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
报告62例骨质疏松并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正确评估手术耐受性、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蒋常英;王凤娟;罗云香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苏可诺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符合ACC/AHA诊断标准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硝酸甘油、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桔抗剂、他汀类降脂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苏可诺5000u,q12h,iH连用7天.结果用苏可诺治疗临床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苏可诺可作为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辅助药物之一.
作者:徐辉;杜杰;卞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Apgar评分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对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10man Apgar评分<7分者进行头颅CT扫描.结果Apgar评分<7分者脑损伤发生率1min(p>0.05)与5min(p<0.05)比较存在差异,但无显著性,1rmin与10min(p<0.01)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与Apagr评分的高低划分与窒息程度无显著相关,而与窒息时间长短有显著相关.
作者:熊锦清;林华梅;陈少梅;李苑娜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进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普外科和普胸外科病人12例,平均(67±4)岁.心梗发生至手术间隔时间72~175d.麻醉选择为硬膜外阻滞或复合全身麻醉,保留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结果病人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中心电图监测无缺血性ST-T改变.术后病人镇痛效果良好.随访至出院,无1例出现急性心衰和心肌梗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应放宽时间限制.急性心梗康复期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的危险不仅与心梗发生的时间间隔相关,还取决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病人对体力活动的耐受程度及外科手术性质.充分的术前准备对稳定围手术期心脏功能十分重要.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较适合的麻醉方法.
作者:唐季生;曹秀丽;向美丽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以桂枝茯苓丸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本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和口服复方丹参片治疗.结果改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9.8%,较对照组(46.2%)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汤剂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含服硝酸甘油片剂均明显降低(P<0.05~0.001).本药随治疗时间延长、效果稳定上升,与同期复方丹参片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0.001).本药观察2个疗程,近期疗效可靠,心电图(ECG)改善率为45.2%,与复方丹参片(30.8%)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本方能改善胸闷、心悸、气短、头痛、头晕等症状,对血糖、肝肾功能、血脂等无影响,改汤剂治疗急症冠心病心绞痛效果可靠.
作者:马规划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总结7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中存活55例(70.5%),死亡23例(29.5%)已存活病人中恢复良好27例,中残13例,重残15例.结论除尽早消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等积极治疗外,同时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如生命体征的监测,颅内压监测,气管插管的护理,引流管的通畅,医院感染的预防,营养支持等,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方面作用重大.
作者:李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尿石症是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部位结石的统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与环境、全身性疾病和泌尿系统有密切关系,有一定的地区性;与气候、水质、饮食、性别、遗传因素相关.本文就尿pH、血型、性别、职业,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以期找出与尿石症的关系.
作者:高光伟;冯向东;孙胤;席小红;段新静;孙振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癌性疼痛是一种主观症状,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因此正确评估疼痛是有效治疗的第一步.由于癌痛个体差异相当大,且与癌的性质、癌的大小、癌变的程度、全身状态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有关.因此,在对癌痛评估时,要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相信病人,取得可靠的依据.
作者:方玉银;张玉华;周霄雯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特点.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显著降低.
作者:邹积明;阎忠琴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通过产科病房对孕产妇实施的健康教育,观察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孕产妇的护理技能,减少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2000年1月~12月实施健康教育前168例产妇为对照组,2001年1月~12月实施健康教育后184例产妇为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通过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的护理技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李佳境;王秀兰;吴双英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为探讨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NP)发病特点,现对医院近4年76例病例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院内肺炎(NP)又称医院获得性肺炎.76例病例均符合院内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1,2],其中男50例,女26例,年龄大96岁,平均(68+3)岁.大部分患者有两种以上基础疾病,首发病为慢性阻塞性疾病36例,恶性肿瘤16例,血液病4例,脑血管疾病14例,其他疾病10例.本组患者中有26例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多数患者长期卧床并反复接受多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作者:黄琦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医药企业目前激励机制的应用现状还远不能令人满意,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必须建立并运用好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现就医药企业如何应用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确保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进行探讨.
作者:李洪志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黄连素片加环丙沙星针治疗压疮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各科20例压疮患者采用黄连素片加环丙沙星针混合后外涂的方法.结果压疮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94.6%.结论黄连素片加环丙沙星针治疗压疮有效.尤以Ⅱ期、Ⅲ期压疮为佳.
作者:郑旭初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3种常用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的优缺点、临床选择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采用6点穿刺进行的68例手指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A组),32例手指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B组),72例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C组)方法的安全性、检出率、并发症、医疗费用等.结果C组的检出率和医疗费用显著高于A、B两组(P<0.05),血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但与B组无显著差异.A组和B组的检出率和医疗费用无显著差异(P>0.05).经B、C组的感染发生率和直肠出血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3组术后血精、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法的检出率和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有条件可提倡使用;手指引导的经会阴或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法简便实用经济.
作者:孙明;庞健;陈立新;吴荣海;程洲平;廖勇彬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的炎症,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本科自2003年8月~2005年6月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83例,取得显著疗效,治愈率达98.7%.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是一种方便、简单、经济、显效、无痛苦的较好方法.
作者:舒桂兰;姜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医学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急需更新优化.明确馆员合理的知识结构内容,认清优化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掌握优化知识应注意的问题,是实现优化知识结构,达到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基本途径.
作者:赵军 刊期: 2006年第14期
1病例(1)患者,男,11岁,因腹部打伤伴疼痛1天后入院.(2)体检:神志清,痛苦貌,T28.5℃P130次每分,R28次每分,SpO2 98%,BP 100/80mmng,体重28kg,腹部压痛,反跳痛伴肌卫.
作者:姜建凤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试纸快速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3例可疑的AMI患者在发病后24h内对cTnT的定性测定和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活性.结果发病后6h和24h内cTnT定性检测AMI的敏感性分别为40.2%和92.8%,特异性为100%;而发病后6h和24h内CK-MB(活性)检测AMI的敏感性分别为76%和78.5%.结论cTnT试纸快速检测对诊断AM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方法简单快速,适宜床边检测,有利于AMI的早期初筛诊断.
作者:陆宁;庄维丹;凌建洋;钟远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前,全球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从住院患者的年龄结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的老年化问题也是相当明显.为了了解对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找出影响的心理因素,并作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我们对106例住院患者做了初步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翔雯;王淑娜;谢慧萍;华玉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为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脑部血流受阻所致病症,分缺血性卒中(中风)和出血性卒中(中风).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150万~180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病例的75%.在我国死于脑血管病多于死于心脏病及癌症,脑血管病居3大死因之首[1].脑卒中不但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在存活下来的占80%的中风患者中,仅有10%左右能完全恢复正常功能,绝大多数患者都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从而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
作者:赵财仕;栾胜凤;石艳;孙修安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