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春莲;杨红平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和酮替芬I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总疗程3个月.观察疗效,随访6个月,追踪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18例,显效率29.5%,有效20例,有效率32.8%,无效23例,无效率37.7%,总有效率62.3%;治疗组显效26例,显效率42.6%,有效26例,有效率42.6%,无效9例,无效率14.8%,总有效率8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艾山·依明;吐尔逊阿依·加拉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受灾人数多的特大地震,在四川省汶川地区突然发生.甘肃省陇南市也顿时沦陷为重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将我们医院的病房重创成为危房,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怎样才能更好地疏散、组织患者,做好特殊情况下的临床护理工作等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秦彩素;张琳玮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肾结核的CT诊断.方法:用美国产GE-Lightspeed4排螺旋CT机对120例已确诊的肾结核患者进行扫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0例中肾脏外形改变,增大48例,缩小12例,正常60例;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24例;肾实质内多发囊状低密度灶96例;肾内钙化54例,其中完全钙化6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肾结核的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安虎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为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时易发生干酪性肺炎影像学特点,对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用X线平片检查发现肺部大叶性病变,以临床表现、CT、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为罹患肺结核干酪肺炎的高危人群.两种疾病相互影响,成恶性循环.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大叶性病变要想到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的可能.肺结核病变往往较重,两病并存时,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及空洞造成了治疗上的困难.
作者:张兰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了解固原城区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现状,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宁夏建筑施工工地临时食堂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固原城区19家建筑施工工地食堂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9家施工工地食堂存在较多问题,建筑设计不符合卫生要求,食堂用房简陋;食堂内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全;食品用工具、容器不洁,生熟不分;卫生制度不健全.结论:应加强建筑施工工地食堂卫生监督管理力度.
作者:张国华;索俊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但在具体实践中发现,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普遍难以保证,相关工作往往到后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原因大致可归结为社区医务人员配备不合理、经费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1],但更直接的因素可能还与工作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匮乏、管理制度缺陷、患者互动参与程度低等有关.现通过对基层医务人员及慢性病患者的调查反馈意见,从自身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分析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者:李保安;路林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病规律、病因及治疗.方法:分析53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除2例因病情严重无法检查外余均行脑电图检查,其中15例为正常脑电图,36例异常.全部患者均行头核磁或CT检查,脑卒中继发癫痫中病灶位于脑皮质的共45例.结论:癫痫发作皮质发生率显著高于皮质下,应积极控制癫痫发作,注意鉴别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李江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所面对的主要对象为社区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居多.社会的快速老龄化和老龄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给社区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老年人是一类较为特殊的人群,他们随年龄增加,脏器功能和心理因素的改变,各种疾病的患病率会增高,用药机会明显较年轻人多且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这已危及了他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2],因此应对老年人易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慎重使用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进一步提高和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现将基层常用的七类药物及不良反应根据文献及临床用药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慧华;马祥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联合格列吡嗪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单用格列吡嗪继发失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年龄>65岁的2型糖尿病单用格列吡嗪失效患者加用阿卡波糖口服治疗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12周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PINS)水平、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体重指数(BMI).结果: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清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变化,甘油三酯下降明显.结论:阿卡波糖联合格列吡嗪应用治疗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向红;郭晓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误诊原因,总结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方法:收治宫外孕误诊病例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0例均行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术中见输卵管峡部妊娠破裂5例,壶腹部妊娠破裂10例,壶腹部妊娠流产5例,术后病检均示输卵管妊娠.结论:对于怀疑异位妊娠的妇女,应仔细询问病史、详细查体、完善B超、动态血HCG等辅助检查后,考虑异位妊娠的可能,避免误诊.
作者:杨清菊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毓婷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不良反应及可接受性.方法:征集无保护性交或避孕措施失败后72小时就诊的健康妇女188例,单次口服毓婷2片或者72小时内口服1片,服药后按时随访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下次月经情况,保证月经复潮前禁欲或采用避孕套避孕.结果:根据统计学方法计算,177例避孕成功,11例失败,成功率为94%.结论:毓婷用于紧急避孕是非常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凌;蒯彦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烧伤后消化系统变化较为明显的脏器是胃肠道,目前认为,胃肠道是严重烧伤后应激的一个器官.为探讨烧伤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防治,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烧伤患者1046例,烧伤早期给予积极抗休克,正确处理创面,及时给降低胃酸药物等预防措施.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志英;王文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在不孕不育症的治疗中,各种疗法的运用,排卵率可达>80%,而妊娠成功率为40%左右,可见如何提高排卵后卵子的受精率、着床率和妊娠成功率也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在促排卵成功或自然排卵后运用加味水陆二仙汤合黄体酮助孕治疗以提高妊娠成功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向文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2例实施术后舒适护理的剖宫产产妇与102例常规护理的产妇护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舒适护理组产妇在疼痛减轻、泌乳是否充足、睡眠质量、紧张焦虑和满意程度方面与常规护理组产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效果较好.
作者:何苑仪;谈霭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医护关系现状,探讨医护关系改进措施.方法:针对手术室医护关系现状,通过加强专业管理、学习护士修养和利益及加强医护沟通等措施改善医护关系中的不协调因素.结果:手术室医护间的配合默契度达到98%以上.结论:手术室护士业务水平及个人素质的提高,医生护士的有效沟通等是维护和谐医护关系的重要因素.
作者:姜晶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医院及患者对护士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面对的是患病的弱势群体,责任的重大给护士身心带来极大的压力,持续处于高度戒备与紧张状态且长期得不到缓解,即产生疲劳[1].疲劳是一种倦怠、精力不够或虚弱的感觉,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与长期过重的压力有关.
作者:冯圣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磁共振成像(MRI)具有流空(flow void)效应,能清晰地显示大血管,对认识主动脉疾患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两例胸主动脉瘤MR检查所见,简要比较了血管造影、CT及MRI的差异,概述了大血管及动脉瘤一般MR表现及易混淆点,MRI是检查动脉疾患很有价值的方法,但需要进一步改善图像质量并提高对影像的认识.后就本组2例的误诊原因略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通过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CT或MRI表现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认识,指导治疗和预防.方法:采用螺旋CT常规(必要时MRI)扫描的病例,回顾性分析了10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CT及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死分布在大脑深部的位置,包括放射冠、基底节、内囊、丘脑及脑干等部位.较多病例为多发性病类,极少数病例单发且无症状,病灶发生在脑内的重要功能位置,可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结论:CT或MRI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常用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将有助于预防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丁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运用疗效.方法: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基于PFNA的髓内固定系统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DHS的钉板固定系统手术方法.结果:经过对比观察,两组在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随访观察,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的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运用疗效与预后效果都比较好,可根据临床情况推广应用.
作者:杨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腰麻(SA)是蛛网膜下腔麻醉与脊椎麻醉的简称,通过将麻醉药物把经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使脊神经根、脊神经节及脊髓表面部分产生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1].腰麻是外科手术常见、简单的脊神经阻滞方法之一,为手术的进行创造良好的麻醉环境.它主要适用于:①下腹部手术;②盆腔手术;③会阴部及肛门手术;④下肢手术.因阻滞平面不易控制以往剖宫产手术腰麻被列为禁忌证,术中一旦发生平面过高仰卧综合征,将会对循环系统产生剧烈影响,导致严重的后果,但如果掌握好用药剂量及适应证可以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王长雷;任广帅;金彪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