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图观察

张明;张昕

关键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脑电图
摘要: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变化.方法 通过对23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脑电图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在总共23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总异常率为74.7%,服用氯丙嗪患者异常率为11.5%、奋乃静异常率为4.7%、氯氮平异常率为59.8%、维思通、奎的平未见异常.结论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较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更安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提高护士长的执行力

    随着医院的发展,护士长队伍越来越壮大.护理管理是一门学问,并非一学就会,更不是一看就知.只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护理管理水平才能有所提高.护士长在医院是基层的管理者,要管的事情特别多,要思考的问题也不少,但如何发挥科室的大潜能,达到佳的效果,确要下一番功夫.

    作者:陈佳佳;康悦;朱桂霞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 报道应用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24例,皮瓣面积大30cm×14cm,小24cm×14cm,皮瓣上端可切取至腘窝下缘,旋转点在外踝尖上1~5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有1例皮瓣远端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所有病例均经3个月至3年以上随访,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有痛觉.结论 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皮肤质量较好,不臃肿,供皮面积较大,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供区.

    作者:战杰;姚阳;石强;吴锦生;许蕙;李崇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肝源性溃疡病66例分析

    自1996~2005年间我们收治肝硬化758例,其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肝源性溃疡病(HPU) 6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社旺;靳艳;郑敬文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28例经头颅CT、MR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12例同时行梗死侧去大骨瓣减压,8例于术后1~3天经CT复查证实后再次行梗死侧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按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5例(17.9%),中残8例(28.6%),重残6例(21.4%),植物生存1例(3.6%),死亡8例(28.6%).结论 重度颅脑外伤颅内血肿常规复查CT、MR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钢剑;王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甲状腺肿块针吸细胞学病理形态观察分析

    甲状腺肿块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包括良、恶性肿瘤,增生等病变.针吸细胞学诊断甲状腺肿块为临床提供了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依据,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和准确的诊断技术.本文对274例甲状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孙海斌;郑晓芙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龟羚帕安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shaking palsy),是一种较常见于老年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强直、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晚期出现严重肌强直、全身僵硬、卧床不起.因其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李汝敏;王鹏飞;郭彦伟;马红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肾囊肿的护理配合

    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随着影像技术及介入治疗的发展,肾囊肿的临床确诊率、微创疗法治愈率明显提高.我院自2001年1月~2006年1月对157例肾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注入无水酒精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方法及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化秋菊;申素英;赵玉梅;韩淑红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的疗效

    我科于2000年5月~2004年5月收治的34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患者中伴有高血压29例,现分析血液透析对其高血压的疗效.

    作者:彭建莉;王月如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护理

    膝关节损伤临床多见,且伤势严重.尽管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关节功能恢复往往不尽人意,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我院自2004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45例,由于功能锻炼指导合理,康复教育到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红秋;丛丽;丛言滋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了解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结果 94.2%的病人迫切需要接受健康教育,90.2%的病人需要了解疾病知识,96.2%的病人学习动机是为了减少疾病的复发.由此可看出,应积极开展和重视对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以满足其健康需求.

    作者:李淑波;王丹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127例肝损害分析

    我院自1999年底收治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以来[1],该病在我地区呈逐年增加趋势,截至2005年底共收治127例,为了提高对EHF肝损害认识,我们对127例EHF肝损害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依据,现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苏静;辛建文;张浩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状,选择16项指标作为可能影响抑郁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对11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进行检测.结果 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为54.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向不稳定性格、左右大脑半球病灶、家庭的矛盾性、社会的支持、手的功能状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且与躯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故其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林晓东;赵丽;李福学;王学敏;田小卫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失眠及其中药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研究表明:睡眠病症在世界是一个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良好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27%的人遭受睡眠症困扰.中华医学会提供的材料表明,中国约有3亿成年人患有睡眠障碍,主要分布在中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而这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

    作者:李喜芹;魏学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红油膏在深度烫伤及烫伤感染中的应用

    笔者应用红油膏治疗深度烫伤及烫伤感染150例,取得明显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立兵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田基黄茶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田基黄茶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40例采用脂必妥片对照治疗,共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与对照组有效率72.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田基黄茶能有效治疗高脂血症患者.

    作者:陈厚平;肖新成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 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后面简称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n=20),按Prince-Henry(PH)评分法评估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两天(2d)其PH评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极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朱轶;刘会长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南蛇簕抗细菌内毒素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南蛇簕提取液对细菌内毒素的破坏作用.方法 采用内毒素检查法观察其破坏细菌内毒素的效果.结果 在灵敏度为0.5EU/ml的鲎试剂反应试验中,药液浓度0.5g/ml,细菌内毒素浓度10EU/ml(20倍)范围均有很好的抗凝集作用.结论 南蛇簕提取液有很好地抗细菌内毒素作用.

    作者:蒋三元;罗治华;张健民;唐荣德;李景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清咽合剂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目的 研究提高本院制剂清咽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替代原质量标准中的化学显色反应定性鉴别,增加正丁醇提取物的测定;以更为合理的检查项替代原有检查项.结果 该标准能准确地鉴别出浙贝母、麦冬、玄参,相对密度、pH值等,正丁醇提取物可控,而且试验所用设备、仪器、试剂简单,时间较短,符合医院制剂室药检工作的实际情况,可行性高.结论 该标准能有效地控制清咽合剂的质量.

    作者:柯颖川;彭天吉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64例生殖器尖锐湿疣的治疗报告

    生殖器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所引起的,近儿年来患病人数有增无减,一经诊断,均采用电灼、液氧喷雾法及包皮环切除术治疗.我站性病门诊从2002年以来共诊治尖锐湿疣6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新典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 研究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 自1998年7月至2006年7月,手术治疗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12例.结果 Masaoka Ⅰ期、Ⅱ期、Ⅳ期各2例、Ⅲ期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1例1月后死于呼吸衰竭,1例2年后死于肿瘤复发.生存10例,9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 全胸片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应该合理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采用低位胸部正中切口,切除肿瘤,清扫前纵隔;选用有效抗菌素防治肺部感染,以降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

    作者:孙锦海 刊期: 2006年第30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