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分析

梁香红

关键词:高频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39例临床考虑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住院患者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结果:79.3%合并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大多发生在颈动脉分叉部至颈内动脉起始部向上约1.5~2cm范围内.左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右侧颈动脉多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是诊断、评估动脉壁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临床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治疗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Y形硅胶管引流与自然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持续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7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例,常规手术后切口施行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连接扬州产无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负压引流约72小时;对照组60例在接受常规手术后切口采用传统橡皮管自然引流法.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较传统橡皮管自然引流法能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少了住院费用.

    作者:甘瑾;赵月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离子导入治疗仪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70例

    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是由于关节软骨变性和关节遭受慢性损伤,以致关节软骨退化、增生,形成骨赘,关节退变狭窄,关节边缘退变增生而形成骨关节病变,以关节疼痛、变性和活动受限为特点.有研究显示在>45岁中老年人中其发病率为40%~50%,是中老年人的常发病、多发病,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慢性关节病.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采用NPD-5xs离子导入治疗仪、骨质增生治疗仪、电脑中频药物离子导入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7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栗菊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败毒散治疗荨麻疹83例

    目的:观察败毒散治疗荨麻疹的疗效.方法:83例荨麻疹患者全部用败毒散(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辨证加减,水煎内服.结果:83例患者分别服药3~15剂,治愈74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败毒散有扶正固表,疏风祛邪,散寒功效,故对郁于皮毛腠理之间的荨麻疹有显著疗效.

    作者:周廷智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Kiss-1、NF-kB及MMP-9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作用及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Kiss-1、NF-kB和MMP-9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作用、关系及意义.方法:对Kiss-1、NF-kB、MMP-9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作用与表达进行总结分析.结果:MMP-9能分解细胞外基质,促进异常子宫内膜的侵袭及血管生长;NF-KB能促进MMP-9的生成;KiSS-1则能抑制NF-KB表达.结论:研究KiSS-1、NF-kB、MMP-9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并了解肿瘤浸润和转移机制,可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欣;张志刚;孙金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鼻咽癌误诊2例临床探讨

    目的:提高基层医生对鼻咽癌的认知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鼻咽癌基层误诊病例.结果:1例鼻咽癌病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另1例鼻咽癌病诊断为急性咽炎.结论:医生思路不广,不能进行综合分析,是造成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大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BNP在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BNP在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95例>60岁急性呼吸困患者BNP含量.结果:BNP对于老年心衰有很强的预测价值,BNP水平越高,心衰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越强;与LVEDD值成正相关性(P<0.01),LVEDD越大,BNP浓度越高.结论:快速检测BNP对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具有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刘培健;何逸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血清酶三项在农药乐果中毒中的临床变化

    目的:探讨农药乐果中毒后血清酶三项的临床变化.方法:对37例农药乐果中毒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分别抽取静脉血液,采取速率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浓度.结果:不同程度的(轻、中、重组)乐果中毒患者血清酶水平随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结论:测定血清酶水平可以反映中毒程度的轻重,即血清酶越高,中毒越严重.因此观察血清酶水平的变化,对指导乐果中毒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柏晓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药结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X线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进行非手术小肠梗阻处留置,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经验与疗效.方法:40例术后反复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X线下经内置金属导丝的引导作用将300cm长的肠梗阻导管经鼻置入空肠内,抽吸减压,肠梗阻导管前气囊充水形成水囊,在肠蠕动的推动下向小肠内移行,到达梗阻处直接抽吸减压或通过粘连部至回肠末端全小肠减压,解除肠梗阻.结果:X线下肠梗阻导管置入空肠时间9~36分钟,平均20±15分钟,成功率88%,另外3例借助胃镜辅助置入.40例肠梗阻解除36例,解除率90%,4例转手术.36例梗阻解除后进行留置肠梗阻导管12±3.0天.随访6个月~1年,3例半年后再发粘连予以重复治疗,其余33例随访期内均未复发.结论:X线下置入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反复粘连性肠梗阻简便安全,疗效明显.

    作者:庞召果;赵富周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

    上消化道异物是消化系统急症,临床上首选胃镜取出,绝大多数上消化道异物可以经胃镜安全取出[1].可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及经济负担.术前评估和术中密切的医护配合与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可显著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2008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经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异物患者57例,成功取出56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英;贾宇新;吴迪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以食物交换份的饮食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通过饮食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及护理者了解、掌握并采用食物交换份这一饮食治疗模式,将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研究试验组及对照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经过饮食教育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使用食物交换份餐,对控制血糖有明显作用,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结论:以食物交换份为主的饮食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控制或降低患者血糖的作用.

    作者:张香芝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的护理

    大疱性类天疱疮(hullous pemphigoid)是一种泛发全身的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厚疱壁,不易破溃的大疱,破溃后常伴有皮肤的血痂.一般认为属于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2010年10月收治1例类天疱疮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秀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对高龄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与生活方式的评析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龄老人(80岁以上)生活自理能力低,但患病率高,护理需求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口腔健康是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积极性因素.自2002年起,通过对本地区751位老人的口腔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的调查,对影响老人健康长寿因素进行评析.被访者口腔健康评价良好,其饮食合理,生活有序.口腔健康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积极性因素排行靠前的有:饮食合理、生活有规律、增强免疫力、疾病防治能力强.

    作者:吴建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自拟软坚强肝汤治疗肝炎后肝硬化6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软坚强肝汤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自拟软坚强肝汤,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连服1个月.结果:通过治疗,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好转)87.7%,好转32例(49.23%),显效25例(38.47%),无效8例(12.31%).结论:通过用自拟软坚强肝汤治疗肝炎后肝硬化65例临床观察,疗效迅速稳定,发挥了中医特色.

    作者:胡春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血培养中分离布鲁菌1例

    布鲁菌病是能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通过直接接触被污染的血液,破溃皮肤的黏膜表面或摄入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布鲁菌是细胞内寄生病原菌,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一旦进入血液可形成菌血症,能累及多种器官的系统性疾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常见症状有反复发热、头痛、身体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2011年4月从血培养中分离1株布鲁杆菌.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价值.方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核磁动脉血管成像(MRA)证实的SSS患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超声探查其颅外段的椎动脉(VA)、锁骨下动脉(SCA)、无名动脉(INA)、颈动脉及上肢动脉,观察上述血管的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变化.结果:SSS发生于左侧病变21例,右侧3例;CDFI显示VA血流方向完全反流20例,部分反流3例,显示锁骨下动脉内膜增厚24例,斑块形成22例,闭塞性改变2例.结论:VA反流是SSS的重要特征,二维及CDFI可显示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是诊断SSS快速、有效、简便、无创伤方法.

    作者:吴齐英;胡兵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手术室设立腔镜专科手术配合组的实施体会

    现代手术已越来越向微创和小切口方面发展,开展微创手术的科室也越来越多,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给患者带来诸多好处如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无肠粘连等并发症、住院时间短以及费用降低等.但是,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新的仪器、器械和专科用物也越来越多,对手术室护士的配合要求也就相应更高,护士不仅要掌握这些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还要掌握其设备的功能特点,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以充分发挥高精仪器设备的功能作用和优势[1].

    作者:路小红;张健康;岳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注射用利福霉素钠与左氧氟沙星存在配伍禁忌的实验观察

    利福霉素钠为半合成利福霉素中的广谱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和耐新霉素株)、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弱.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内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核糖核酸的合成和蛋白质的代谢,导致细菌生长繁殖停止而达到杀菌作用.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2)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

    作者:谢爱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正常人正后壁导联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正后壁导联正常心电图指标应用要点.方法:描记300例常规导联和V7、V8、V9,并分别记录V7、V8、V9高一肋间和低一肋间图形.结果:正常人正后壁导联心电图表现特点:QRS波型多呈qR型,Q波时间<0.03s,Q/R<1,正后壁导联正常心电图分析,有助于正后壁心肌梗死的鉴别.结论:正后壁导联正常心电图的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术后疗效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9例患者行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结果:39例随访0.5~1年,治愈32例(82.1%),好转5例(12.8%),无效2例(5.1%),总有效率94.9%,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手术操作熟练准确,彻底清除病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定期随访、术腔换药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云;石建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老年心律失常合并高血压病的心理护理体会

    在多年临床护理实践中,对治疗的心律失常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心律失常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易产生各种思想顾虑,情绪易激动,甚至绝望,从而导致病情恶化.该类患者存在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性应激性心理因素及行为并影响了临床疗效及康复.为保证临床医疗护理顺利进行、保证疗效,现对该类患者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马文学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