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和实践

李保安;路林凤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 管理, 现状, 实践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但在具体实践中发现,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普遍难以保证,相关工作往往到后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原因大致可归结为社区医务人员配备不合理、经费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1],但更直接的因素可能还与工作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匮乏、管理制度缺陷、患者互动参与程度低等有关.现通过对基层医务人员及慢性病患者的调查反馈意见,从自身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分析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化疗患者静脉输液置管的护理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置管的护理,为了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332例,男2例,年龄30~61岁,分析观察了这些患者静脉输液置管针的使用.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27人,时间2~5天,无1人发生静脉炎,但是此法限制了患者头颈部活动.3例患者在化疗完7~10天时穿刺处皮肤才发生红、肿、痛,另有2例患者21天后再行化疗时发现上次穿刺处皮肤呈褐色且有痒感.结论:因乳腺癌患者切除了病变乳房和清扫了患侧腋窝下淋巴结,故穿刺和注射时难度大,要求技术高,严禁在患侧上肢进行,输液时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适当部位为健侧前臂及重要结构上覆盖有大量皮下组织的部位,而且要连续进行6次化疗,所以要保护好血管,严格按照静脉注射原则进行.

    作者:张雪芳;马海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从痰论治老年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涤痰汤加减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且长期服用苯二氮类已产生耐受的老年失眠症患者42例,采用数字表法设观察组,服用涤痰汤加减,每日一剂.采用匹慈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于治疗前后对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同时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与治疗前相比,PSQI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小.结论:涤痰汤加减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伟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TCT检验与古巴氏染色涂片检验在宫颈细胞病变检查中的对比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敏感性和优越性.方法:收集4185例体检及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TCT(2150例)检查及传统巴氏涂片(2035例)检查,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活检.结果:TCT检查标本的满意率、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阳性率及与组织病理活检的阳性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CT敏感性高,并大大提高宫颈细胞学筛查的阳性检出率,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可行手段.

    作者:高风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40例

    目的:总结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结果:32例患者的听力完全恢复,8例患者听力得到改善.结论:加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对患者听力的回复与改善非常重要.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6例介入治疗

    目的:总结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46例脑动脉瘤患者经股动脉插入微导管,将可脱性球囊送至动脉瘤颈口,充盈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或将微导管直接进入脑动脉瘤内,行瘤体栓塞.结果:46例脑动脉瘤栓塞成功41例,成功率为89.1%,术后随访未见出血、复发.结论: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志学;吴涛;陈斌;田爱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川穹嗪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室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一种急性病症,包括初发劳累型、恶化劳累型以及自发性心绞痛,可按照不同的疾病发展途径发展,一种可以转化为稳定型心绞痛;另一种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造成心脏猝死.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2006年5月~2010年5月用川穹嗪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英;韩永胜;徐雪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夜间护理工作

    心血管疾病,也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指所有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心脏、血管,是指人体内部输送血液的组织和器官,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疾病.而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又以其病情演变快、自身生理特点易发生各种心血管事件,尤其是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成为健康的杀手.在安静的夜晚比白天更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对于此类老年患者的夜间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对相关科室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面探讨此类患者夜间发病的情况,以便于进行临床护理和观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高丽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百癣夏塔热片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百癣夏塔热片治疗玫瑰糠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玫瑰糠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口服百癣夏塔热片,4片/次,3次/日;而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啶片,每次10mg,1次/日.两组均外用维生素E霜,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5%,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率为40%,有效率为70%.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癣夏塔热片治疗玫瑰糠疹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

    作者:杨亚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颈椎病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附117例报告)

    颈椎关节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老年性常见病,它继发于椎间盘退变而又常见于椎体边缘及小关节肥大增生,严重者造成椎管狭窄可导致各种类型的颈椎病.CT检查是诊断颈椎病的有效诊断方法,通过总结近几年来颈椎病患者117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志献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加强护工管理减少医院感染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及面临威胁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对护工的职业防护关注较少,护工因职业的特殊性,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对护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1].因此,在创建二甲医院工作中加强了护工管理,根据护工职业工作的危险因素,进行培训、检查、考核.结果:护工加深了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医院感染工作的主动性,能保证护工工作的效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靳吉庆;陈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儿童手部爆炸伤252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手部爆炸伤的护理经验与效果.方法:收治儿童手部爆炸伤患者252例,对其临床与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Ⅰ型36例患者手功能恢复正常;Ⅱ型169例手功能恢复较好;Ⅲ型82例中,截指残端修整41例,进行二期功能重建术9例,手功能恢复正常为20%~80%不等;Ⅳ型5例手功能完全丧失.结论:做好儿童手部爆炸伤患者的术前护理和重视术后患手的血运观察,并加强疼痛护理和心理疏导,从而可提高伤手或手指成活率,大限度取得手功能的恢复.

    作者:杨晓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2例实施术后舒适护理的剖宫产产妇与102例常规护理的产妇护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舒适护理组产妇在疼痛减轻、泌乳是否充足、睡眠质量、紧张焦虑和满意程度方面与常规护理组产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效果较好.

    作者:何苑仪;谈霭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培养护理工作者的重要性

    刚刚走出校门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学生们带着天真浪漫的向往走上了护理工作岗位,她们认为工作比在校学习可轻松自由,所以部分同学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们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思想单纯,需要一个好的老师传帮带,认真做好带教工作,保障医院工作秩序,是当前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该引起各级领导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青年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应努力为她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单位在完成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带教工作,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优秀护理人员是每个带教老师和单位应尽的责任.

    作者:李会清;郑金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酌情给予脱水剂、降颅压、脑细胞保护剂、调控血压、控制血糖等处理及生理盐水250ml加血塞通注射液0.4g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部皮下注射,日1次,连用1周.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血塞通.

    作者:白兴勇;张自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32例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减少误诊.方法:首诊误诊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结果:误诊为急性胃炎7例,急性胃肠炎5例,急性胆囊炎3例,胆石症慢性胆囊炎2例,高血压病并心律失常3例,急性支气管炎2例,肺部感染并心衰2例,脑梗死3例,牙龈炎2例,下颌痛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1例.结论:对>35岁人群,有口腔以下、肚脐以上任何部位发生的疼痛要常规例行心电图检查;对老年患者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而原因未明,或突然发生较重而持久的胸闷、喘憋、头晕、晕厥、疲乏(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患者)要想到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接诊患者时务必详问病史、全面查体,对可疑病例必须动态观察心电图、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以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率.

    作者:张道松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烧伤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烧伤后消化系统变化较为明显的脏器是胃肠道,目前认为,胃肠道是严重烧伤后应激的一个器官.为探讨烧伤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防治,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烧伤患者1046例,烧伤早期给予积极抗休克,正确处理创面,及时给降低胃酸药物等预防措施.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志英;王文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4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减少其出血及死亡.方法:采用心理护理、积极补充血容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饮食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治疗肝硬变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4例.结果:44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肝硬变是一种中晚期肝病,而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变常见的并发症,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细致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潘燕洪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公务员接受艾滋病预防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公务员接受艾滋病预防教育后知晓率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6个政府部门公务员216人,采用集中讲课和发放艾滋病预防教育宣传单教育方式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并在预防教育前后以无记名自填式答卷方式对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接受艾滋病预防教育后15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13项知晓率显著提高,5项对艾滋病的态度及3项与艾滋病相关行为题有明显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集中培训方式在公务员中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张玲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0例的观察与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一系列的综合征.易导致产妇发生子痫以及心、肾衰竭等.严重地威胁母婴生命安全,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死因[1].因此,加强孕期预防保健管理,疾病时的护理监测,是保证孕产妇及围生儿安全的重要措施.2007年7月~2011年3月收治住院中重度妊高征患者60例,通过精心护理及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红玲;李彩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23价肺炎多糖疫苗90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23价肺炎多糖疫苗预防2~5岁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效益及接种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180例2~5岁儿童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疫苗组接种后随访2周观察不良反应,同期追踪两组2年内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住院治疗次数、天数、治疗费用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接种23价肺炎多糖疫苗后不良反应少,接种后能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和程度,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减少住院次数、天数,减轻经济负担.结论:接种23价肺炎多糖疫苗是目前预防2~5岁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有效,经济的方法.

    作者:丁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