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沈宝贤;曾运繁;林羽;梁肖嫣;李庆贤

关键词:慢性湿疹, 复方甘草酸苷片,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次/日,2片/次;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1次/日,10mg/次.两组均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2次/日,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3.49%,显效率为34.88%,进步率为11.63%,无效率为0,有效率为88.37%;而对照组治愈率为39.53%,显效率为25.58%,进步率为27.91%,无效率为6.98%,有效率为65.1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6,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安全有效.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及体会

    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是新生儿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而小儿头皮静脉又具有表浅、易充盈、有丰富的血管网、穿刺易于固定、患儿体位舒适,既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和保暖,也不影响治疗和护理.因此,常选择头皮静脉输液,但是要想提高成功率,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作者:王文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

    分娩过程顺利与否,除与产力、产道、胎儿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产时的心理状态有关[1].在分娩过程中,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时间越来越长,强度越来越大,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宫口逐渐扩张,胎头逐渐下降等产生的疼痛使产妇感到难以忍受,大多数产妇又缺乏关于分娩的知识,产生恐惧心理,这种情绪影响产程进展.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不良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的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使产妇顺利分娩,保证母子健康.

    作者:时艳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药物咨询645例分析

    目的:总结药物咨询情况,为搞好药物咨询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药物咨询记录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药物咨询内容排列前3位的分别是有关药物治疗学、药物基础学和药事管理学方面的问题,依次为53.1%、10.2%、10.1%.结论:开展药物信息咨询工作,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很有必要.

    作者:付辛芳;薛梅苓;张萍;冯琴琴;张静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和实践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但在具体实践中发现,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普遍难以保证,相关工作往往到后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原因大致可归结为社区医务人员配备不合理、经费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1],但更直接的因素可能还与工作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匮乏、管理制度缺陷、患者互动参与程度低等有关.现通过对基层医务人员及慢性病患者的调查反馈意见,从自身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分析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者:李保安;路林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Y形硅胶管引流与自然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持续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7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例,常规手术后切口施行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连接扬州产无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负压引流约72小时;对照组60例在接受常规手术后切口采用传统橡皮管自然引流法.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较传统橡皮管自然引流法能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少了住院费用.

    作者:甘瑾;赵月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固原城区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固原城区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现状,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宁夏建筑施工工地临时食堂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固原城区19家建筑施工工地食堂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9家施工工地食堂存在较多问题,建筑设计不符合卫生要求,食堂用房简陋;食堂内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全;食品用工具、容器不洁,生熟不分;卫生制度不健全.结论:应加强建筑施工工地食堂卫生监督管理力度.

    作者:张国华;索俊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隔中药饼穴位灸法治疗顽固性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疗效观察

    小儿遗尿症是指小儿≥5岁,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而醒后方知,并反复出现的一种儿科常见病,排尿≥2次/周,持续>6个月.伴有倦怠、面黄、形瘦等症状.无明显生理反应和其他不适反应.中医称小儿遗尿、夜尿,多因肾气未充、复感寒邪、或肺脾气虚、固摄无权或肝胆热甚、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作者:刘如林;张金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排卵后运用加味水陆二仙汤合黄体酮助孕的疗效观察

    在不孕不育症的治疗中,各种疗法的运用,排卵率可达>80%,而妊娠成功率为40%左右,可见如何提高排卵后卵子的受精率、着床率和妊娠成功率也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在促排卵成功或自然排卵后运用加味水陆二仙汤合黄体酮助孕治疗以提高妊娠成功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向文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在实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28例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完成治疗计划,降低预后再出血率.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紧张情绪,使患者有效积极配合治疗,尽早治愈,降低预后再出血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侯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BL)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早期DN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40例.检测两组尿mALB和血清hs-CRP水平,并对早期DN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后复查尿mALB和血清hs-CRP水平.结果:早期DN组尿mALB和血hs-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早期DN组经治疗后尿mALB和血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发现DN肾损害、及时合理治疗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茗茗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泌尿系统结石的B超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B超诊泌尿系结石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评价其优越性.方法:收治经B超及X线检查等确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5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肾结石76例,输尿管结石44例,膀胱结石39例,80例合并肾积水.结石大为5.0cm×3.0cm,小为泥沙样.结论:B超检查泌尿系结石,方便、快捷、无痛苦、无放射性,不受肾脏功能好坏的影响,是安全的、理想的检查方式.不同体位、不同扫面的多方位扫查以及膀胱适度的充盈是提高其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龙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194例

    目的:分析2009年度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发挥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9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ADR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多,ADR累及的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结论:应重视ADR,加强对ADR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徐慧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超声心动图对酒精性心肌病的诊断特异性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酒精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长期大量饮酒患者31例,回顾性分析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酒精性心肌病具有诊断价值,对治疗效果观察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红燕;史景璐;弋卫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缺血性心脏病高危人群的活血分析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缺血性心脏病高危人群进行布氏显微镜活血分析与血脂联合检测,及早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健康教育以便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肥胖等缺血性心脏病高危因素患者34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4例进行缺血性心脏病高危人群进行布氏显微镜活血分析及护理健康教育效果,对照组64例按常规方法进行,两组均随访2年.结果:观察组在活血分析中,红细胞聚集、呈缗线样排列、胆固醇结晶、乳糜微粒、纤维蛋白网的形成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对缺血性心脏病高危人群进行布氏显微镜活血分析,进行护理健康教育以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淑芹;王玉华;侯剑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高级责任护士二级查房及体会

    设立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辅助护士三个层次,实行专科护理,发挥高级责任护士二级查房作用,更好的促进高级责任护士在护理业务及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针对护理质量进行效果分析.结果:高级责任护士二级查房,能现场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控制.结论:高级责任护士二级查房除了解决患者现阶段实际存在及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还帮助护士长把好专业质量关,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和提高了护士的专业能力,在面对一些疑难杂症和新技术时也督促了护士去学习和持续的进修.

    作者:李桂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薄片检测法(TCT)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TCT对520例已婚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检测,同时电子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组织学病理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1TCT检查结果为阴性者95例,鳞形细胞异常者占12.6%(12/95),TCT检查结果阳性者425例,鳞形细胞异常者占52.4%(223/425),两组间鳞形细胞异常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54,P=0.005);与组织学结果比较,LSIL、HSIL、宫颈癌的符合率分别为40.2%(49/122)、52.9%(18/34)、66.6%(2/3),三者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528,P=0.8435).结论:TCT结合宫颈活检能明显提高宫颈癌诊断的准确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李红;经乘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剖宫产产妇95例母乳喂养指导与护理

    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和麻醉、剖宫产技术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种类的增多,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及处理母婴并发症的一种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近几年来,国内各大医院因放宽了剖宫产手术的指征,剖宫产率出现讯速上升势头.剖宫产后因体位及刀口的影响,母乳喂养困难的问题显得越来越明显.研究表明,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可以提高婴儿免疫力的抗体,同时它也包含了婴儿容易消化吸收的全面营养物质,而这两个方面对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其他乳类所不能比拟的作用.所以,针对以上剖宫产术后所带来的困难,如何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院在剖宫产产妇中进行针对性强的母乳喂养知识的宣讲,对新妈妈喂养进行正确的指导和适当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夜间护理工作

    心血管疾病,也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指所有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心脏、血管,是指人体内部输送血液的组织和器官,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疾病.而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又以其病情演变快、自身生理特点易发生各种心血管事件,尤其是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成为健康的杀手.在安静的夜晚比白天更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对于此类老年患者的夜间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对相关科室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面探讨此类患者夜间发病的情况,以便于进行临床护理和观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高丽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恙虫病108例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目的:对108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108例中,发热100%,有焦痂溃疡96例(89%),淋巴结肿大63例(58.3%),肝肿大32例(29.6%),脾肿大23例(21.3%).合并两个或以上脏器损害67例(62%).结果:病程越长,确诊越迟,器官损害越多,损害的程度也越重.74例外斐氏试验OXK 1:80以上32例,阳性率43.3%.误诊92例,误诊率85.2%.结论:分析其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强调全面、仔细的体检,有意识的查找焦痂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利锋;李文元;刘丽斌;马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0例的观察与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一系列的综合征.易导致产妇发生子痫以及心、肾衰竭等.严重地威胁母婴生命安全,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死因[1].因此,加强孕期预防保健管理,疾病时的护理监测,是保证孕产妇及围生儿安全的重要措施.2007年7月~2011年3月收治住院中重度妊高征患者60例,通过精心护理及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红玲;李彩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