有致病因子的异常血浆,再将细胞成分与废弃血浆等量的置换液回输给病人的一种新型疗法.

    作者:励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一起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2006年9月16日晚10时30分,接到阜新市第五人民医院(原阜新铁路医院)报告:阜新金龙酒店承办婚宴后,用餐人员先后有18人因腹痛、腹泻到我院住院治疗.

    作者:宋丽娟;刘忠哲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肿瘤科护士的压力及对策

    分析肿瘤科护士工作中存在的压力,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作者:刘璇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的鼻窦炎发病率很高,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1].我科2004年6月~2006年8月对确诊为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28例病人施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经随访观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徐晓霞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气管切开是一种急救手术,气管切开后由于气管直接与外界交通,在手术部位要插入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便于病人呼吸,开放性切口异物易落入而致病人发生气管和肺部感染.因此,严格的无菌观念,综合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及时细致地观察病人的肺部症状和体征,有效湿化和吸痰可降低病人的肺部感染发病率,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水琴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脊柱骨折的X线、CT、MR影像诊断学对比分析

    目的:讨论X线、CT、MR在诊断脊柱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X线、CT、MR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片向椎体周围膨出.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结论:良好的平片只显示脊柱二维结构,CT、MR显示脊柱的三维结构,CT、MR对爆裂骨折能做出全面证实和诊断,对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改变,椎管继发狭窄,脊髓是否挫伤,CT诊断具有优势.

    作者:王宏伟;蒋高民;刘国浩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古方新用——桂枝汤

    桂枝汤又名阳旦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由桂枝9 g、芍药9 g、炙甘草6 g、生姜9 g、大枣12枚组成.其功能为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汗出,鼻塞,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作者:林晓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一贯煎在晚期乳腺导管癌AT化疗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中年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0%~15%[1,2].近年来,我国此类患者有上升趋势,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3].对于晚期乳腺导管癌常采取化疗方法治疗.但在化疗过程中,其严重的毒副反应常使身体机能受到严重的打击.

    作者:王振飞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服用中药;对照组60例,服用西比灵胶囊.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确切.

    作者:林鎏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儿童肱骨干骺端病理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锥形NiTi(镍钛)记忆合金环抱臂式接骨板在儿童肱骨干骺端病理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自2002年6月~2006年6月,应用锥形NiTi记忆合金环抱臂式接骨板+植骨术治疗儿童肱骨干骺端病理性骨折22例,随访6~18个月.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无骨不连,无畸形愈合,无骨骺异常发育,邻近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锥形NiTi记忆合金环抱臂式接骨板是儿童肱骨干骺端病理性骨折中的一种简捷、安全、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邱志龙;罗小中;戴海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术后肺复张的影响因素探讨

    胸科手术后,咳痰是促进患者肺复张的主要措施之一[1].因此患者术后能否有效咳嗽、能否主动配合咳嗽,成为术后护理需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术后肺复张的影响因素作一初探.

    作者:刘亚力;金纳新;石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羊水栓塞的早期识别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7例羊水栓塞(AFE)出现前驱症状或不典型症状时的临床处理,总结认识及体会.方法:对我院1998~2006年出现的7例不典型AFE或在AFE前驱症状时的临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均使用了地塞米松,6例使用了肝素25 mg,2例输注冷沉淀,1例输注纤维蛋白原.结论:抢救AFE的关键在于医务人员及早识别症状,及早应用地塞米松及肝素.

    作者:吴小容;李群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