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及治疗作用

周文明;丁义;叶冬梅;黄玉海;张奎林;唐迎春;张萍

关键词:泛影葡胺, 粘连性肠梗阻, 造影,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粘连性肠梗阻是普外科的多发疾病,除绞窄性发作外多可采用保守治疗,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近几年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泛影葡胺行胃肠道造影来判断是否需要手术疗法.结果:经过泛影葡胺造影后,有大部分患者造影时判断为部分性不全性肠梗阻,于造影后4 h能完全溶解梗阻,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减少手术阴性探查率,取得很好的治疗目的.结论: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具有很好的诊断、治疗作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异舒吉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检测冠心病人存活心肌

    目的:探讨异舒吉(isoket)对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LDDSE)的影响.方法:将39例研究对象依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3组:对照组(CON)12例、冠心病1组(CAD1)15例和冠心病2组(CAD2)12例,其中CAD2行LDDSE+isoket,其余两组行LDDSE,以冠脉介人性治疗(PCI)后室壁运动改善的结果作为评价LDDSE的标准.结果:isoket可以明显增加心率,降低收缩压,但对舒张压影响轻微.CAD2组存活心肌的检出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CAD1组.结论:isoket可提高LDDSE存活心肌检出率.

    作者:李岩松;任淑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体位干预对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的作用,以降低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将行剖宫产术的11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孕妇于麻醉后采用常规仰卧位,干预组在手术不同的时段设置不同的体位.结果:对照组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21例,占38.18%;干预组发生2例,占3.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体位干预可有效降低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田俊玲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小切口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267例治疗体会

    为了探讨小切口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我们对1996年以来收治的267例行小切口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认为采用小切口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并且创伤小、副损伤少、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并易于患者接受.

    作者:杜勇;唐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目的:探讨酶清洗剂、戊二醛消毒剂在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酶清洗剂与戊二醛消毒剂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内镜清洗必须使用液态清澈透明、无泡少泡、均匀无杂质、具有漂洗功能、适水温的要求、对水质无限制的多酶清洗剂、戊二醛消毒剂.结论:内镜的清洗采用多酶清洗剂、戊二醛消毒剂对保证消毒成功和控制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桂凤;岂金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抢救,治疗组在常规抢救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监测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28/32),治愈率达87.5%;对照组治愈19例(21/30),治愈率为70%,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抑制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纳洛酮(naloxone,NX)作用迅速,在意识转清时间、阿托品化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疗法.在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时,及时应用纳洛酮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汤正维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原因分析及对策

    报道100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影响因素,其主要因素与操作者的情绪及心理素质、操作者的技术、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协助者固定患儿的方法、临床经验等有关,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朱丽仙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自制喹连硝黛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58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喹连硝黛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丽珠得乐、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36例,临床治愈118例,显效8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20%;对照组122例,临床治愈76例,显效6例,好转9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74.5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喹连硝黛胶囊对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促进溃疡修复的机制可能与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改善局部胃肠黏膜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机能等有关.

    作者:付志才;魏学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护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有效救护.方法:完善组织管理,及时有效地反复洗胃,早期足量反复应用特异性解毒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56例患者中,7例发生中间综合征(IMS),其中2例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严密的救护措施能确保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护.

    作者:叶桂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21和cyclin D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1与癌基因cyclin D1在膀胱移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6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21,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21、cyclin D1蛋白在膀胱移行癌I,Ⅱ,Ⅲ级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1.8%,62.5%;71.8%,80.8%;46.7%,83.3%.在Tis-T1期,T2~4期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1.6%,83.3%,73.3%,30.0%.结论:P21与cyclinD1蛋白在膀胱移行的细胞癌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呈负相关.

    作者:邓志坚;黄斌;张宏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经桡动脉穿刺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16例冠心病患者,男96例,女20例,年龄(57±14)岁,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5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行股动脉穿刺,2例桡动脉穿刺虽成功但试行球囊扩张失败,其余患者均取得穿刺和介入治疗成功.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可行,但穿刺较困难,导引导管支撑力较差,应警惕局部血管损伤的可能.

    作者:李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目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分析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纠纷.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可对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发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沈亚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利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提高胃癌的诊断

    胃癌为胃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可以通过纤维胃镜做出正确的早期诊断,但有个别病例因取材过小、过少,或病变小取材有限而造成诊断困难,这就需要利用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来进行辅助诊断.

    作者:王艳梅;代香元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目的:介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术前准备、术中的配合、术后的护理及早期的康复锻炼的经验.结果: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明显提高.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是提高治疗及护理质量的保证.

    作者:王芳;时俊霞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双胎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

    通过对双胎早产、低体重儿在喂养、保温、保湿、呼吸等方面的精心护理,患儿完全康复,此病例的护理经验可为相同情况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全姬淑;刘淼;李丽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影响

    目的: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调动病人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康复,降低病残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大限度地恢复社会功能.方法:利用护理程序在病人的入院阶段、治疗阶段、康复阶段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制订护理干预计划,有的放矢地施以正性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通过与对照组病人在依从性,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处理显示有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在病人的治疗中可起到促进康复的作用.

    作者:张成君;赫玉芬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眼爆炸伤病人的护理

    为了加强对眼爆炸伤病人的护理,提高眼损伤病人的治愈率.我科2005~2006年收治眼爆炸伤病人39例(43眼)病人,通过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的视力恢复到佳状态.

    作者:王涛;赵艳辉;陈萍;曲妆贞;高玉霞;郑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及防治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应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从而达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终目标.

    作者:谭丽;樊立坤;景玉芝;王志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益心活血汤治疗冠心病7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心活血汤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心活血汤,疗程均为2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84.13%;心电图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84.29%,74.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益心活血汤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伟;王萍;孙淑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体外增殖能力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正常成人新鲜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利用连续非贴壁的方法获得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IFN-γ、IL-1β、IL-2、CD3mAb),诱导生成CIK细胞,以LAK细胞作为对照.观察CIK细胞的扩增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MTT法测定其杀瘤活性.结果:诱导16 d后,CIK细胞的增殖率达到高峰,具有较强的扩增能力,经过22 d培养,总的细胞数可扩增至100多倍;CIK细胞和LAK细胞相比,在前期无明显差异,至18、21 d时扩增能力显著高于LAK细胞的扩增倍数(P《0.01).CIK细胞是一群异质细胞群,CD3+CD56+细胞为其主要的效应细胞,经过22 d培养显著增加,为(55.15+5.49)%,其绝对值可增加1500多倍.CIK对A-549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LAK细胞(P《0.05),具有较强的杀瘤能力.结论: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和杀瘤能力,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

    作者:王佳烈;马国强;包利清;刘艳茹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法:对我院消化科2001年5月~2006年6月诊断为FD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80例中有75例Hp检测者,阳性20例,阳性率2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FD的Hp感染率与正常人群无差别,制酸药及促动力药联用治疗有效.

    作者:孙翠兵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