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秋英;沈国伟
近年来,宫颈环型电切术(LEEP)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宫颈病变.LEEP操作方便,可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切除组织可行病理检查,在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宫颈癌早期诊断方面,具有临床使用价值.我院妇科将LEEP用于治疗宫颈病变,取得显著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孙彦玲 刊期: 2006年第36期
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我科自2000年11月~2006年1月,出院病人总数共2 907人次,其中患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就占了663人次,占出院病人总数的22.8%.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伴有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的改变,临床表现呼吸浅而急促、胸闷烦躁、胸部有压迫感、不能平卧、口唇及指(趾)甲紫绀、鼻翼翕动、肋间隙凹陷,严重者可出现精神错乱、谵妄、抽搐甚至昏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不同病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临床表现大致相同.现介绍心原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
作者:朱瑞琼;陈志明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观察氟芬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1例ASA Ⅰ级患有阑尾炎者采用氟芬复合硬膜外麻醉,监测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诱导后SBP、MAP、HR一过性降低,分别下降(3.63±0.47)kPa、(1.08±1.1)kPa、17/min(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只有3例血压低于麻醉前30%,有5例心率低于60/min.SpO2在整个围麻醉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芬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麻醉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基本稳定,术后可立即回病房,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并能减少麻醉费用,是一种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较为理想而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杜彦茹;吴国霞;路云和;申义兵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阑尾炎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联合应用高、低频探头超声显像检测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79例(89.9%).结论:高、低频超声可作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且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武克丽 刊期: 2006年第36期
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招聘护士已成为血站护理队伍不可缺少的力量;同时,无偿献血工作形势也要求血站护士具备熟练、过硬的操作技能和精良的服务.为了减少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梯队[1],加强对血站招聘护士的业务培训已经成为采供血机构护理质量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站从2000年开始,通过岗前培训、实际工作带教与继续教育培训相结合,培养使用招聘护士21人(占护理人员总数的70%),她们都能较好地独立胜任工作,优秀者还被安排到重要的工作岗位.现将6年来的培训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俐娟 刊期: 2006年第36期
动态心电图监测是指24 h内或更长的时间内可连续记录受检者日常生活状态下多达10万次左右或以上的心电信号,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可提高对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尤其是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已经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无创性心血管病诊断手段之一.
作者:王若华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的应用.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双胎行剖宫产术的产妇48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24)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ESA).Ⅱ组(n=24)采用硬膜外麻醉(EA),术中监测ECG、MBP、HR、SpO2等,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评分、麻醉效果、术中失血量、术后头痛发生情况等.结果:Ⅰ组较Ⅱ组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完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显著,新生儿评分及术后头痛发生情况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双胎剖宫产术应用CESA效果满意.
作者:茹六合;薛艳梅;杨红军;贺海华;王卫华;李娟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治辨证施护用于胃脘痛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辨证施护组采用穴位贴敷、药物兜肚、饮食调护、情志护理、证候观察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80例采用一般护理方法,不注意饮食、情志调护,不应用外治方法.结果:辨证施护组总有效率为94.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药外治及综合护理措施对胃脘痛寒证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马勤;刘艳 刊期: 2006年第36期
2006年9月13日,浙江省温州市某中学因食用食堂提供的带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熟食而导致33人食物中毒,经医院及时诊治已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1一般情况1.1罹患率2006年9月13日,浙江省温州市某中学先后发生33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相似的学生,并且均在学校食堂就餐,且有食用同类熟食就餐史.个案调查70人,发病33人,罹患率为47.1%.
作者:蒋碎娟 刊期: 2006年第36期
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率的提高,为早期保守治疗、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创造了条件.传统的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观察时间长,效果不肯定,盆腔粘连机会增加,而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妊娠已被认为是佳的方法.2000年6月~2005年6月我们应用电视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6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伍萍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普通人群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 158名参加医院2006年度体检的女性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结果异常的人群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该人群现患病率:HIS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为0.28%,SCC(鳞状细胞癌)0.014%.结论:LCT制片效果优良,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理想,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正确性,能满足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需要,比较适合作为医院的常规筛查方法.
作者:崔元日;范桂莲;周强 刊期: 2006年第36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及美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本文对开腹及腹腔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5年5月住院患者术前诊为卵巢囊肿,在腹腔镜下手术者46例(为腹腔镜组).同时选择开腹手术41例作为对照,所选病例中肿瘤直径均小于15 cm,术前常规检查CA125、AFP、CEA、CA199,术中均送病理切片冰冻.两组患者年龄、孕产史、手术史等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倪筱蓉 刊期: 2006年第36期
卵巢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因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术前很难确诊,均因出现急腹症伴休克症状后实施剖腹探查术,根据术中所见和病检后才能得到明确诊断[1].本文对我院8例卵巢妊娠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慧华;李树波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与临床诊断.方法:对108例HIE患儿进行CT检查,分析其临床与CT表现.结果:108例新生儿检查中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脑实质内出血13例,硬膜下血肿10例,脑室内出血1例,颅骨骨折或颅缝分离3例.结论:CT扫捕有助于明确HIE的脑损伤情况,对于预后评估有参考价值.
作者:曲保忠;蒋高民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分析食管贲门癌术后腹泻的机理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丙谷胺片每次0.4 g,每日3次口服.复方苯乙哌啶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结果:本组78例,1 d治愈38例,2 d治愈25例,3 d治愈12例,4 d治愈3例.结论:丙谷胺能通过竞争胃泌素受体,具有抗胃泌素和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复方苯乙哌啶片是通过提高肠张力,减少小肠推进性运动,从而使腹泻得以治愈.
作者:赵华勇;白卫云;王艳荣;苑星 刊期: 2006年第36期
1典型病例患者,男,74岁.半年前因患有高血压(Ⅰ期)口服北京降压0号,1片/次,2次/d,效果较好.近日自感头晕,遂到我院就诊,测量血压较平时有所升高,BP 165/100 mmHg,继续服用北京降压0号,同时加服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次/d,25 mg/次.服用后测量血压降至正常,BP 135/88 mmHg,但仍有眩晕,继续同量服用.第20天后,患者经常感觉有1~3 s的短暂意识丧失,多在晚上发作,伴有头晕、焦虑,遂住院治疗.
作者:李焕杰 刊期: 2006年第36期
中医学认为盆腔疼痛证乃内蕴或外感或病后邪气未除,瘀积胞中以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经络郁滞冲任受损所致.本科在以中医为主治疗盆腔疼痛证过程中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取得良好疗效,现把几点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蔡晓珺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分布及与病情、病期的关系,总结其病机特点,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对就诊于本院风湿专科门诊和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68例,认真填写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诱因、症状、体征、腰椎及骶髂关节X线照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是湿热型(58.3%)、肾阴虚型(20.1%)、肝肾亏虚型(10.6%)、肾阳虚型(6.0%)和寒湿型(5.0%),早期与中晚期AS患者均以湿热型为主(分别占68%、52.4%),但中晚期患者本虚证(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肝肾亏虚型)较突出(占42.7%),与早期患者比较(26.7%)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患者以邪实证型(主要为湿热型)突出,缓解期以肾虚证型(肾阴虚、肾阳虚、肝肾亏虚)为主,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湿热型和肾阴虚型是强直性脊柱炎常见证型,活动期或早期患者以标实证为主,而缓解期或中晚期患者肾虚证渐明显.提示湿热壅滞督脉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的主要原因,随着病情的缓解或病变的进展,肾虚表现逐渐突出,以肾阴虚和肝肾亏虚为主.
作者:李建松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考察中西医结合配合超短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西药采用氨甲喋呤和强的松龙,中药服用自拟的除痹汤,同时辅以超短波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临床缓解22例,显效17例,好转9例,无效2例,有效率95%.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超短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疗效高、标本兼治、安全、副作用少的特点,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新方法.
作者:赵海燕;汪贵生 刊期: 2006年第36期
目的:介绍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在急性复杂手外伤中应用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自2000年以来,应用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并吸收积水潭医院手外科腹部分层组织瓣手术方法,对合并骨、肌腱、神经损伤缺损等急性复杂手外伤进行一期修复,共实施手术18例.结果:18例患者经过4~26个月(平均8.9个月)随访,患者皮瓣愈合良好,骨质愈合.采用手-前臂手术疗效评价表,平均分数达74.6分.结论: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在急性手外伤手术修复中具有广泛的适应证.该手术的优点是在提供的局部皮肤覆盖的同时,修复掌、指骨缺损,也为损伤的肌腱、神经修复、愈合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
作者:张成安;刘晓光;朱海泉;葛祥贞;刘爱珍 刊期: 2006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