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产妇95例母乳喂养指导与护理

王爱娟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 母乳喂养
摘要: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和麻醉、剖宫产技术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种类的增多,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及处理母婴并发症的一种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近几年来,国内各大医院因放宽了剖宫产手术的指征,剖宫产率出现讯速上升势头.剖宫产后因体位及刀口的影响,母乳喂养困难的问题显得越来越明显.研究表明,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可以提高婴儿免疫力的抗体,同时它也包含了婴儿容易消化吸收的全面营养物质,而这两个方面对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其他乳类所不能比拟的作用.所以,针对以上剖宫产术后所带来的困难,如何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院在剖宫产产妇中进行针对性强的母乳喂养知识的宣讲,对新妈妈喂养进行正确的指导和适当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医护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手术室医护关系现状,探讨医护关系改进措施.方法:针对手术室医护关系现状,通过加强专业管理、学习护士修养和利益及加强医护沟通等措施改善医护关系中的不协调因素.结果:手术室医护间的配合默契度达到98%以上.结论:手术室护士业务水平及个人素质的提高,医生护士的有效沟通等是维护和谐医护关系的重要因素.

    作者:姜晶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从痰论治老年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涤痰汤加减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且长期服用苯二氮类已产生耐受的老年失眠症患者42例,采用数字表法设观察组,服用涤痰汤加减,每日一剂.采用匹慈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于治疗前后对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同时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与治疗前相比,PSQI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小.结论:涤痰汤加减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伟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老年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

    髋部骨折即股骨颈骨折,包括粗隆间、粗隆下及囊内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病.髋部骨折多数须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利早期活动,避免长期卧床致肺部感染并发症等.近两年来共施行此类手术60例,年龄75~101岁.现将麻醉方法及术中管理探讨如下.

    作者:杨德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自拟青春消解汤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症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青春消解汤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青春期乳腺增生症患者150例,采用自拟青春消解汤治疗,患者于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服药,2次/日,7天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对月经未来者连续服药2个月.结果:本组治愈69例,显效46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青春消解汤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病,可使患者乳腺疼痛症状和经量均得到明显改善,月经周期规则,痛经减少;且具有方便、简单、安全、无激素不良反应等优点.

    作者:张曼丽;崔东晖;李岩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和酮替芬I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总疗程3个月.观察疗效,随访6个月,追踪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18例,显效率29.5%,有效20例,有效率32.8%,无效23例,无效率37.7%,总有效率62.3%;治疗组显效26例,显效率42.6%,有效26例,有效率42.6%,无效9例,无效率14.8%,总有效率8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艾山·依明;吐尔逊阿依·加拉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儿童手部爆炸伤252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手部爆炸伤的护理经验与效果.方法:收治儿童手部爆炸伤患者252例,对其临床与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Ⅰ型36例患者手功能恢复正常;Ⅱ型169例手功能恢复较好;Ⅲ型82例中,截指残端修整41例,进行二期功能重建术9例,手功能恢复正常为20%~80%不等;Ⅳ型5例手功能完全丧失.结论:做好儿童手部爆炸伤患者的术前护理和重视术后患手的血运观察,并加强疼痛护理和心理疏导,从而可提高伤手或手指成活率,大限度取得手功能的恢复.

    作者:杨晓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在治疗弱视儿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儿童心理护理在弱视治疗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12岁弱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引用愉快的空间弱视治疗系统同时配以心理指导护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治疗方式治疗.观察1年,总结1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弱视患者临床治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立体视明显优于对照组(t=6.38,P=0.0001,P<0.05).结论:愉快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在治疗儿童弱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东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40例

    目的:总结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结果:32例患者的听力完全恢复,8例患者听力得到改善.结论:加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对患者听力的回复与改善非常重要.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术后疗效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9例患者行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结果:39例随访0.5~1年,治愈32例(82.1%),好转5例(12.8%),无效2例(5.1%),总有效率94.9%,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手术操作熟练准确,彻底清除病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定期随访、术腔换药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云;石建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剖宫产512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剖宫产的相关因素,探讨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对2004年及2010年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剖宫产相关因素.结果:2004年剖宫产率为23.91%,2010年为40.04%,两年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004年剖宫产前三位因素为胎位不正、胎儿窘迫、社会因素,2010年剖宫产前三位因素为社会因素、胎位不正、胎儿窘迫,社会因素上升两年度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与剖宫产率升高关系密切.

    作者:张微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39例临床考虑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住院患者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结果:79.3%合并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大多发生在颈动脉分叉部至颈内动脉起始部向上约1.5~2cm范围内.左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右侧颈动脉多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是诊断、评估动脉壁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临床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治疗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梁香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急诊手术经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与对策

    我院是一个县级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全县各种急诊手术,而急诊多数为突发病和意外伤,其病情急,发病时间短,在抢救患者时,医护人员往往容易忽略自身的防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现就急诊手术中经血源性疾病的危害因素,浅谈防护对策及操作技巧,报告如下.

    作者:朱家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细节

    妇产科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和安全,是医院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对妇产科护士的知识面要求广,是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的高危科室.细节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2].做好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和预防措施,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钟苑香;丘美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普查中的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求电子阴道镜下定位活组织检查在宫颈病变普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00名已婚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后,对其中414例细胞学巴氏涂片检查异常者进行进一步阴道镜下行多点定位活检并送病理检查.结果:宫颈CIN 75例,宫颈癌5例,355例经阴道镜下活检病例中,巴氏Ⅲ级以上可疑病变101例,活检证实68例,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67.33%,细胞学阴性但临床可疑宫颈病变33例,活检证实8例,诊断符合率24.24%.结论: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异常者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方便、安全、经济、可靠的检查方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宫颈病变普查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祁亚男;牛耀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祛斑乳膏的研制及对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制祛斑乳膏,观察对黄褐斑的疗效.方法:以维甲酸(0.05%),氢醌(4%),曲安缩松(0.1%),维生素E(0.3%)为主要成分制备祛斑乳膏,以此为治疗药物,4%氢醌乳膏为对照药物,观察对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斑乳膏性质稳定,质控方法可行,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作者:姜芳宁;李金贵;张玉叶;刘光斌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等专业学校五官科教学的探讨

    五官科是一门临床学科,既有一般临床医学课程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改进五官科教学、提高五官科学教学质量,这是临床教学的焦点.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内外妇儿等较感兴趣,而对五官科等了解较少,重视程度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内外妇儿在临床应用中比较广泛,特别是内科和外科为学生掌握临床综合知识的基础;再者因为是学生的认识片面,同时由于五官科属于考查课程,学生不重视.且临床疾病的诊断多依靠专科检查设备,对初学者来讲,不易理解,学习难度大,这些因素给五官科授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大限度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增强其对五官科的感性认识,并为临床实习和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是值得每一位五官科教师探讨的课题.

    作者:吴枫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死亡率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肌梗死类型,占急性心肌梗死的40%~50%.现对3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

    作者:刘昌喜;李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步行能力中的应用

    脑卒中偏瘫患者常有平衡功能障碍,因此,改善平衡和功能性步行能力一直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工作的重点.对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患者的进一步观察发现[1],步行能力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健肢对步态进行的调整,如缩短患肢的支撑相等,而不是患肢功能的提高.因此,在康复治疗中对健侧肢体适当限制,对患侧下肢进行强化训练,则可更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步行能力.我院康复中心以功能实用动作为目标,在常规平衡训练基础上,进行患侧下肢强化训练,以改善患者的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

    作者:焦春莲;杨红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鼻咽癌误诊2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鼻咽癌的误诊原因,并就如何减少误诊和早期诊断进行探讨.方法:对26例鼻咽癌误诊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为23.2%,误诊疾病依次为颈淋巴结炎或颈淋巴结核、慢性鼻炎或鼻出血、分泌性中耳炎、偏头痛等.结论:误诊原因主要与鼻咽癌起病位置隐蔽、早期无特异症状以及临床医师缺乏本病的足够认识和警惕性有关.为避免误诊和漏诊,对怀疑鼻咽癌者及早行鼻咽镜检查和活检.

    作者:陈启才;刘连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很多,手术治疗只是其中一种,其目的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的压迫从而缓解临床症状.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预防和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早期,提高了手术疗效,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庆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