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21和cyclin D1的表达及意义

邓志坚;黄斌;张宏泉

关键词:p21蛋白, Cyclin D1蛋白, 膀胱移行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1与癌基因cyclin D1在膀胱移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6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21,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21、cyclin D1蛋白在膀胱移行癌I,Ⅱ,Ⅲ级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1.8%,62.5%;71.8%,80.8%;46.7%,83.3%.在Tis-T1期,T2~4期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1.6%,83.3%,73.3%,30.0%.结论:P21与cyclinD1蛋白在膀胱移行的细胞癌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呈负相关.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松动术结合物理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结合物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干扰电、牵引、超短波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按摩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定分值.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较佳,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比较,P《0.001.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物理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方面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良杏;田洋;闫立枫;阴生国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老年病人手术前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手术前护理的特殊性.方法:通过护理观察,针对老年病人的生命器官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积极主动地实施手术前护理.结果:经过细心护理,老年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有计划的术前护理,可使老年病人积极配合,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张静;滕秀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疗效的思考

    近年高血压病的治疗观念和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保护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是临床判断疗效的新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增厚(IMT≥0.9 mm)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较早期表现.测量颈动脉IMT增厚可作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可靠的替代指标.现代医学对IMT增厚的疗效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而中医药对IMT增厚的干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笔者在临床上观察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面缺乏量化指标,本文旨在期待传统中医药将会在减少颈动脉IMT增厚和改善全身AS方面做出较大的贡献.通过检测IMT这一客观指标来评估中医理法方药在疗效方面的可行性,另外通过检测IMT这一客观指标使中医证候量化,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张丽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处理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出现的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低位吻合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吻合口漏的患者采用手术及保守治疗(骶前双腔管冲洗引流加肛管引流).结果:共行低位保肛手术34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1例,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3.2%.患者的年龄、吻合技术和肿瘤组织学分型与吻合口漏的发生无关.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小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11例患者中有3例行手术治疗(HA手术),8例采用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吻合口漏发生至出院时间平均为10~15 d.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吻合技术是防止吻合口漏发生的关键.正确判断吻合口漏的发生及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疗的前提,双腔引流管加肛管引流是保守治疗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景东;李柏文;严智勇;孙晓东;杨海松;杨涛;邹洁静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苍菊明目颗粒治疗弱视、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证临床验证

    为评价中药苍菊明目颗粒治疗弱视、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院按照临床验证计划,于2005年1月~2006年10月进行临床验证,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志军;彭建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支气管扩张患者行肺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由于支气管壁及其周围肺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所造成的一根或多根支气管异常性、永久性扩张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病程长,痛苦大,生活质量极度下降,手术切除病肺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患者肺功能差,胸腔粘连严重,手术创面大,出血量多,手术难度相对复杂.因此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但要熟悉疾病的特点,还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技术,从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上小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的外科并发症,孕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与非孕期相同,为1/1 000~1/2 000.急性阑尾炎可发生在妊娠各期,分娩期及产后少见.妊娠期阑尾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故掌握妊娠期阑尾炎的特点,对早期诊断与及时处理极为重要[1].

    作者:王宏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MCI-186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影响

    目的:研究MCI-186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共分3组:正常对照组、MCI-186处理组(20μmol/L MCI-186,30μmol/L Aβ25-35)和Aβ25-35干预组(30μmol/L Aβ25-35).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ELISA法测定AGEs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CI-186预处理组细胞生存率和AGEs含量没有差异(P》0.05).与AB25-35干预组相比,MCI-186预处理组细胞生存率和AGEs含量减低(P《0.001,P《0.01).结论:MCI-186能够减少Aβ25-35对:PC12细胞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李慧子;于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内分泌治疗已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规范疗法,本文旨在探讨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2006年9月收治的28例阿那曲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经过阿那曲唑治疗后,总有效率57.1%,临床受益率为71.4%,且不良反应少,并发症症状不严重,表现出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内分泌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阿那曲唑在晚期乳腺癌的合理应用,显著改善了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张晓建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官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43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评价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优势及价值.结果: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20.9%.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26例,占60.5%.取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异常41例,占95.35%.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官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官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作者:冯光荣;邹玉兰;赵萍;赵文翠;赵世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药品冷冻干燥技术的研究

    介绍药品冷冻干燥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其与产品外观、活性、性状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合药品生产的关键参数的范围及主要操作步骤的操作方法,以便药企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及时解决冷冻干燥时遇到的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杜绝不合格批次的出现,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作者:姚明春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目的:探讨酶清洗剂、戊二醛消毒剂在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酶清洗剂与戊二醛消毒剂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内镜清洗必须使用液态清澈透明、无泡少泡、均匀无杂质、具有漂洗功能、适水温的要求、对水质无限制的多酶清洗剂、戊二醛消毒剂.结论:内镜的清洗采用多酶清洗剂、戊二醛消毒剂对保证消毒成功和控制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桂凤;岂金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轻抑郁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从护理的角度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轻抑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轻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进行对照研究,疗程12周,采用HAMD,BPRS,NOSIE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的BPRS症状自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NOSIE总积极因素分较对照组高,总消极因素分较对照组低,研究组病情总体计分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轻抑郁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近期疗效明显.

    作者:关文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自拟活血化瘀方辨证施治高血压病70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已从11.28%上升到18.80%,高血压病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死亡率、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与健康.

    作者:王永兰;王志良;王宗芃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腹部不加压静脉肾盂造影临床应用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不断的转变,以及紧张的生活、工作压力等多方面的诱因,泌尿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多,虽然CT、核磁等现代化设备已运用到检查当中,但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是临床常用于诊断泌尿系疾病、了解功能的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1].

    作者:白忠云;杨艳春;冯兰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比较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比较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在10~7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75%(n=6).结论:HPLC法较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以作为清开灵注射液含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慧;姚惠芬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产科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探讨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现将我院产科开展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玉霞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血凝酶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9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血凝酶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22例,分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凝酶,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如止血时间、输血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止血时间和输血量明显短于和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凝酶能有效地缩短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时间,减少输血量.

    作者:吴益怀;刘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异舒吉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检测冠心病人存活心肌

    目的:探讨异舒吉(isoket)对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LDDSE)的影响.方法:将39例研究对象依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3组:对照组(CON)12例、冠心病1组(CAD1)15例和冠心病2组(CAD2)12例,其中CAD2行LDDSE+isoket,其余两组行LDDSE,以冠脉介人性治疗(PCI)后室壁运动改善的结果作为评价LDDSE的标准.结果:isoket可以明显增加心率,降低收缩压,但对舒张压影响轻微.CAD2组存活心肌的检出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CAD1组.结论:isoket可提高LDDSE存活心肌检出率.

    作者:李岩松;任淑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双胎妊娠1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对双胎妊娠135例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单胎妊娠150例作比较.结果:双胎妊娠的子痫前期、贫血、胎膜早破和早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单胎妊娠,差异具有显著性;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剖宫分娩为主.结论:双胎妊娠的产前监护及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和治疗,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对于改善双胎妊娠的预后和降低双胎妊娠的围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妹;林怡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