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酶三项在农药乐果中毒中的临床变化

柏晓莉

关键词:乐果中毒, 血清酶三项, 临床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农药乐果中毒后血清酶三项的临床变化.方法:对37例农药乐果中毒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分别抽取静脉血液,采取速率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浓度.结果:不同程度的(轻、中、重组)乐果中毒患者血清酶水平随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结论:测定血清酶水平可以反映中毒程度的轻重,即血清酶越高,中毒越严重.因此观察血清酶水平的变化,对指导乐果中毒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利福霉素钠与左氧氟沙星存在配伍禁忌的实验观察

    利福霉素钠为半合成利福霉素中的广谱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和耐新霉素株)、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弱.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内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核糖核酸的合成和蛋白质的代谢,导致细菌生长繁殖停止而达到杀菌作用.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2)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

    作者:谢爱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373例孕产妇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的构成及合理性,剖宫产指征的动态变化及原因,寻找控制剖宫产率的方法,旨在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7年373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剖宫产率为11.14%,主要指征依次为头盆不称、臀位、社会因素、产程异常、胎儿窘迫、过期妊娠、羊水偏少、瘢痕子宫、胎膜早破、双胎妊娠.结论:应加强产前检查及孕期宣教,防治并发症,加强产科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无指征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李晓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断指(趾)再植患者的护理体会

    显微外科在我国已经有40多年的发展历程,断指(趾)再植等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2],2009年以来,先后为100例断指(趾)患者行再植术(断肢移位再植、肢体再造).99例患肢(指)全部成活,经过随访,再植指外观功能良好.对手术后发生的血管危象,保守治疗30分钟后无效的,立即手术后探查,重新吻合血管提高手指成活率.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艳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BNP在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BNP在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95例>60岁急性呼吸困患者BNP含量.结果:BNP对于老年心衰有很强的预测价值,BNP水平越高,心衰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越强;与LVEDD值成正相关性(P<0.01),LVEDD越大,BNP浓度越高.结论:快速检测BNP对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具有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刘培健;何逸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等专业学校五官科教学的探讨

    五官科是一门临床学科,既有一般临床医学课程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改进五官科教学、提高五官科学教学质量,这是临床教学的焦点.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内外妇儿等较感兴趣,而对五官科等了解较少,重视程度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内外妇儿在临床应用中比较广泛,特别是内科和外科为学生掌握临床综合知识的基础;再者因为是学生的认识片面,同时由于五官科属于考查课程,学生不重视.且临床疾病的诊断多依靠专科检查设备,对初学者来讲,不易理解,学习难度大,这些因素给五官科授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大限度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增强其对五官科的感性认识,并为临床实习和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是值得每一位五官科教师探讨的课题.

    作者:吴枫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TCT检验与古巴氏染色涂片检验在宫颈细胞病变检查中的对比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敏感性和优越性.方法:收集4185例体检及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TCT(2150例)检查及传统巴氏涂片(2035例)检查,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活检.结果:TCT检查标本的满意率、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阳性率及与组织病理活检的阳性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CT敏感性高,并大大提高宫颈细胞学筛查的阳性检出率,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可行手段.

    作者:高风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干预

    我国20世纪80年代糖尿病发病率仅0.67%,1996年增加到3.67%,20年中增长了5~6倍,目前有统计增长到6%,估计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超过4000万,成为发病率第1的慢性病.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医护患交流不足,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缺乏,使糖尿病患者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并发症提前发生,生活质量降低,为此,对社区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集体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护能力,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作者:贾婷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CR静脉肾盂造影与普通X线摄片在肾疾病及功能评价中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CR静脉肾盂造影在肾疾病及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和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6例患者同时行CR静脉肾盂造影和普通X线摄片检查.结果:CR静脉肾盂造影检出率为98.7%,拍摄时间为10分钟~5小时,无废片及重拍片.普通X线摄片检出率为69.7%.结论:CR静脉肾盂造影是检查肾疾病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方式.

    作者:许家刚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损伤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期间收治手部损伤患者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工作采取对患者全程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运,预防创面感染,以提高皮瓣存活率.结果:64例患者中,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62例达到Ⅰ期愈合,手功能恢复满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严密观察病情,防治各种并发症,是保证皮瓣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傅青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次/日,2片/次;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1次/日,10mg/次.两组均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2次/日,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3.49%,显效率为34.88%,进步率为11.63%,无效率为0,有效率为88.37%;而对照组治愈率为39.53%,显效率为25.58%,进步率为27.91%,无效率为6.98%,有效率为65.1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6,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安全有效.

    作者:沈宝贤;曾运繁;林羽;梁肖嫣;李庆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颌骨正畸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在确定治疗方案后,必须按照严格的治疗程序进行,才能获得佳的预期效果及避免可能出现的误差.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3月实施2例颌骨正畸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莉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变化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新发脑梗死住院病人并按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及中重型,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成人结果作对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型脑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脑梗死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可能为机体保护性应激反应,动态监测其变化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潘瑞华;库建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两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意义.方法:选取了地中海贫血组58例,缺铁性贫血组60例,正常对照组80例,分别选取其静脉血标本用SysmexSE-9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RDW值.并根据参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2指南建立二者的参考区间对二者的升高、降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β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的平均MCV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地中海贫血组的RDW值略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无显著性;缺铁性贫血的RDW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讨论:RDW对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两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汤长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治疗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托烷司琼+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P、T两组,P组为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托烷司琼+地塞米松;T组为对照组,给于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预防食欲不振、抑制恶心、呕吐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晕、腹痛、便秘、乏力、颜面潮红、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疗效好.

    作者:杜力;江春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与宫颈内口宽度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价值

    目的:评价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和宫颈内口宽度在双胎妊娠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治产前检查的全部双胎孕妇共59例,于25~27周时进行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和宫颈内口宽度,并追踪妊娠结局,对自然临产的双胎孕妇41例进行回顾分析,分为早产组与非早产组.结果:41例发生自发性早产18例,发生率为43.9%,平均孕周为32.4±2.3周.随着宫颈的缩短及宫颈内口宽度的增加,发生早产的危险性增加.结论: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与宫颈内口宽度是一种客观、有效、可重复的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方法.

    作者:黄明;雷蕾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例经MRI证实的CPM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41岁,具有闭锁综合征表现,MRI示脑桥中央病灶(长T1、长T2信号),经缓慢矫正电解质紊乱,给予激素、脱水剂等治疗,2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矫正电解质紊乱不宜过快,脑MRI对本病早期确诊意义重大.

    作者:张敏;朱美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血清酶三项在农药乐果中毒中的临床变化

    目的:探讨农药乐果中毒后血清酶三项的临床变化.方法:对37例农药乐果中毒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分别抽取静脉血液,采取速率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浓度.结果:不同程度的(轻、中、重组)乐果中毒患者血清酶水平随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结论:测定血清酶水平可以反映中毒程度的轻重,即血清酶越高,中毒越严重.因此观察血清酶水平的变化,对指导乐果中毒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柏晓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自拟化瘀通络方加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病程较长,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给患者工作、生活、学习带来痛苦和不便.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自拟化瘀通络方结合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清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医手法和活血通督饮治疗腰椎管狭窄症60例

    目的:观察手法和活血通督饮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手法和中药活血通督饮进行中医药辩证治疗,随访0.5~2年.结果:治愈36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中医手法和活血通督饮联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内外兼顾,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庞圣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泌尿系统结石的B超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B超诊泌尿系结石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评价其优越性.方法:收治经B超及X线检查等确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5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肾结石76例,输尿管结石44例,膀胱结石39例,80例合并肾积水.结石大为5.0cm×3.0cm,小为泥沙样.结论:B超检查泌尿系结石,方便、快捷、无痛苦、无放射性,不受肾脏功能好坏的影响,是安全的、理想的检查方式.不同体位、不同扫面的多方位扫查以及膀胱适度的充盈是提高其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龙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