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励机制在医药企业的应用

李洪志

关键词:激励机制, 医药企业, 应用
摘要:医药企业目前激励机制的应用现状还远不能令人满意,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必须建立并运用好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现就医药企业如何应用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确保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进行探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Apgar评分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Apgar评分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对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10man Apgar评分<7分者进行头颅CT扫描.结果Apgar评分<7分者脑损伤发生率1min(p>0.05)与5min(p<0.05)比较存在差异,但无显著性,1rmin与10min(p<0.01)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与Apagr评分的高低划分与窒息程度无显著相关,而与窒息时间长短有显著相关.

    作者:熊锦清;林华梅;陈少梅;李苑娜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ICU综合征的防治与护理

    采取问卷调查法对我院ICU中100例手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ICU综合征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患者自身疾病等有关.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休养环境可减少或预防该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陈蓉;龚晓琪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紧急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麻醉过程中,麻醉医师常遇到棘手的问题是困难气管插管,尤其是术前估计不足、准备不充分时,轻则可造成咽喉损伤、声带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重则导致插管失败、严重缺氧等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我们在过去的3年内对20例全麻后直接喉镜插管失败的困难气管插管病人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均获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中凯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32例创伤性膈破裂与膈疝的护理

    目的通过创伤性膈破裂与膈疝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提高治愈率,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经手术证实32例创伤性膈破裂与膈疝病例护理.通过术前早期急救(纠正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及早确诊,做好术前相关检查.术后严密监护,做好各管道及呼吸道的护理观察;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结果本组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1例双侧膈疝死于剖腹术后严重休克、呼吸衰竭,另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严重肺挫伤、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均治愈出院,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创伤性膈破裂与膈疝多因合并复合损伤及严重休克,膈疝的症状及体征易被掩盖,护理人员应熟悉及掌握膈疝的病因、症状和体征.对有严重胸腹外伤者应高度警惕,术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协助做好相关检查,对于协助医生提高术前确诊率,及时手术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术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治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艳红;邵秀娇;林少虹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护理程序在手术室聘用护士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手术室聘用制护士的整体素质.方法科室采取了岗前培训、具体工作安排、培养其科学意识、推动学科发展等一系列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经验.结论加强聘用护士综合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作者:胡玉华;柳娟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激励机制在医药企业的应用

    医药企业目前激励机制的应用现状还远不能令人满意,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必须建立并运用好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现就医药企业如何应用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确保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进行探讨.

    作者:李洪志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甘露醇治疗脑梗塞82例分析

    自由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笔者应用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甘露醇为主治疗脑梗塞82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庆章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磁共振尿路成像在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小儿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患儿行MRU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MRU诊断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准确率为100%,而IVU、CT、B超诊断的准确率分别是66.7%、60%和53.3%.结论MRU对小儿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根生;李玉侠;宋翠萍;张会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特点及护理

    老年人心律失常较为常见,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选取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月60岁以上103例住院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原发疾病、心律失常类型、特点、护理干预对策阐述如下.

    作者:阎忠琴;薄淑娟;刘翠艳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谈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档案的管理

    本文旨在阐述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档案的收集、管理及开发利用在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开发业务技术档案信息资源对提高医院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者:刘晓卿;肖燕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钛合金空心螺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用钛合金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7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7例,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70~92岁,平均79.4岁,在臂机监视下打入3根钛合金空心螺钉.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2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患者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7个月,平均4.4个月.无严重合并症出现.结论对于高龄患者的股骨颈骨折,用钛合金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迟玲琦;王金柱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纳洛酮的临床新用

    1纳洛酮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昏迷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纳洛酮[1],首剂2.0mg,静脉推注,再以4.0mg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1次/d,直至患者意识完全恢复.表明在综合治疗的前提下,尽早应用纳洛酮,可提早恢复意识,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郭秋兰;汤海荣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活血降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降脂颗粒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调脂作用.方法将28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活血降脂颗粒,对照组服用月见草油丸,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其疗效及两组血脂(TC、TG、LDL-C和HDL-C)、血黏度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14%)优于对照组(49.28%),P<0.01.治疗后两组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TG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全血高、低切黏度有一定降低(P<0.01).结论活血降脂颗粒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调脂作用,且有一定的降低血黏度的作用.

    作者:陈友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恶性组织细胞病早期诊断的初步探讨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是组织细胞系的一种恶性增生性疾病,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很难早期诊断,并极易被误诊.因此探讨本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消除各种误诊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血液科通过对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经过,发现了一种能早期诊断该病的有效方法,即淋巴结印片,该方法快速简捷容易掌握,而且阳性率高,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王千山;孙启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全麻病人诱导期的影响

    无论何种手术对病人都是一种应激,不仅有身体上的刺激,而且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有调查表明,90%的病人因为对手术的安全性缺乏了解,特别是对麻醉的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和焦虑.我院手术室从2004年12月份开始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萍;王茹;马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1例胰腺断裂行腹腔双套管灌洗的护理

    1病例(1)患者,男,11岁,因腹部打伤伴疼痛1天后入院.(2)体检:神志清,痛苦貌,T28.5℃P130次每分,R28次每分,SpO2 98%,BP 100/80mmng,体重28kg,腹部压痛,反跳痛伴肌卫.

    作者:姜建凤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83例疗效观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的炎症,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本科自2003年8月~2005年6月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83例,取得显著疗效,治愈率达98.7%.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是一种方便、简单、经济、显效、无痛苦的较好方法.

    作者:舒桂兰;姜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谈抗感冒药物成份的组成与合理应用

    目前市场上抗感冒药物种类繁多,近年来,中西药更是层出不穷,且大多数是非处方类抗感冒药,使患者很难了解抗感冒药的组成、成份、作用和副作用、禁忌症、注意事项等,甚至几种感冒药重复使用,屡见不鲜,从而造成感冒药的滥用,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及经济上的损失.感冒药多采用复方制剂,具体的组成成分有以下几种:

    作者:张淼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心肌肌钙蛋白T试纸快速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试纸快速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3例可疑的AMI患者在发病后24h内对cTnT的定性测定和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活性.结果发病后6h和24h内cTnT定性检测AMI的敏感性分别为40.2%和92.8%,特异性为100%;而发病后6h和24h内CK-MB(活性)检测AMI的敏感性分别为76%和78.5%.结论cTnT试纸快速检测对诊断AM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方法简单快速,适宜床边检测,有利于AMI的早期初筛诊断.

    作者:陆宁;庄维丹;凌建洋;钟远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估测.方法对53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其内膜厚度、内膜回声结构及血流.结果二维超声测量内膜厚度<5mm时可以不做诊刮,定期进行观察,内膜癌和良性内膜病变的血流显示率及动脉RI值有显著差异(P<0.05),内膜癌的RI=0.45作为区别良恶性内膜病变的界限时,其敏感性为85%.当RI<0.5时应考虑子宫恶性病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洪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