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雨红;马春;骆宇彤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在治疗小儿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158例临床诊断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分云南白药治疗组和凝血酶治疗组,均以3天为1个疗程.结果 云南白药治疗组84例,治愈率92.9%,平均费用4.3元(人民币);凝血酶治疗组74例,治愈率81.5%,平均费用112元(人民币).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2者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57,P<0.05).结论 云南白药是治疗小儿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1种有效、安全、价廉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颖慧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探求对大学生自杀倾向进行危机干预的策略和效果.方法 以1例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作为观察指标,采取个体咨询结合团体辅导,配以中药、理疗以疏肝解郁促进疗效,并充分应用学校危机干预网络的支持、监控功能.结果 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各类分值已由明显异常转为正常范围.结论 进行危机干预需要充分调动心理健康网络成员的全面参与,重视多种咨询治疗途径的整合力量.
作者:谭杰华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 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后面简称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n=20),按Prince-Henry(PH)评分法评估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两天(2d)其PH评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极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朱轶;刘会长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S100A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7例乳腺癌组织中S100A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S100A4蛋白表达率为46.1%(77/167),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与肿瘤大小、ER、PR、病理类型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S100A4表达组患者其总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表达组(43.4%vs.82.6%,P<0.01).结论 乳腺癌S100A4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和转移有一定关系,是判断乳腺癌侵袭、转移与预后的有用指标之一,表达者其预后较差.
作者:莫海鹰;于新发;张成禄;康凯夫;刘汝城;黄桂芳 刊期: 2006年第30期
我院曾于1998~2005年收治肝性脊髓病4例,入院诊断均为肝性脑病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学军 刊期: 2006年第30期
中医中药治疗心力衰竭经验丰富,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我们以益气化饮汤结合西医治疗心力衰竭43例,并对照了29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旭;刘雁;曹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抑郁障碍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精神疾病,通过VR技术在抑郁症中应用及抑郁动物模型探讨其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机制从而治疗抑郁症,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巨大帮助.
作者:姚斌;彭绪坤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28例经头颅CT、MR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12例同时行梗死侧去大骨瓣减压,8例于术后1~3天经CT复查证实后再次行梗死侧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按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5例(17.9%),中残8例(28.6%),重残6例(21.4%),植物生存1例(3.6%),死亡8例(28.6%).结论 重度颅脑外伤颅内血肿常规复查CT、MR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钢剑;王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足部骨折之一,多由高处坠下,足跟受垂直撞击所致,如早期处理不当,特别是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容易出现疼痛、足部僵硬、行走困难等后遗症.我院自2001年3月~2005年5月共收治跟骨骨折21例,均采用克斯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爽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提高本院制剂清咽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替代原质量标准中的化学显色反应定性鉴别,增加正丁醇提取物的测定;以更为合理的检查项替代原有检查项.结果 该标准能准确地鉴别出浙贝母、麦冬、玄参,相对密度、pH值等,正丁醇提取物可控,而且试验所用设备、仪器、试剂简单,时间较短,符合医院制剂室药检工作的实际情况,可行性高.结论 该标准能有效地控制清咽合剂的质量.
作者:柯颖川;彭天吉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和评价多索茶碱疗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安塞玛组和氨茶碱组,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安塞玛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索茶碱疗是一种完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
作者:葛艳;张晓菊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合并恶性腹水术前双路化疗的效果.方法 对42例进展期胃癌合并恶性腹水患者采用术前双路化疗,5-FU、MMC方案同时应用绿慕安腹腔注射,绿慕安5ml/50kg、5-FU400 mg/m2、MMC6 mg/m2,同时静脉予LV5FU2OXA化疗.结果 显效(CR)24例,部分有效(PR)10例,无变化(NC)8例.获得CR+PR的34例,行姑息手术治疗22例,切除率为52.4%(22/42).结论 术前应用双路化疗,为高度进展期胃癌的综合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杨巍 刊期: 2006年第30期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为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一般认为它安全、简单、并发症少.我们自1989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3 408例,发生局麻药误入硬膜外腔2例,误入蛛网膜下腔1例,气胸1例,其中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利民;栾丰年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早期修剪时间与修剪效果之间的关系,判断脐带修剪在预防、治疗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00例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300例,分别于出生后24~48h内;48~72h内;72~96h内,以无菌器械,在常规消毒后,提起脐带残端,于脐根上方、脐带结扎处的下方,修剪掉脐带残端,使脐根部暴露、易于干燥清洁,并以修剪时有无出血及分泌物情况为观察指标,比较分析3组病例之间的差异.结果 以48_2h内修剪组出血少、局部清洁、分泌物渗出少,是修剪脐带残端的适宜时间.结论 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早期修剪是一种改变传统脐部护理的先进方法.
作者:李宛玲 刊期: 2006年第30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约占30%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本文选定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典型丘脑性失语患者46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书超;罗红艳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田基黄茶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40例采用脂必妥片对照治疗,共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与对照组有效率72.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田基黄茶能有效治疗高脂血症患者.
作者:陈厚平;肖新成 刊期: 2006年第30期
古人说,大医精诚.如果一个医生没有一股子对医学执著的探索精神,没有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良好的医德和境界,那么这样的医生是很难成为大医的.
作者:吴马 刊期: 2006年第30期
头痛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由于颅内压增高、脑血管收缩或扩张、脑膜刺激等因素所致,多数疼痛剧烈且持续,给病人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头痛也间接反映出病情的危重与缓解.若护理不当,可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患者死亡.2005年10月至今,我科对急性脑血管病致头痛的患者206例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葳莉;王向芬;马江帆 刊期: 2006年第30期
我院自2003年5月~2006年6月,收住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共29例,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汤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生殖器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所引起的,近儿年来患病人数有增无减,一经诊断,均采用电灼、液氧喷雾法及包皮环切除术治疗.我站性病门诊从2002年以来共诊治尖锐湿疣6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新典 刊期: 2006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